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 English |

黄维冲:医生是仁慈大爱的职业
来源:阳江新闻网 时间:2022-07-06 10:03 【字体: 】 浏览量:-
转载分享:

  开栏语

  百廿载栉风沐雨,双甲子情满漠阳。2022年,市人民医院迎来了建院120周年华诞。医院在创立和发展过程中,多次更名,数易其址,但始终弦歌不辍,薪火相传。在医院历史的长卷里,可以看到历代医院人在医院发展中闪耀的光芒,从创业艰难到高速腾飞,他们见证了医院发展的曲折与精彩。从本期起,我们将陆续对在医院发展中闪耀的“星星”进行访谈,敬请读者垂注。

  黄维冲,1936年出生于珠海斗门,1961年于中山医学院本科医疗系毕业后,分配到湛江医学院任内科教师,兼湛江地区人民医院内科医生,1966年到茂名市人民医院工作,1968到阳江城西卫生院工作,1970年到江城卫生院工作,1972年到阳江县人民医院工作,1984年—1996年任阳江市人民医院院长。

  受父亲影响走上从医之路

  黄维冲走上从医之路完全是受父亲影响。其父黄尊一是广东首届中医大学毕业生,是珠海当地有名的中医。父亲在家乡设馆行医,救治病人时常叫黄维冲帮忙,耳濡目染之下,使黄维冲从小在心中埋下了学医济世的种子。

  1956年高考,班主任见黄维冲成绩优秀,建议其报考清华大学物理系。但父亲希望他继承传统,报考医学。最终,黄维冲选择了华南医学院(次年更名为中山医学院)。他毕业后被分配到湛江医学院任教,兼湛江地区人民医院内科医生,由此开启从医人生。

  发现广东首次水源性钩端螺旋体病大流行

  1966年4月,黄维冲调到茂名市人民医院工作。同年8月,茂名市区发生洪灾,医院里住进了不少青壮年“流感病人”。从临床症状来看,有很多不符合流感诊断,黄维冲提出,这些病例很可能是流感型钩端螺旋体病,但未得到支持。

  次年8月,茂名市区再次发生洪灾,医院又收治了大批和前一年一样的“流感病人”。这些病人发热、周身骨痛、乏力、咳嗽无痰,使人很快联想到1957年亚洲一次甲型流感大流行。但黄维冲发现,这批病人不管从流行病学角度还是从临床表现上,都有很多不符合流感流行的规律。他想起了1960年广州执信女中发生过一次误诊为流感的小规模钩端螺旋体病流行,和1964年四川一次水源性钩端螺旋体病暴发流行,并依据这批病人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提出了本次“流感”可能是洪灾引起的钩端螺旋体病流行。他向茂名市防疫站提出修改原来流行感冒报告为钩端螺旋体病,并向湛江地区防疫站报告此情况,可惜当时大多数人不认同,仍维持原来流感诊断。

  仅两天后,两名病人相继出现肺大量咯血窒息死亡,至此,钩端螺旋体病流行基本确诊。事态严重,黄维冲直接致电省防疫站报告。次日,省专家组会同湛江、茂名防疫站专业组进行调查,一致认同此次是水源性钩端螺旋体病暴发流行。经流行病学调查,流行时间约三周,疫区发病近1万人。明确诊断后,住院的300多例病人使用青霉素治疗后,均能迅速控制获得痊愈,再无死亡病例。

  2年后,小东江下游的吴川发生洪灾,又发生了一次更大规模的水源性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染病近2万人。幸有前面的经验,及早作出诊断治疗,挽救了众多病人的生命。

  创新方法抢救

  危重“断肠草”中毒患者

  钩吻(又名断肠草、大茶药),民间常用来强身健体,治疗风湿、止痛。但钩吻具有较强的神经毒性,药用超2克可致人死亡。在阳江县人民医院工作期间,黄维冲创新方法抢救危重钩吻中毒患者,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

  黄维冲挽救的首例危重钩吻中毒患者是一名女中学生。有一晚,该学生家中停电,其父拿一支蜡烛给她,用蜡烛轻敲几下她的头部,叮嘱她用功读书。约10分钟后,女孩突然抽搐、不省人事。到医院后立即上呼吸机进行人工呼吸,当时疑为外伤至脑出血所致。

  次日早晨,黄维冲前往会诊,觉得病人病情发展如此迅速,难以用蜡烛轻敲头部致颅内出血所能解释,疑为中毒引起的呼吸停止。于是派人到患者房间检查,发现患者为治风湿关节炎,当晚停电前曾冲水服下60—80克钩吻根粉。

  钩吻中毒诊断确立,继续对症治疗,呼吸机维持呼吸。经过30多小时机械辅助呼吸后,患者出现微弱自主呼吸,此后恢复有效自主呼吸,40小时后拔管,支持治疗生命体征正常。但因脑缺氧时间过长而呈植物人状态出院治疗。

  该例病人服毒量为致死量的30多倍,未经洗胃等排毒措施,又无特效药可用,仅用人工呼吸及对症治疗就挽救了病人生命。这引起了黄维冲的思考,他认为中枢性呼吸抑制可能是危重钩吻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

  此后,医院又收治了7例危重钩吻中毒患者,均经人工呼吸而获救。在省卫生厅科研经费支持下,黄维冲与广东药学院共同研究,通过动物实验,证明他的观点是正确的。医院自掌握此法,治疗重症钩吻中毒再无失败。

  首创应用新药抢救“毒鼠药”中毒

  1986年,一名小孩误服了放在餐柜中的“毒鼠药”,送到医院洗胃对症治疗未见好转,家属找到黄维冲。

  该患儿误服的“毒鼠药”是氟乙酸钠,解毒药是“乙酰胺”(解氟灵),当时医院无此药,市、省医药公司亦无库存。黄维冲让家属去别处找找,最后在恩平一家药店找到“乙酰谷酰胺”,一盒10支才1元钱,很便宜,家属买了一盒回来。

  当晚,患儿病情加重,危在旦夕。家属拿着“乙酰谷酰胺”给黄维冲,黄维冲征询药师此药能否用于氟乙酸钠中毒,药师说无此记载。黄维冲只好拿说明书来研究,根据该药的化学结构,进入人体后可能会在血清水解酶作用下分解产生谷氨酸和乙酰胺,而乙酰胺正是患儿所需的解毒药。

  黄维冲试以12毫克/公斤的剂量加入葡萄糖内静脉滴注治疗3小时后,患儿抽搐症状缓解,经2天治疗后清醒。1元钱药救回了一条人命,黄维冲的创举被传为佳话。当时文献尚未有“乙酰谷酰胺”治疗有机氟中毒的记载,此病例治疗成功后,该药的说明书中才有收录。此后,医院用此药治疗23例氟乙酸钠中毒患者,均获得良好的效果。

  如今,86岁的黄维冲,追忆过去,感触颇多。他从医一生,遵守医道,为民除疾,自觉满意无悔。他说:“医生是谋生职业,也是仁慈大爱的职业,更是救人于危难的慈善事业。”


相关文件: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