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脚步愈发临近,走在超市里、街头上、市井中,节日气氛日益浓厚,传统美食粽子也已经抢“鲜”上市,商家发力,消费者捧场,呈现供销两旺局面。
清水粽最为畅销
近日,记者走访市区部分超市、粽子铺等看到,大量粽子已经上市,在售粽子以咸蛋猪肉、豆沙、鲜肉等传统口味为主,也有蒲烧鳗鱼、翡翠莲蓉等口味的特色粽子,种类丰富,让人目不暇接。位于三环路的一家大型超市内,各种口味的粽子已占领货架“C位”,该超市还专设了“端午粽飘香”主题售卖区,彰显节日氛围,其中既有猪肉粽、蜜枣粽、板栗猪肉粽、豆沙粽、蛋黄猪肉粽等袋装粽子,也有各式各样的礼盒装粽子,产品款式多样。
走进金鸡市场又有不一样的场景。清晨,市场内人声鼎沸,多家粽子铺陈列出满满当当几大盆粽子。虽有别于商场内精美的礼盒包装,但前来购买粽子的市民仍然是源源不断。“5元一条清水粽、6元一条西米粽、7元一条紫米粽……”走进市场深处,一家店铺传出一阵吆喝声,该店老板华姐介绍,他们卖粽子已经有23年,近年来,粽子的种类愈发丰富,可仍是传统口味的清水粽最为畅销。“临近端午节,来店里购买粽子、批发粽子的消费者越来越多。由于我店的粽子需要纯手工制作,每日推出的粽子数量有限,目前一日可卖出300余条。”华姐说,近期一直在加班加点包粽子、煮粽子,忙并快乐着。
地道“阳江味”还在河堤路
每至节假日,最热闹的还数河堤路,端午节也不例外,总有许多老阳江赶至河提路寻一口地道的“阳江味”。昨日早上7点,记者驱车到河堤路看见,尽管距离端午节还有一段时间,但已有商贩开始在摊位上叫卖粽子,询问价格后得知,这些商贩售出的粽子价格要比其他地方便宜些许,只要花费3元就能购买到一条清水粽。在车流不息的马路上,有送孩子上学的家长、早起晨练的老人、赶着上班的“打工族”,来往人群络绎不绝,其中有不少消费者被粽子吸引住了目光,停下车来购买粽子。
麦女士曾经也在河堤路售卖粽子,凭借一门地道的包粽子老手艺,收获了众多食客的好评。“我自幼跟着外婆包粽子,售卖粽子的五年时间,我在传统口味的基础上,研发了鲍鱼海鲜粽、海味咸肉粽等新口味,不仅受到本地消费者的青睐,也有许多外地顾客慕名前来。随着回头客越来越多,一年前,粽子开始供不应求,因此我盘下了一家店铺,增加人手,开起了实体店。”麦女士说。
走进麦女士的店内,几名员工正围坐在一张放满材料的桌子上,按部就班地包着粽子——将粽叶折好,依次放入糯米、绿豆、用蛤蝼叶包住的肥猪肉、咸蛋、瑶柱、虾米、鲍鱼等材料,再铺上一层绿豆和海胆,添入一些糯米后折好,捆上绳子,一条美味的鲍鱼海鲜粽便包好了。而在另一张桌子上,置放着昨夜已经包好的粽子,准备经过蒸煮后打包成礼盒,再销往外地。“一条好吃的海鲜粽,在用料、手工等方面都十分有讲究。”麦女士介绍,首先,鲍鱼要经过高汤熬制才能祛除腥味,口感比较软糯。其次,包粽子的时候,放材料的顺序也不能轻易改变,先要放入猪肉,让猪油充分渗入糯米中,各类海鲜则要放在上层,这样包出来的粽子口感丰富,食客能吃出层次感。再者,紧实的粽子更能赢得阳江人的喜爱,而且重量要控制在300g到320g之间为宜。她表示,从3月底开始,已经陆续有消费者在线上或线下订购或批发她的店里出售的粽子,平均每日可售出800余条。本地顾客倾向购买传统粽子,外地顾客则喜爱海鲜粽子。
包粽子的传统手艺要传承
采访过程中,该店员工花姐请求记者帮她录制一段包粽子的视频。“包粽子看似简单,但工序繁琐,导致越来越少年轻人愿意花时间学习这门手艺。”她坦言,为了不让这门传统手艺失传,她想录制一段包粽子的视频保存下来,多让身边的年轻人观看,并鼓励她的女儿和儿子一起参与包粽子。前来购买粽子的市民黄先生是该店的忠实客户之一,他告诉记者,每至中午,该店会新鲜出炉一锅粽子。趁着中午下班的时间,他特意来买上一条热气腾腾的粽子作为午餐。
记者留意到,端午节前,不少市民开始自己动手包粽子。在闲暇的清晨或傍晚,寻常巷陌中或有市民坐在门前包粽子的身影,或会传出蒸煮粽子的清香。记者偶然遇到黎女士在家门前和女儿边包粽子边聊着家常,她表示,每年端午节前亲友会馋她包的粽子,因此打算自制一些粽子去串门。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