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传承大师艺术精神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来源:阳江新闻网 作者:曾宇萍 费先霞 时间:2022-06-12 09:18 【字体: 】 浏览量:-

  阳江文化底蕴深厚,书画艺术闻名遐迩,哺育了关山月、苏天赐、陈醉、许鸿飞等全国著名书画艺术大家。近年来,阳江美术教育发展成果丰硕,17人被清华美院录取、45人被中央美院录取、1000多人被广州美院录取。

  6月11日,阳江市美术教育发展再传喜讯,由市政府与广州美术学院、广州大学合作共建的关山月艺术教育基地,在埠场镇那蓬村关村小学挂牌。该基地的成立,将为高素质艺术人才的培养搭建广阔的实践平台,推动文化强省、文化强市建设。

  全国、省人大代表、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黄业斌寄语师生代表:

  在这里洒下辛勤汗水记住乡愁

  2020年7月,省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18小组在我市开展专题调研期间,提出在那蓬村开展地校共建关山月教学实践基地建议,我市高度重视,积极谋划推进。在省人大、广州美术学院和广州大学的关心支持下,基地顺利建成挂牌。

  黄业斌表示,基地的建成投用,是五级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成果,实践证明,人大代表主题日活动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如今走进那蓬村,道路变宽了,一派舒适惬意的田园风光,为基地营造了优美的生态环境,这离不开阳江市、区、镇几级党委政府的努力。

  黄业斌寄语参加活动的师生代表说:“建设基地是手段,用好基地,传承弘扬关老精神,培养出新一代的岭南画派大师才是目的。接下来要管理好、运用好基地,希望老师、同学们全力参与进来,每年都安排实践活动,来这里写生创作,在这里洒下辛勤汗水,记住这里的乡愁,留下学习和奋斗的美好回忆。”

  广东省关山月艺术基金会名誉理事长关怡:

  要动才有画,成立基地很有意义

  今年77岁的关怡精神矍铄。她动情地说,那蓬村是自己的故乡,关村小学是父亲的母校,阳江市人民政府与广州美术学院、广州大学在这里共建关山月艺术教育基地,非常有意义。能够回到关村小学参加签约暨揭牌活动,关怡特别高兴。

  “关山月先生在广州美术学院任教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常带着学生回来阳江写生教学。70年后的今天,地校共建关山月艺术教育基地,以后会有更多师生来这里写生,这是特别有意义的事情。”关怡表示,关山月先生曾经说过,要动才有画,就是说要走出去,走进大自然,走进人民群众,才能够把祖国的大好河山和感人的英雄事迹描绘好。希望关山月艺术教育基地秉持文化自信,助力讲好阳江故事、广东故事。

  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谢昌晶:

  阳江风光秀丽,能为创作

  提供丰富的素材

  “广州美术学院一定会高度重视并认真地把基地建设好,充分发挥好基地的文化传承作用,弘扬好关山月先生崇德尚艺的精神。”

  谢昌晶表示,作为关山月先生的家乡,阳江拥有中国十大最美海岛、首批国家级海洋公园、国家级地质公园,地理位置优越,风光秀丽,人杰地灵,为写生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同时,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在阳江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那蓬村也焕发出蓬勃生机,呈现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特有的新面貌、新气象、新成果。

  谢昌晶说,广州美院将安排学生分批次到基地进行现场写生教学活动,同时也让学生在这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让他们更了解祖国,了解基层,知道人民群众需要什么。贯彻好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的要求,创作出更多反映当地风俗民情、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精品力作,为阳江文化建设、教育事业特别是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美丽乡村建设贡献广美力量。

  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张彦:

  让关山月的艺术精神

  代代传承下去

  关山月先生非常强调写生的重要性。而写生也一直是张彦的情之所钟,已成为他的一种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他对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优良传统的继承、发展和弘扬。张彦告诉记者,关山月先生曾给他授过课,并为他题写“江山开眼界 风雪炼精神”联句,予以勉励。

  “文化的传承是一代又一代的,我们带着学生们来参加基地的签约暨揭牌活动,也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传递,让他们感受到关老的精神永远在我们心中,要代代传承下去。”

  张彦表示,接下来,学院将进一步利用好基地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基地中感受到乡村的美好、大自然的美好、时代的美好,取得更好的创作和教学成果,助力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相关文件: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