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核、风、光、储、蓄、装”全面开花,预计2023年清洁能源发电规模逾600亿千瓦时
阳东:一颗山海兼优的“新”星崛起
来源:阳江新闻网 时间:2023-04-13 09:36 【字体: 】 浏览量:-

  广东西南沿海,一座扼粤西要冲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屹立,300万漠阳儿女正高质量打造广东(阳江)国际风电城。

  阳江“东大门”——阳东,商似云来,各类新能源项目运营、建设正酣,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滨海新城正在崛起。

  近年来,阳东区委、区政府围绕打造阳江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目标,加快打造以清洁能源产业为牵引的“1+3+3”现代化产业集群。坐拥天时地利人和,力促“核、风、光、储、蓄、装”六点发力、全面开花,一步步跃升为举足轻重的国家新能源基地。

  在深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推动“碳达标、碳中和”战略的双向指引下,阳东区孜孜不倦深耕清洁能源产业,预计2023年总发电规模将超过600亿千瓦时。

  打造国家新能源基地

  阳东为什么能?

  交通便捷、山海兼优、人杰地灵,阳东区是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经济区、海南自贸港的几何中心,也是粤西地区对接融入大湾区的第一站、联结大湾区与粤西南的黄金通道。凭借四通八达的路网,已融入珠三角1小时经济生活圈。

  为什么阳东能发展新能源产业?究其背后,答案远不止一个。

  优质资源丰富——

  作为阳江的主城区板块,2022年末阳东户籍总人口52万,拥有“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称号。

  陆域面积1703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286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130多公里,沿途风光旖旎,拥有东湖星岛、东平珍珠湾、新洲沸泉、紫罗山等独特山海泉湖资源,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超过95%,森林覆盖率53.54%。

  江湛铁路、沈海高速、沿海高速及325国道、228国道贯通全境,铁路里程40.2公里,公路总里程2434公里。国家级中心渔港、二类口岸——东平渔港可直通港澳地区。广湛高铁等项目加快推进,湖滨南路等城区市政道路持续打通。

  阳江合山机场始建于1960年代,是全省第三家可对公众开放的通用机场,拥有2500平方公里通航空域,“阳江合山—珠海莲洲”短途运输航线于2020年12月13日正式通航。全区“航空+高铁+高速+港口”的立体交通体系日臻完善。

  区内名胜古迹、革命旧址、渔家风情等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交相辉映,东平镇创建广东省旅游风情小镇,大澳渔村国家4A景区、广东(阳东)寿长河国家红树林湿地公园等“国字号”地标持续涌现,处处演绎人与自然和谐交融之美。

  工业基础坚实——

  “工业强区”,是阳东区委、区政府近年来坚持的一大“制造业当家”战略。

  作为全市工业发展的主战场,阳东拥有亚洲最大的果冻布丁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核电基地,先后创建中国菜刀中心、中国脚轮中心等“国字号”品牌13个,荣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等国家级称号14个。

  2006年8月经省政府批准设立的广东阳东经济开发区(简称“阳东经开区”)是承载的一大主阵地。阳东经开区规划面积14.91平方公里,托管面积29.81平方公里,2021年获评广东省综合发展潜力经开区;2022年被认定为省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园、五金刀剪特色产业园。阳东区还被纳入中国(阳江)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和广东自贸区联动发展区的重要片区。

  阳东经开区内设有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珠海(阳江万象)产业转移工业园,现有1700多家工业企业,“十八子”“王麻子”“喜之郎”等知名品牌众星云集。五金刀剪、食品加工、木器制造是园区三大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进程不断加快。电子电器、机械装备、高品质紧固件是阳东致力新培育的三大超百亿产业集群,产业体量持续扩大。

  超千亿清洁能源产业集群是阳东定位为主导产业集群的“第一绿色引擎”,各级各部门正合力加速培育。经过几年快速发展,“核、风、光、储、蓄、装”全链条超千亿清洁能源集群初具规模,全区已建成投产和新开工建设装机容量均居全市前列。

  截至2022年底,阳东区清洁能源发电总装机容量达761万千瓦,全年发电量首次突破550亿千瓦时,产值超200亿元。

  2023年,阳东经开区被纳入阳江市产业转移承接主平台重要片区,被预选为珠海阳江合作共建园区。近年来,园区生产、生活服务配套不断完善,承载力有效提高,目前正加快创建国家级经开区和省级高新区,积极参与创建省级产业转移承接主平台。

  营商环境优越——

  什么是好的营商环境?“阳东答卷”实打实:让企业“安心、舒心、放心”地追求和实现高质量发展。据测算,在阳东投资办企业的成本比珠三角地区约低30%。

  阳东经开区已全面融入珠三角“1小时生活圈、2小时经济圈”;风电、核电、光伏发电等各种能源齐全,电力供应稳定充足,拥有全国最大核电基地,2座22万伏变电站,8座11万伏变电站;劳动力资源充裕,设有粤德合作职业教育与培训中心,可为企业提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熟练生产工人;社会服务配套齐全,教育资源丰富。

  实现开好局,源自敢破局。近年来,阳东不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障碍进行梳理,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创新突破。

  为破解存量土地低效闲置和一二级市场价格倒挂现象,阳东区政府走在全市前列,率先出台解决工业用地历史遗留问题实施方案,促进土地资源集约高效利用,稳妥处置批而未供土地2000多亩、闲置土地近1400亩。

  为强化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阳东区委创新开拓“三共建”“书记面对面”等灵活载体,“一盘棋”推动镇级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改革试点,全面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2022年,全区138个行政村年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其中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5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有27个。

  壮大清洁能源全链条产业

  阳东要怎么干?

