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市百佳党员中心户姚锡飞多年来自驾车到外地考察“取经”
带回好品种好技术惠及农户
来源:阳江新闻网 作者:陈子玲 时间:2022-08-03 11:13 【字体: 】 浏览量:-

  “有问题,找飞叔。”这是阳西上洋镇上联村荔枝果农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们口中的“飞叔”叫姚锡飞,64岁,种荔枝已有38年经验。

  7月中旬,姚锡飞开车前往广西桂平市、平南县,吸引他的不是美丽的风景,而是当地种下新挂果的荔枝新品种。种荔枝是个辛苦活、技术活,在闲暇之余,他经常自费自驾到外地学习,了解先进的技术和经验,看看有什么既丰产、品质又高的荔枝品种可以引进到上洋,用技术为种植业赋能。

  上联村种植的荔枝中,双肩玉荷包占比七成,而玉荷包属于迟熟品种,受龙舟水、台风等天气的影响较大。近年来,姚锡飞开始尝试嫁接、引进新品种。在他的带领下,上联村的玉荷包已经有一半嫁接了妃子笑,长势良好,收获颇丰。

  姚锡飞一开始并不是种荔枝的。上世纪70年代末,高中毕业的他到广州、深圳等地打工。“在外打工没前途,还是想着回家乡闯出一番事业。”6年后,他回到上洋,在多番尝试下,1984年种下了荔枝迎来了丰收,那时,他是村里第二个种荔枝的人。8年后,他成为村里在镇上建新房的第一人。

  姚锡飞的成功让村里的其他农户心里痒痒的,许多人向他取经种荔枝,他都毫无保留地与大家分享。因为他是共产党员,胸前闪闪发光的党徽是无言的激励。现在,上联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果园,荔枝成了许多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

  收获也会带来“烦恼”,农户将荔枝运到市场,到市场上找客户,既麻烦又卖不上高价,还有很多不确定性。姚锡飞主动到茂名、广州等全国多地的大型批发市场、水果市场上对接客户,与客户建立深度合作。如今,每年到荔枝收获的季节,一辆辆大型冷链车开进上联村,将新鲜的荔枝送往全国各地,解决了销售难题。

  “身为党员,要对得起自己的称谓,不可以给党丢脸。一个人富没什么意思,大家一起富,住上高楼开上小车才好。”姚锡飞说。每年荔枝树开花的时候也是他最忙的时候,电话响个不停,咨询的农户很多,有需要他还要上门指导,帮助解决他们的困难。“我爷爷那辈就开始和飞叔学种荔枝了,飞叔值得我们学习。”90后果农陈嘉任表示,作为新手,飞叔的无私分享增强了自己的信心,也树立了榜样。

  从引入新品种到挂果,需要5到8年时间。年过六旬的姚锡飞看到适合上洋镇的新品种,仍然会引进在自家果园种植。紧跟时代的步伐,今年,他还购买了一台大型的无人机用于洒农药,自学操作方法。“活到老学到老,如果试过了效果不错可以推广,那又可以造福群众。”姚锡飞笑着说,自己做得好了才能带动大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大家少走弯路,在致富路上远走越远。


相关文件: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