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2023年高考志愿填报进行中,本报记者邀请名师解答考生关心的热点问题——
不必纠结专业的“冷热”
来源:阳江新闻网 作者:盘聪颖 时间:2023-06-28 10:15 【字体: 】 浏览量:-

  2023年广东省普通高考成绩于6月25日11时30分起陆续推送,从当天开始,进入高考志愿填报阶段。填报志愿分两个时段进行,第一时段为6月28日9:00—6月29日16:00。本时段仅填报需政审、体检、面试的提前批本科军队、武警、公安、司法、消防、飞行技术等院校专业组志愿。其他志愿在第二时段填报。第二时段是6月29日19:00—7月4日16:00。

  高考填报志愿,是一门大学问。专业、学校和地域哪个更重要?所谓的“冷门”专业和“热门”专业是否高考志愿填报的参考标准?考生在高考志愿填报的过程中,可能会被一系列问题困扰。为此,本报记者邀请教育界人士、专家释疑解惑,助力考生精准填报志愿。

  

  问题1

  填报志愿需注意哪些事项?

  广东两阳中学教务处主任林振远:2023年高考志愿填报与往年相比变化不大,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依次检索,一次投档”的原则进行投档录取。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需要注意避免以下误区:一是盲目地“冲”热门专业;二是使用“冲、稳、保”策略时,“保”的志愿过少;三是忽略成绩排位的重要性,照搬往年的分数进行填报志愿;四是忽视学校的招生章程,没有弄清楚学校的录取规则;五是被名称相似的专业所误导;六是没有留意同一专业在不同院校中的差别;七是不填写服从调剂,导致退档和滑档;八是选专业不认真,抱有入学以后转专业的思想;九是只顾着院校和专业,忽视地域性。

  针对以上问题,考生填报志愿之前,首先要看政策文件,包括《广东省招生委员会关于做好广东省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和《广东省招生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志愿填报工作的通知》,清楚地了解广东高考志愿填报相关政策、流程、要求和工作的安排,在填报的时候才能更加准确。其次要看成绩排位和往年的投档情况,高考志愿填报一定要依据自己的成绩排位进行综合评判,以及了解高校过去几年在广东的招生,其各专业投档录取分数线最低排位,并结合今年招生计划的变化情况进行合理的分析。再者要看高校招生专业目录和招生章程,充分了解在粤招生高校的招生专业、招生计划、办学地点、收费标准、报考基本要求等信息,招生章程对学校的全称、办学地址、办学性质、录取规则、收费标准等都有详细的规定,考生可认真查看。

  填报志愿则需要按照“冲、稳、保”的思路,当前平行志愿投档可以填报45个院校志愿,梯度排序,建议填满,“冲、稳、保”的比例为10:20:15,每所院校的专业也建议填满。同时,要慎重选择是否填报专业服从调剂,建议尽可能选择服从调剂,增加录取的机会。

  相较于去年,今年专科学位增加了不少。对于志愿选择为专科的考生,可以考虑以下院校:第一类是提前批录取的院校(军、警、定向医学、师范、空乘航海);第二类是本科高校中的专科专业;第三类是双高计划学校;第四类是行业特色型高职院校。此外,建议考生慎重选择复读,进入大学后,可以通过专升本考试实现学历提升。

  问题2

  如何在学校与城市之间权衡?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招生办主任杜菁锋:“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经济发展实力雄厚,现代化程度更高,产业结构相对多元,可以提供丰富的科教、文化和社交资源,获得更多样化的实习实践和就业机会。但是,考生填志愿时不能盲目以城市为主,需综合考虑学校的综合实力、社会声誉、师资力量、教学质量、发展平台等。部分考生更不要抱有“不要去小城市读书”的想法,发展程度较高的城市虽然具备着地缘优势,但这并不是长期性的,一些小城市的高校也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和产业优势,周边有丰富的企业资源,能为学生提供大量见习或专业实习、参与创新活动的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人才是流动的。不论在什么地域,最关键的还是学生自身的真实本领,阳江职院有许多技术功底扎实和专业能力较强的学生选择到珠三角地区就业,同样很受欢迎。

