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蚊虫猖獗!虫咬皮炎患者增多
医生提醒:晴雨交替易孳生小虫,市民要注意防范
来源:阳江新闻网 作者:陈海涛 时间:2023-05-29 09:53 【字体: 】 浏览量:-

  最近,阳江的天气“晴雨模式”来回切换,孳生了许多小虫子。记者从市人民医院皮肤科了解到,这段时间因虫咬皮炎前来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多。

  “为什么我身上最近长了一些红点点,奇痒无比。”每到这个季节,市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总能听到患者这样问。对此,该院皮肤科医生刘艳焕表示,这其中大部分患者都是得了丘疹性荨麻疹,而丘疹性荨麻疹绝大部分为昆虫叮咬尤其是节肢动物叮咬引起,所以也叫虫咬皮炎。

  刘艳焕表示,丘疹性荨麻疹是一种超敏表态反应性疾病,表现为昆虫(多为螨虫、跳蚤、蚊子或臭虫)叮咬,导致暴露皮区如手臂、小腿、腰背、头面,出现反复、有时呈慢性的瘙痒性丘疹。皮损直径在0.5至1厘米,刚开始可呈荨麻疹性、丘疱疹样或水疱样,但随着时间推移,皮损可持续存在并呈丘疹状或结节状,久久不得消退。好发人群主要见于2至10岁幼儿。

  刘艳焕说,丘疹性荨麻疹临床上主要是对症治疗,口服抗组胺药物、外用炉甘石洗剂或糖皮质激素霜剂等,继发感染时应给予抗感染治疗。从病因入手,应加强个人及环境卫生,减少蚤、虱、螨、臭虫、蚊虫等的孳生。当可疑病原体是家畜身上的跳蚤时,应遵从兽医的建议进行家畜驱虫。

  预防蚊虫叮咬,可使用含有避蚊胺的驱虫剂,以减少叮咬次数。避蚊胺是最有效的驱虫剂,可直接涂抹在皮肤或衣服上,建议避蚊胺使用浓度在10%~30%之间。因为较高浓度的避蚊胺容易引起全身毒性反应、皮炎或大疱性皮肤反应。除了尽量消灭昆虫和使用驱虫剂外,还可采取其他预防措施,例如使用蚊帐、在家中使用杀虫剂、保持门窗关闭(使用纱窗)、关闭车窗,在户外避免穿颜色鲜艳的衣服,最好穿长袖长裤等。


相关文件: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