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我市发力抢占『预制菜』新赛道
打响『漠阳味道』品牌 赋能乡村振兴发展
来源:阳江新闻网 时间:2022-08-31 10:03 【字体: 】 浏览量:-

  煮好一盘酸菜鱼需要多久?按照传统的烹饪方式,从到市场买鱼、配齐佐料到杀鱼、切片、下锅,往往需要耗上小半天时间。预制菜的面世和“蹿红”给出了新答案,花费几分钟时间,就能吃上一道美味的菜品。

  这种免洗、免切、免调料、免经验的做菜方式,开启了消费“新赛道”,同时吸引着食品企业、餐饮企业、连锁商超等纷纷布局,国内预制菜正迎来新一轮发展窗口。今年3月,省政府出台《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阳江市委市政府把握机遇,提出要结合“漠阳味道”充分挖掘本地特色产业,做大做强阳江预制菜产业。

  近日,记者深入阳江预制菜企业调查采访,了解阳江预制菜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1、生产线“炒”出标准化菜肴

  厨房“小白”也能轻松驾驭

  “很方便,真空包装里的牛扒已经用黑胡椒等佐料腌制好了,买回家花几分钟稍微煎一下就能开吃,厨房小白也能轻松驾驭。”市民许女士告诉记者,她是一名朝九晚五的独居“上班族”,自从接触了预制菜,她会定期到超市囤一些酸菜鱼、水煮牛肉、白切鸡等预制菜在家。

  像许女士一样,受新冠肺炎疫情、“懒宅经济”等因素影响,用餐习惯发生改变的年轻人不在少数。这让广东顺欣海洋渔业集团嗅到商机,项目部经理陈振兴表示,考虑到国际贸易的成本大幅上升,2020年,该公司启动预制菜研发,以开拓国内市场,并在2021年初开始推广销售这款酸菜鱼预制菜。

  然而,消费者成为“大厨”的短短10分钟背后,暗藏着许多“玄机”,从研发菜品到料理包,每个环节都要做到位。该公司品管部经理孔坚良介绍,研发一道预制菜,他们首先会参照市场上的流行菜品进行原料搭配,而每一包材料的具体配比,则要经过专业技术人员和经销商的反复试吃才定型。

  鱼片的脆度和调味包的辣度,是决定一道酸菜鱼口感风味的最关键因素。孔坚良介绍,考虑到普通罗非鱼肉质较为松散,他们选择了脆肉罗非鱼作为原材料。“罗非鱼首先要养到八两到一斤,再通过饲料配方进行脆化,达到适合的脆度之后,再加工处理。”孔坚良说,有了原材料后,还要运用现代标准化流水作业生产,并需经过严格检验检测。该公司斥资打造了一条鱼片加工生产线,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及检测仪器,活鱼三去、鱼肉切片、包装成袋都通过生产线完成,最后进入冷库保鲜。

  而搭配合适的调料包,研发人员也要苦下功夫。陈振兴表示,公司周边的调味品企业也为他们寻找合作厂商提供了很大便利,能参与研发、提供原材料进行试验等,再按确定的配方进行生产。目前酸菜鱼的三个调料包,油料包是由当地企业生产供应。经过层层步骤打造出来的酸菜鱼预制菜,将销往广州、深圳、东莞、成都等城市。

  2、阳江企业“试水”预制菜

  电商销售初尝甜头

  “这款鲍鱼我们经过几天几夜熬制,真空包装处理,既保持了原汁原味,又省去了你动手熬制的麻烦……”今年5月8日母亲节的前一天,在阳江德叔鲍鱼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直播间,老板张河德亲自上阵,和电商主播一起向观众推介自家的预制菜产品。网友纷纷在屏幕上留言。直播间的常客小黎拎出一袋即食佛跳墙,算了笔账:这份250克的预制菜,在直播间买有满赠活动,售价近30元,性价比还是可以接受的,“自己买菜、制作可能会更新鲜点,但是做佛跳墙工序很麻烦,费事费力,直接网上购买预制菜适合想吃又不会做的人。”

  在传统餐厅的业务受到冲击的背景下,预制菜易储藏、易处理、营养美味等优势凸显,一些企业看到预制菜的发展前景,顺应时势开发更多菜品的同时,开始探索线上销售渠道,以互联网思维拓展预制菜产业发展新空间。据张河德介绍,自己的公司现已研发佛跳墙、金汤花胶鸡、即食海参等27种预制菜品类,罐头、袋装、盆装等形态的海鲜预制菜是当前的主销产品,产品加热后就可以食用。

  年轻消费群体多,该如何打开营销新思路?近年来,张河德不断摸索预制菜销售的新路子,并尝到了电商销售的甜头,他逐渐将销售的重心转向线上。除了在各大电商平台上架产品,在2021年,张河德还开始“试水”网络直播卖货。“没想到反响很好,去年一年我们卖了过去5年的份额,最高峰的一天卖了300万元。”张河德说。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据不完全统计,我市预制菜品类主要有金枪鱼、酸菜鱼、鱼糜制品、鲍鱼、腊味等等,有一定规模的预制菜生产企业近30家(全市白切类、烧腊熟食类方面未作统计),产值超10亿。另外,在建的漠阳农批综合交易中心占地总面积500亩、总投资16亿元,将打造成为阳江第一大体量农商贸易平台,规划建设创新型智慧农批市场和预制菜产业园区。

