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政协委员提案精选
完善海大阳江校区周边配套设施
来源:阳江新闻网 作者:​陈子玲 林可欣 杨辉南 王静 时间:2023-02-02 10:04 【字体: 】 浏览量:-

  ◆提案人:冯松柏 谢瑞祥 陈丹等

  案由:海大阳江校区是我市首所本科院校,周边阳江技师学院至程村段6公里左右的路段未安装路灯,加上一些标志、标线不完善,师生出行存在安全隐患。

  建议: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市级指导、政府部门联动、分工落实”的工作机制,推动工作落实。保障资金投入,加快建立市级公共财政为主,部门单位及企业支持为辅的资金筹措机制,把路灯、安全设施以及综合治理纳入政府城市道路规划建设管理及财政预算计划安排,支持和鼓励采取出让公路冠名权、广告权、相关资源开发权等方式,筹资建设和维修养护、综合治理。健全管理机制,职能部门要将完善路段的文化建设、设施维修养护、交通安全治理、占道经营等纳入日常管理,形成常态化治理机制。此外,定期开展会商研判,适时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严抓严管,及时解决突出问题。

  加快推进重点交通项目建设

  ◆提案人:谢瑞祥 冯可 陈丹等

  案由: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国际国内新形势对“十四五”交通运输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建议:配合广湛高铁在2025年建成通车,推进广湛高铁阳江北站智能交通枢纽工程、阳江北站至市中心快速通道工程建设,同时谋划阳江高新区珠海(阳江)合作共建园区B区场平工程项目。

  谋划强基础项目。抢抓国家、省“十四五”期间提高对普通国道的补助标准及《国家公路网规划》出台的有利时机,谋划国道325线阳春市轮水至马水新风段改建工程、国道234线海陵大堤至闸坡段改扩建工程等6个普通国道项目及广东滨海旅游公路阳西段。

  提质强后劲项目。加快构建我市“五横五纵”的高速公路网,早日实现“镇镇通高速”的目标。

  引导公众文明露营保护生态环境

  ◆提案人:梁超 林军

  案由:近年来,阳江兴起 “露营热”。每逢节假日,市民、游客纷纷前往市区公园和景点露营、烧烤、野炊,存在安全隐患,垃圾污染也随之而来。

  建议:加强组织领导,引导合法露营。对现已开放的露营点进行勘察评估,对有潜在危险的地方加以标示,安装防护设施,引导市民在已建成旅游区域内露营。露营景点的选定可与乡村旅游规划同部署、同规划、同建设、同管护,带动我市乡村旅游发展。

  强化公民意识,倡导无痕露营。倡议市民、游客露营结束后及时带走垃圾,清理篝火、木材等。完善相关设施,助推乡村旅游。相关部门要积极协调公共资源,充分盘活绿地、水域等自然资源,增加营地供给。制定相关规范条例,让露营行业发展有章可循。

  与此同时,发挥好农村干部、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大力宣传文明露营,提升群众的环保意识和卫生意识。

  打造本地乡村网红助力乡村振兴

  ◆提案人:黄若 敖卓舵 敖卓源 吴建新

  案由:在数字技术与乡村振兴政策的驱动下,各地涌现出大批乡村网红,催生了新的农村商业模式,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

  建议:打造乡村品牌,延长网红经济产业链。通过打造乡村网红孵化基地,在统一品牌IP下进行线上线下策划、包装、设计、培育。以电商助农为抓手,推动电商助农各项政策落实,激励一批爱乡村、懂农村、会宣传的网红。挖掘乡村的建筑、田地、人文以及非物质文化等资源,发挥乡村网红对乡村旅游的推动作用,将乡村的生活资源转变为旅游资源,提升乡村的独特魅力。

  要从政府层面培育、引导乡村网红健康成长,在管理上加以规范,在技能学习上给予支持,在精神需求上加以引导,努力提升乡村网红的文化素养和技能本领,真正发掘和培养出懂文化、爱分享、善表达的新时代乡村网红,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规划打造阳江特色小吃美食街

  ◆提案人:叶世锋 陈瑞英

  案由:目前,阳江市区尚未形成一条能够承载城市特色美味的小吃街,特色小吃分布呈散点式,我市也欠缺对地方特色饮食文化的整理挖掘和包装宣传。

  建议:加强规划,打造一条阳江特色小吃美食街。根据现有的小吃美食布局,规划设计我市的小吃美食街,可选取河堤路、龙津路或更适合本地人和游客消费的街道,打造一条起点高、管理严、卫生好、服务佳、特色明显、质量放心的阳江美食“小吃一条街”。

  还可以借助“漠阳味道”区域品牌,开展“漠阳味道”小吃美食评选,提高阳江小吃美食一条街知名度。采取各县(市、区)推荐、商家自荐、专家初审、网络投票、媒体推广等环节,评选出特色小吃美食。同时,加强推广,绘制一张阳江特色小吃“饮食名片”,整理、挖掘、提升阳江特色小吃及其文化内涵,并对阳江的小吃文化资源进行系统、全面收集整理。

  打造竹篙山融合发展产业集聚区

  ◆提案人:李蔚秋 许兴彪 谭中明等

  案由:综合性的休闲乡村游、周边游、城市打卡游等发展迅速,群众需求大,文化产业和文旅融合迎来新的机遇。阳东区竹篙山森林公园经过前阶段开发建设,公园及周边地区具备发展文化产业集聚区的条件和基础。

  建议:成立专门工作小组,推进研究策划实施工作,从有关部门抽调骨干力量,强化组织领导和技术指导,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推动顶层设计与组织实施无缝衔接。

  加快文旅产业规划,充分挖掘整理资源,尽快落实竹篙山森林公园及周边文化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坚持融合发展,突出许鸿飞雕塑艺术主题;利用星港汇文化创意街区,打造特色文化创意平台;串联那龙河一河两岸自然生态环境,打造休闲游乐设施,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加快主题公园规划,引入社会力量合作,建设文旅产学研基地,结合阳东区特色产业,打造有影响的艺术雕塑主题公园、阳江历史文化名人馆,家风文化馆等。

相关文件: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