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人:民盟阳江市委员会
案由:近年来,一些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长效机制不完善,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导致一些设施建成后缺乏维护而破损破旧,造成资源浪费。
建议:建立健全行业部门指导、县区政府统筹、镇村组织落实的管理责任体系。因村级经济普遍薄弱,无法全面保障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运维管护资金投入,建议完善财政、村集体和村民合理分担机制,明确各级资金分担比例。
同时,压实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运行维护管理的主体责任,坚持因地制宜推进长效运维,定期对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管网管道、道路等进行检查和维护。建议将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建设行动等工作统筹安排,纳入乡村振兴督查考核内容,建立检查督导和考核考评机制,真正管好用好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合理布局建设中小学游泳池
提案人:农工党阳江市委员会
案由:近年来,我市学生溺水事件偶有发生,学生溺水自救方面的素养有待提升。同时,游泳是提高我市中小学生体育素质的重要路径。我市中小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游泳提升体育素质的认知和意识,且对游泳池的需求在逐步增加。
建议:合理布局建设游泳池,充分考虑中小学生的集中活动区域和学生的活动习惯。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合理布局选点,以服务中小学学生体育素质提升为目标,开展游泳池的建设选址。
同时,充分考虑学生对游泳池建设的建议,在规模上结合周边人口基数,关注中小学生在当前和未来几年内的人口数量趋势确定游泳池的规模大小。在游泳池的建设和经营过程中,发挥市体育中心、各区县公共游泳场馆全民健身载体作用,推进全市中小学游泳普及运动,让更多中小学生掌握游泳防溺水技能。
推动阳江新兴旅游模式发展
提案人:肖文豪
案由:阳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旅游资源,气候宜人,且地理位置优越,有利于推动新兴旅游模式发展。
建议:打造数字旅游体验馆,利用数字化技术,建构元宇宙的沉浸式旅游体验,即“身在外地体验阳江”,制定扶持及补贴政策,支持发展数字旅游。
近年来,“房车”旅行露营成为旅游业的新亮点。建议推出支持发展“旅行房车租赁”服务企业的政策,以及支持企业发展“房车营地”的规划。由相关部门制定自驾旅游振兴计划,与市内相关旅游景点、企业、店铺等联合,打造“阳江品牌”。自驾游人士可通过阳江官网APP,下载申请自驾游消费卡,持消费卡到指定商户消费,获得优惠或礼品。宣传部门可多元化推广房车露营的旅游新模式,为行业提供更多的推广宣传渠道。
加快推进阳江职院新校区建设
提案人:蓝祥红 许兆欢等
案由:阳江职业技术学院建校以来,办学条件日益改善,办学水平不断提升,但也面临着办学场地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学校发展。
建议:市委、市政府尽快启动阳江职院迁建项目,牵头成立阳江职院新校区筹建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解决新校区的立项、征地、规划、设计、招标、建设和资金筹措等重大问题。新校区建设可考虑采取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办法,分期分批完成建设。
此外,继续支持和鼓励学校在混合所有制、新型学徒制合作办学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实施“一县区一产业一学院”办学模式。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携手共建阳东智能制造学院、阳西海洋与食品学院、海陵旅游学院等特色产业学院,在实现办学空间外拓及密切对接产业需求的同时,为阳江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进一步加强我市青少年科技教育
提案人:民进阳江市基层委员会 陈茂珠
案由: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但对比珠三角等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地区,我市青少年科技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
建议:重视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完善青少年科技教育机制。成立“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科协、教育局等为成员单位,负责日常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的牵头和协调,定期召集研究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举办科技比赛、活动。
强化学校青少年科技教育,加大科技教育仪器设备投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不再把科学课当作“副课”。加强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加大相关设施、场馆投入。完善科普设备,结合风电等新能源产业、五金刀剪产业、调味品产业等打造主题科普场馆,鼓励社会资金投入青少年科普教育事业,整合社会科普力量服务青少年科技教育。
增设“陪诊服务”提高就诊效率
提案人:梁志强 黄春晓
案由:当前,我国正在不断健全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医疗水平发展和医疗体系建设已有长足发展,医院楼层多、科室多,诊病仪器设备等也实现智能化、电子化,然而医护人员紧缺,在引导就诊等方面存在难点堵点,出现老年人等群体难以操作智能化系统问题。
建议:探索增设“陪诊服务”,提高就诊效率。借助学生志愿者服务行动,促进服务的推广。做好服务宣讲,要与目前市场上抢号的“黄牛”“医托”等不良行为区分,倡导从正规途径开设“陪诊服务”,避免“黄牛”“医托”假借“陪诊服务”牟利。
规范“陪诊服务”行业管理。医院陪诊还属于新型职业,缺乏具体的从业规范,建议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广泛征求意见,制定规则,就收费标准、服务内容与质量等进行规范。政府部门以及院方设立专门机构,实施监管、培训。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