  3、抓住预制菜产业契机

  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在《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的新闻发布会上,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实践中发现,预制菜已成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是推进“菜篮子”工程提质增效的新业态,是农民“接二连三”增收致富的新渠道,对促进创业就业、消费升级和乡村产业振兴具有积极意义。

  预制菜产业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市场餐桌,预制菜行业市场迅速扩容,为赋能乡村振兴、助农增收带来了新解法。据了解,2021年全市农业总产值420.93亿元,其中海洋经济得天独厚,渔业资源丰富,总产值189.22亿元,占第一产业的44%。全市建有罗非鱼国家级跨县产业集群1个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8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4个;创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5个、省级专业镇18个、专业村121个;现有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21家,其中省级以上36家(含国家级3家),农民合作社1948家,家庭农场7010家,有效引领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进一步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广东顺欣海洋渔业集团负责人黎春成告诉记者,该公司一直采用“工厂+基地+农户”模式,以不低于成本价的价格,长期向程村镇、上洋镇、塘口镇等地的罗非鱼养殖基地或合作社收购罗非鱼,帮助农户拓展罗非鱼销路。陈振兴同样认为,预制菜的发展除了让生产企业提质增效,还能助农惠农。农产品加工成预制菜,可运输距离更长,销售的范围更广,是传统销售方式的有效补充。比如在罗非鱼价格较低时候,企业就可以生产更多的预制菜,调节市场的供需。

  如何抓住预制菜产业契机赋能乡村振兴?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表达了一些看法。预制菜,是通过加工处理把原材料变为菜品,将农海产品变为消费品。在阳江,发展预制菜这一新兴产业,关键在于提升生产制造能力,不仅要抓好生产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还要有关部门加以思考,结合阳江本地资源优势和特色特点,充分挖掘能够转化为预制菜产品的农海产品,以此形成和丰富具有阳江特色的预制菜品类,打响“漠阳味道”品牌,为消费者带来更多选择,同时起到进一步拓宽农海产品流通销售渠道的作用,助力农户实现增收致富。

  4、发展预制菜前景看好

  让“漠阳味道”香飘更远

  目前,我市预制菜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难题。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一是我市预制菜产业发展起步较晚,未形成集聚化、规模化的发展格局。二是缺乏对预制菜产业链的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我市一些企业负责人也透露出现阶段的困难和瓶颈。张河德表示,保证预制菜色香味俱全的关键在于冷链,需要提供冰袋、泡沫箱等,从而导致冷链和物流成本高,如果不能有效控制成本,很容易失去市场竞争力。黎春成则表示,发展预制菜面临着市场推广的难题。

  为进一步推动预制菜产业发展,阳江市委市政府成立预制菜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协调和推动阳江预制菜产业的发展。市农业农村局牵头草拟了《阳江预制菜产业发展十条措施》,提出了创建预制菜产业园、组建预制菜产业联盟、培育预制菜生产经营主体、打造预制菜“拳头”产品、强化预制菜质量安全监管、健全预制菜冷链物流体系、加强预制菜营销宣传、打造阳江预制菜品牌、强化金融保险服务、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等10条符合本地预制菜产业发展的措施。

  “未来市场对于预制菜的需求必将持续上升,提升预制菜企业的产能、产量、经营规模、物流配送能力将成为重要发展方向。”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将全面贯彻落实《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要求,着力实施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集群行动计划,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预制菜产业上新台阶。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局将配合市农业农村局和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创建预制菜产业园、组建预制菜产业联盟等工作。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市预制菜产业进入成熟期后,该局将通过举办促消费活动和经贸活动等方式进行推广,帮助本地企业将预制菜产品“推出去”,扩大“漠阳味道”的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

  在政策和政府的支持下,我市预制菜产业发展迎来了诸多利好条件和机遇期,不少企业负责人也表达出对抢占预制菜新“赛道”的期待和规划。“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阳江地理位置优越,农海产品资源丰富,发展预制菜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下一步,我们想研发出更多菜品,将更多的阳江的海产品、农产品加工成预制菜,期望能带动阳江的预制菜产业发展。”张河德说,除了阳江高端的海产品,东平的莲藕,海陵的珍珠马蹄,阳西的茨菇,阳春的萝卜,都可以做成预制菜,卖给全中国甚至全世界的顾客。目前,他开始着手扩大生产线,位于白沙的新工厂很快就会投产,生产团队也正在组建。黎春成同样表示,该公司联合其他企业提出了创建预制菜产业园的申请,接下来,打算实现研发和生产两手抓,建立多元化、标准化的预制菜生产加工车间,实现工厂化养殖,并加大预制菜的研发力度,创造出更多属于“漠阳味道”的预制菜产品。


相关文件: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