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万重,漠阳江汤汤。
那是2018年的初秋,南国的鼍城还未完全从秋意中醒来,阳西县溪头镇散头咀已经“热闹”了起来。宽阔的滩涂上,数十只拳头般大小的候鸟或觅食嬉戏,或展翅翱翔。最吸引人的是它们的嘴,呈平扁铲型,看上去像个饭勺……“咔嚓。”按下快门的瞬间,阳江鸟类摄影发烧友陈杰内心的感动无以复加。
那天,陈杰用镜头首次记录到了这数十只勺嘴鹬。这是一张不平凡的照片。它的不平凡在于,这些“自带饭勺”的候鸟是勺嘴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全球种群数量仅有600多只。每年的10月至次年4月,这群勺嘴鹬都会从西伯利亚出发,贯穿海洋和大陆,降落在阳江这座温暖小城。
绿水青山引来候鸟停歇
“往年要想拍到这些珍稀鸟类,我总要出一趟远门。”今年49岁的陈杰玩摄影已经17余年了,从2015年开始拍鸟,“集齐”了阳江行政区域内的300多种鸟群。他说,光是勺嘴鹬,他就拍了不下10万张照片,以前他要背起行囊去福建和江苏,找当地的发烧摄影友带路,才能寻觅到这群“精灵”的踪迹。近几年,来自全国各地的“拍鸟者”都找到他,希望能拍到在阳江停留的勺嘴鹬。看着他们对阳江“拍鸟环境”频频称赞,陈杰很是骄傲。
拍鸟环境好,意味着城市生态良好,最直观的标志是“绿”。“十年间,镜头里的绿意可真是越来越多了。”陈杰感慨说,海陵岛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一片绿意盎然,阳东寿长河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白鹭蹁跹,十里银滩沿海防护林犹如绿色巨龙静卧,鸳鸯湖公园、金山植物公园、金鸡岭森林公园等升级改造……如今,阳江可谓是300米见绿500米见园。
“候鸟迁徙途中,在什么地方休息补给,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是体能,二是环境。”陈杰介绍说,候鸟在迁徙途中不会轻易落地,一旦降落就会休息几天再继续赶路,这就要求落脚的地方有充足的食物和休息条件。如今,阳江天蓝、水清、树绿,能够留住候鸟的地方更多了,甚至有些候鸟,慢慢变成了留鸟。
城市环境好处处可闻鸟啼声
在童话中,幸福的象征是一只青鸟;在现实中,鸟类的数量也与人类的幸福感存在正相关。“叽叽喳喳,叽叽喳喳……”每天早晨天刚刚亮时,陈杰就被窗外的一群麻雀叫声吵醒,麻雀在楼外的树上蹦蹦跳跳,飞来飞去,你一声,我一声,像是在议论。“每天早晨都不用调闹钟,肯定能把我叫起来。”陈杰说,早晨8点,楼下的邻居凑在一起聊天,麻雀叽叽喳喳伴着,谁也不打扰谁。
不光是麻雀,在一些小区里市民也处处能发现自然的趣味。“这些天开始听到有布谷鸟的叫声,一下子不觉得自己生活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了。”市民李女士说,鸟儿飞入寻常百姓家,这都得益于现在家门前有大片湿地和成片树林。
到访的鸟儿“点赞”阳江生态
“去年我抬头看到了禾花雀,近20只成群飞过,很是壮观。”陈杰难掩内心的喜悦。过去,一些人为了一饱口福,明里暗里捕鸟、杀鸟,禾花雀在阳江一度消失不见,至少有5年,陈杰的照片库里没有更新过禾花雀。如今,它们在万里长空结队飞行,再次栖息在阳江,说明绿水青山唤回禾花雀后,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也大有提高,捕捉、贩卖鸟类的行为越来越少,鸟儿的胆子也越来越大。
石林峰峦,高山草甸,平畴绿野,是母亲河给予漠阳大地的自然馈赠,而守护绿水青山、勇闯绿色发展之路,更是300万阳江人民矢志追求的生态幸福。十年变化不言说,每一只到访的鸟儿都用翅膀为阳江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点了赞”。
我很自豪,家门口就是候鸟天堂
记者:这十年来,阳江的生态环境变化,给鸟类摄影师带来了什么?
陈杰:油然而生的自豪。作为摄影师,足迹遍布全国乃至全世界是一种自豪,打开家门便有好素材可拍是另一种自豪。从“绿色阳江”到“宜居阳江”,阳江绿色发展的脚步铿锵有力,10年的生态战略换来了阳江绿色发展的全省领先,阳江有了拍摄百鸟风情的生态环境,我为自己是其中的一员而感到骄傲。
记者:为什么要出版一本《阳江野鸟图集》?
陈杰:你看,出现在家门口的戴胜、抬头可见展翅翱翔的白鹭、在金山植物公园里吸食花蜜的叉尾太阳鸟……当初,我之所以立志成为专门拍鸟的摄影师,前提条件是因为阳江有越来越多的鸟儿出现。阳江有了个好起点,我希望通过镜头呈现我市鸟类生物的美丽,呼吁大家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保护,从而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