  今天的阳东,正处于“融湾先行”的高质量发展关键期,尤其是清洁能源全链条产业前景十分广阔。随着与各方合作交流不断深化、新发展动能进一步激发,“跑出新速度、拼出新格局”,已成为各界做大做强做优阳东新能源产业的共识。

  看当下,已建成投产的新能源项目蓬勃发展——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电建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广核集团、中国节能集团均布局阳东,成绩斐然。

  华能雷平风电场总装机容量17.85万千瓦,为东平、新洲一带的沿海山地风电场,项目分四期建设,首台风机于2012年3月19日并网,至2022年底累计上网电量约30亿千瓦时。

  中电建阳江鸡山风电项目(一期)装机容量5万千瓦,于2016年9月5日实现全部机组并网发电;中电建阳江宝山风电项目(二期)装机容量5万千瓦,于2018年5月20日实现全部机组并网发电。截至2022年底,两期项目投产累计上网电量约10亿千瓦时。

  中广核阳江南鹏岛4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于2017年9月11日取得省发改委核准,2020年12月16日实现全部机组并网发电。投产后,年均上网电量超过10亿千瓦时。

  中节能阳江南鹏岛3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于2017年10月获得市发改局核准批复,总投资约58亿元,于2021年11月28日55台风机全部投产并网发电。2022年上网电量约为7亿千瓦时。

  展未来,一批筹建、在建新能源项目蓄势待发——

  2022年9月30日,中电建(阳江)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与阳东区政府签订鸡山风电扩建项目开发补充协议,拟在原场址扩建项目,项目开发范围位于新洲镇横河山区域。该项目总装机规模约4.5万千瓦,总投资额约为3.8亿元,预计今年6月开始施工建设,今年12月底完成首批并网发电。

  中国能建阳江35万千瓦农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位于阳东区鸡山农场,占地面积约7000亩,总投资约18亿元,建设期1年,运营期25年。目前该项目正在施工建设中,预计今年6月30日并网发电,每年能输送约3.8亿千瓦时清洁电能。

  作为广东省重大项目、广东省重点工程、中广核首个近海深水海上风电项目,中广核阳江帆石2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总投资超过300亿元,海上主体工程于2022年9月30日正式开工,计划2024年底实现全容量并网投产。建成后,每年可提供清洁电能66亿千瓦时。

  观全局,全市有待开发总装机容量近2000万千瓦——

  据统计,目前阳东区现有海上风电项目4个,总装机容量共270万千瓦,三山岛海域还有新增1000万千瓦的总装机容量,我市还有将近200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有待开发。

  现有陆上风电项目8个,总装机容量约34.65万千瓦,未来可利用开发风资源500万千瓦。

  现有大型光伏电站项目5个,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未来可开发利用装机容量资源800万千瓦光伏。

  现有抽水蓄能电站项目1个,总装机容量为120万千瓦。

  下一步,阳东区委、区政府将加强清洁能源产业上下游的强链、延链、补链,带动相关装备制造产业配套落户,加快培育新能源轻装备产业,规划建设东平镇核产业园,实现集聚发展、互利共赢。

  具体而言,初步在大沟镇规划约7200亩土地建设阳东新能源轻装备产业园,积极培育发展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潮汐能发电等能源装备及配套产业,大力发展输变电装备制造业,实现配套设备、辅助设备本地化生产制造,助力阳江打造国际风电城。

  阳江核电站现已建成投产6台机组,总规划容量约651万千瓦,是目前中国一次核准机组数量最多和规模最大的核电项目,未来规划在原核电厂址内规划建设2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为完善核配套设施,阳东区拟在东平镇规划建设核产业园,目前中广核福龙燃料元件有限公司已落户。

  此外,阳东还计划在北惯、大沟、新洲、塘坪、红丰、大八、雅韶等镇规划建设电化学储能电站,初步规划总装机500万千瓦。

  为充分发挥阳东沿海腹地——那龙河和南海黄金水道的作用,大力发展海洋牧场及海上风电配套、海上光伏发电、现代化物流、海产品加工等产业,阳东区拟建设北津港片区综合码头,一期建设风电运维码头(透水式),5000吨级泊位2个,二期建设5000吨级通用泊位4个(透水式),大力提升所在区域港口吞吐能力,分担阳江港中小型货物运输压力。

  产业腾飞势头已现,无限“新”机只待挖潜!诚邀天下客商相约阳东,创富阳东。


相关文件: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