  问题3

  选专业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招生办主任杜菁锋:人生是一个不断学习和进步的过程,高考志愿填报是人生中重要的一个环节,考生和家长需要认真对待,但不要过于焦虑和慌张。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读大学的价值在于帮助学生培养思维方式、掌握人际交往技巧、优化学习方法,现在选择考研的人越来越多,所以本科、专科都不一定是终点。读大学是一个重塑自我、积聚力量的过程。其次,多数专业确实与未来就业方向存在联系,选择什么专业,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个人未来发展方向和职业发展路径,但专业不是限制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增强学习能力、提升综合素养、锤炼意志品质才是提高自我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考生在选专业时不妨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对未来职业和学术生涯的规划,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就业意向等,多思考“喜欢什么专业?”“自己能干哪些活?”“以后想从事什么职业?”等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多数高校和院系都有明确的转专业政策,但存在一定难度。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阶段精准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一步到位。

  广东海洋大学阳江校区教师郭福建博士:考生选专业时,要结合自身兴趣和未来的社会发展、人才需求来考虑。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考生应该报考对其主干课程感兴趣的专业,充分思考自己是否愿意学、有能力学。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之前,通过学校公众号、官网信息等渠道认真查看专业的详细介绍,全面了解专业与专业之间的差异,以及报读了该专业毕业后能做哪些事情或接下来的升学方向,从而分析自己是否适合这一专业。此外,考生还要考虑自身能力、意愿与职业之间的匹配度,例如工科专业的就业面广、发展前景好,凡是与金属材料研发和应用有关的企业,都需要工科人才。升学路径也较广阔,竞争相对来说没那么激烈,可选择的院校也比较多。但是,大部分与工科专业相关的工作都需要进企业或工厂,可能与一些学生理想中的工作环境有差异。因此如何选择专业,还要看个人意愿和具体情况。

  问题4

  如何看待“冷门”和“热门”专业?

  广东海洋大学阳江校区教师郭福建博士:一些舆论轻易将工作环境好、薪资待遇好、社会地位高定义为“热门”专业,实际上所有的专业都有其价值,专业的“冷热”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主要与国家战略需求、经济发展主旋律和技术进步状况有关。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具有周期性和阶段性,“热门”专业可能不会一直热门,“冷门”专业也不会一直冷,好比一年四季中的冷热交替。例如坊间曾流传生化环材是四大“天坑”专业,如今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加快,生物技术、化学化工、环境保护、新材料研发与应用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撑,就业前景不容小觑。展开来说,新能源汽车、航天航空产业的发展,新材料是关键;受到新冠疫情冲击,生物医药行业需求增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进一步凸显对生态环保人才的需求。然而,曾经“红极一时”的计算机类专业,近年来一些互联网大厂纷纷被曝出裁员,这都说明,专业的“冷热”是由当下社会需求牵引的。随着时间推移,当某个行业的人才达到饱和状态时,相关专业热度会逐渐退却。有一些专业刚入学时十分热门,毕业时却遇冷,变成“红牌预警”,此类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考生选专业时不应过于纠结专业的“冷热”,所谓的“热门”专业不一定适合自己,还是应该从自己的内心出发,充分考虑个人兴趣特点、自身所长、价值取向和发展潜力,结合国家发展趋势、专业自身的学科特性、行业未来发展前景等,科学地作出选择。

  问题5

  如何选择新学科专业?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招生办主任杜菁锋:学校增设新专业,原因多为当地经济发展需求牵引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阳江职院今年增设了汽车制造类、护理类、药学类、电子商务类、广播影视类五个专业类,均是根据阳江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人才需求作出调整,如阳江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加快媒体融合发展,都是增设新专业的背景,以提升专业建设的“契合度”助力阳江的“3+6”产业体系和经济社会建设的需要,深化“产教融合实践基地”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在产业结构升级的大背景下,经过优化改革而出现的新专业是顺应当下需求而产生,其背后的就业、发展机会更多。但风险也是并存的,涉及到就业面、人才培养的适应度、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度等因素。不过,我认为机会是大于风险的,新学科专业适应未来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度,具有极强的“未来性”。建议学生还是应该将目光转向自身,以个人兴趣和未来发展目标为导向,不用一味追求新专业、“热门”专业,也不要害怕未来可能遇到的潜在风险,大胆地追寻内心的热爱。


相关文件: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