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千年重阳墟
来源:阳江新闻网 作者:刘再扬 时间:2022-10-06 08:36 【字体: 】 浏览量:-

  10月4日是重阳节,江城区王先生在阳春市陂面镇新民村的重阳古墟买了10公斤“过山枫根”,他心满意足地说:野生的过山枫根药效特别好。在一年一度的陂面镇重阳古墟,像王先生一样前来买中草药的市民和游客不在少数,阳春重阳“中草药墟”因此闻名遐迩,名声在外。

  记者在现场看到,从广西、高州、信宜、肇庆和阳江等地赶来趁重阳墟者众多,沿县道601线新民村段两边摆设的摊位延绵数里,摆卖的春砂仁、牛大力、巴戟、过山枫、五狼草、半风荷、黑老虎、鸡血藤、黄桐木等数十种中草药,还有民间制作的多种野生蜂酒、药膏及一些农产品、编织工艺品等。人们对重阳古墟琳琅满目的中草药市场兴趣盎然,讨价还价之声不绝于耳,好一幅乡野市井画卷。

  为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当地政府、公安及卫健等部门派出人员在重阳古墟的各个路口设立扫码、测温点和到场巡逻疏导,保证了重阳古墟运作秩序。

  重阳古墟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相传春秋战国时期吴国大将军伍子胥的后裔因逃避战乱来到阳春陂面黑石岗一带,安居立业后,要求儿孙弃武从医,造福百姓。后来,伍氏家族出了一名医术高超、深受百姓爱戴的伍壬公。隋朝初期的一个重阳节,九旬的伍壬公正在壁笪岗草堂门前抢救一名危重病人时,突然被一群打架跑来的狂牛踩踏致死,人们为纪念伍壬公,就把从山上采集到的中草药拿到重阳岗摆卖,慢慢演变成了今天重阳古墟。由于每年到重阳墟赶集的人越来越多,那地方过于狭窄,于是墟场在早些年迁到了今天县道601线黑石岗路段两侧。

  重阳古墟已成为阳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传承弘扬1400余年历史的这一富有特色的传统文化,阳春市对重阳古墟改造提升进行了规划建设,力图将其打造成集农、商、游、住、文化传承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点。


相关文件: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