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节能低碳理念融入市民日常生活
今天,你“节”尽所能了吗?
来源:阳江新闻网 作者:冯锦禧 时间:2022-06-20 09:17 【字体: 】 浏览量:-

  民生关注

  捐赠家中闲置旧衣物、拒绝一次性塑料餐具、选购绿色家电……今年6月13日至19日是第32个全国节能宣传周,今年活动主题是“绿色低碳,节能先行”。记者近日走访发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市民在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都有了质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市民用实际行动践行低碳环保理念。

  旧衣循环利用

  倡导低碳环保

  随着社会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旧衣淘汰率与闲置率的大幅提升成为棘手的问题。据专业人士介绍,旧衣物被丢进垃圾桶后,将会面临填埋或焚烧的命运,既浪费资源,在焚烧时还会产生大量如二噁英、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严重污染环境。该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短短几年时间,遍布城市各个角落的旧衣物回收箱犹如一名“环保卫士”,使得旧衣处理难题迎刃而解。

  6 月12日下午,记者在城南新区横二路某小区看到,一个旧衣物回收箱立于门口,上面写着“垃圾科学分类”“文明绿色家园”等标语,箱身侧面还印上“旧衣服回收流程图”,不时有市民往回收箱投放打包好的旧衣物。“马上要搬家了,这些衣服打包带走太麻烦了,扔掉又很浪费。”正在投放旧衣物的市民黎女士表示,以往她都是直接将旧衣物丢弃垃圾桶内,如今旧衣物回收箱愈加普及,这些闲置的旧衣物也有了更好的“归宿”。

  据了解,上述旧衣物回收箱是由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子项目“衣·物银行”环保项目所投放。“我们会安排人员定期到各个旧衣物回收箱收取旧衣物,将合适捐赠的衣物进行清洗消毒后,运送至有需要的家庭。”该项目负责人何女士介绍,自2016年该项目在我市落地以来,已在各机关单位、学校、小区等地方投放了近200个回收箱,累计回收旧衣物约220吨,捐赠优质衣物近25000件,受益人数约12000人。何女士告诉记者:“据国际回收局的研究数据显示,目前该项目已回收的旧衣物可以降低288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节约水48万吨,减少使用24吨化肥和16吨农药。”

  餐桌新“食”尚吃出文明

  “光盘行动”“公筷公勺”等环保用餐方式层出不穷,“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用餐理念已然“爬”上了市民的餐桌,成为一种新“食”尚。各类餐企对发展可持续餐饮的努力,也潜移默化地带动市民优先选择更绿色环保的用餐方式。

  6月15日,记者在市区江朗大道某连锁餐饮店看到,已不见一次性塑料杯、塑料吸管、塑料袋等塑料制品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环保纸杯、无吸管杯盖和环保纸袋。当记者索要吸管时,店员递上了一根可降解吸管。“开始使用可降解吸管时,有些不适应。但随着环保餐具逐渐普及,我认为是一种值得提倡的用餐方式。”市民叶先生说。

  随后,记者走访市区东风一路多家奶茶店发现,不少商家还通过优惠减免活动鼓励顾客使用自带杯,减少包装浪费。

  市民伍先生表示,如今在外卖平台上点餐,系统会推荐选择“无需餐具”,通常他在家就餐时,都会选择该选项,避免资源浪费。

  记者从市发展和改革局资源节约与节能科了解到,近年来,我市持续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建立健全塑料制品长效管理机制,在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科学稳妥地推广塑料替代产品。

  节能家电走入百姓家

  随着绿色环保生活方式理念渐入人心,当今的消费者越来越注重环保和低碳,在选购家电时也更加注重节能环保、降碳减排。

  6月16日,记者在市区新江北路与创业路交会处的某家电器商城看到,节能环保风气的盛行让该商城发生了“大变样”,传统耗能高的电器已被节能家电取代,不少家电产品在机身显眼位置张贴着“智能变频”“高效环保”等标识,而前来选购电器的市民也会更加留意节能、环保、绿色等产品特性。正在挑选电器的顾客任女士对一款标有“ECO节能技术”“CS节能技术”,且能源消耗标识为一级的空调产品颇感兴趣。“虽然一级能效空调的价格略贵,但了解到该款大一匹空调运行8小时只需耗电1.2度,日积月累下来,也能省下一笔电费。”任女士说。

  “节能电器已逐渐成为消费主流,其中1级能效电器最受欢迎,新能效变频空调、节能电冰箱等家电产品备受消费者青睐。”该商城销售人员詹女士表示,随着消费者的环保意识提高,能效值、能效等级等越来越成为消费者的关注重点和购买家电产品时的重要参考因素。

  詹女士告诉记者,在“双碳”政策背景下,企业除了进行能效升级达到节能减排,完善家电回收体系也十分重要。每一台废旧家电参与绿色回收行动,都可以减少碳排放。因此,该家电城每年都会举办“以旧换新”以及“绿色回收”活动,既能促进消费,又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低碳出行让生活更美好

  随着绿色出行意识逐步提高,共享单车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在新江北路某单位上班的市民赵先生告诉记者:“家就住在附近,骑共享单车上班,既能锻炼身体,还能避免交通堵塞等不确定因素。”他表示,骑行共享单车还可以获得“绿色能量”。去年6月以来,他已先后两次通过捐赠“绿色能量”在蚂蚁森林“云种”了两棵树。

  据了解,目前我市投放运营的共享单车达1.2万辆,不仅有效帮助市民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的难题,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上班族”加入骑行大军。

  家住阳西的刘女士在市区上班,每个周末她都要往返两地,出行曾是一大难题。刘女士告诉记者,以前一到周五傍晚,一下班就要扛着大包小包往汽车客运站赶,还要再转一趟车才能到家,十分不便。后来,顺风车的兴起让她找到了归家的新路子。“以前搭车费用需90元,现在拼车来回一趟只要70 元,一个月可以省下近百元。”刘女士说。

  低碳生活无处不在,绿色出行人皆可为。从共享单车到“拼车”,市民的出行理念正悄无声息地发生改变,“绿色、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蔚然成风,为市民出行带来新选择。


相关文件: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