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百花盛开的五月,我们迎来了第111个国际护士节。长期以来,白衣天使们在护理一线挥洒汗水,在日常烦琐的工作中,用暖心的陪伴和周到的护理点亮生命之光。面对新冠疫情,白衣执甲,逆行出征,用实际行动践行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为进一步弘扬南丁格尔精神,本版采访报道8名被授予阳江市“30年护龄”护士荣誉称号的护理工作者事迹,展现新时代白衣天使的风采。
阳春市妇幼保健院预检分诊科护士伍伟珍
爱与责任同行 守护生命健康
“您好,请出示一下粤康码和行程卡!”5月10日,记者见到伍伟珍时,她正在预检分诊处引导群众有序进入医院,严格落实甄别、检查和分流制度。亲切、耐心、有爱心是伍伟珍给人的第一印象,坚守护士岗位30年,她始终坚持爱与责任同行,用实际行动唱响“奉献之歌”。
出生于医护人员家庭的伍伟珍,从小就觉得医护工作是神圣的。1992年毕业后,她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护士岗位,先后在八甲卫生院、计生部门就职,2015年来到阳春市妇幼保健院。作为一名护士,不管身处何处,伍伟珍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全心全意服务好每一位患者。
1999年的一天,凌晨1点多,伍伟珍值夜班时,一位做完引产手术的患者突然出现出血症状。伍伟珍马上通知值班医生,并协助处理紧急状况,使患者的身体状况稳定下来。考虑到当晚该患者没有家属陪护过夜,伍伟珍一直留在病房里照顾患者,直到第二天早上患者家属赶来,才交班回家。
伍伟珍经常去各镇村开展两癌筛查工作,超出工作时间时,她和同事也尽可能地满足群众的需求。有一次,伍伟珍和同事到三甲镇开展筛查工作,当天前来检查的群众超过300人,他和同事从早上8点半一直忙到晚上11点。“腿是麻的,嗓子也嘶哑了,但是心里是很开心的。”伍伟珍表示。
阳江市中心血站血液成分科主任张桂秀
31年初心不改为生命着色
张桂秀是阳江市中心血站血液成分科的主任,自1991年从广州军区军医学校毕业,至今已从事护理工作31年。初入行时,张桂秀是年仅19岁的青葱少女,璀璨的时光如流星般划过,而今虽已不再年轻,但对护理事业的爱和坚守,让她通身散发着温暖的光芒。
在阳江市中心血站,张桂秀轮换过很多个岗位。她曾不辞辛苦跟随流动采血车辗转于各个乡镇、企业等地,为群众提供上门采血服务;也曾作为临床服务科的一员,奔走在全市几十家医院中,为有需要的患者及时供应上安全的血液……
张桂秀坦诚,从事护理工作很辛苦,经常没有稳定的休息日,甚至无暇顾及家庭。即便如此,她从来没有放弃过对护理事业的钟爱。2000年11月以前,张桂秀在广西某部队医院从事护理工作,转业回到阳江时,本来有其他更悠闲的职业选择,然而她却不经思索,仍然选择坚守在护理一线。“这是我的专业所学,我应该继续发挥自己的长处。”张桂秀说。她发自内心地爱着所从事的护理事业,始终不舍得离开,愿意全力以赴为生命保驾护航。
岁月无声,31年的护理生涯或许没有多少轰轰烈烈的过往,但平凡的日子里感动每天都在上演。“每一名献血者都值得敬佩,他们甘于奉献,我们唯有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周到妥帖的护理服务。”张桂秀表示。
阳西总医院人民医院影像诊断中心护士黄丽霞
“永远记着患者当下的感受”
“要多喝水,及时把造影剂排出去”“留观半小时,回家注意休息”……5月10日上午,记者来到阳西总医院人民医院门诊部,影像诊断中心的护士黄丽霞,正轻柔地为做完CT增强检查的患者卸下留置针,反复向患者叮嘱有关注意事项。
作为医疗战线上的“侦察兵”,影像诊断为临床医生做出精准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由于做检查等待的时间较长,患者心情往往较为焦虑,黄丽霞常常会遇到脾气暴躁的患者和家属。
当天,做CT检查的人爆满。一位50来岁的患者早早前来排队,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等候,轮到他做检查时,才得知没有亲属陪同就不能开展检查,顿时情绪激动地指责医护人员。黄丽霞闻讯立即赶了过来,轻拍患者的肩膀安抚情绪,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向其说明情况。不久后,家属赶到医院,患者顺利完成了CT增强检查。
在影像诊断中心任职多年,类似的情况,黄丽霞经历了不止一次。日复一日地与患者相处,黄丽霞总结出了与患者相处的技巧。“平时要耐心、细心对待患者,偶尔还要‘哄’着患者,对方感受到医护人员真心关心他们的健康,自然会好好配合。”黄丽霞说。
从业超过30年,“提灯天使”黄丽霞始终把患者的感受放在心上,耐心对待每一位患者。
阳江市中医医院影像介入科护士杨欢喜
生死一线的生命“守护者”
“30年的护理生涯,这份守护生命的特殊职业使我收获很多。把患者从死神手里抢夺过来,看着他们逐渐恢复健康,是我最有成就感的事情。”阳江市中医医院影像介入科护士杨欢喜表示。从救护车跟车、急诊科到影像介入科,杨欢喜始终奋战在生死一线,与时间赛跑,做患者生命的“守护者”。
5月10日上午,穿上近20斤重的铅衣,杨欢喜像往常一样走入介入室。影像介入科的急救病人很多,经常要日夜连轴转,在辐射环境里进行护理工作。手术开始前,杨欢喜需要评估患者意识,监测生命体征,迅速建立静脉通路。手术过程中,她会在屏幕前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一旦有变化,就要协助医生从死神手中抢人。
不久前,有位急性心梗的患者被送到医院,需要立即准备手术。患者进入介入室没多久,就出现了室颤,进而陷入昏迷。杨欢喜快速配合医生争分夺秒参与抢救,经过2个多小时的手术,病人的生命体征终于恢复正常。精神高度集中下,她虽然很累,心中却无限喜悦。
身为一名护士,她常常遇到需要用血的患者,更明白血液的重要性,无偿献血超过一万毫升,先后荣获“最美献血者”“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等荣誉。“还有一年多就要退休,真舍不得这份工作,希望今后有机会继续发光发热。”杨欢喜表示。
阳春市人民医院产科中心护士陈湛莲
与产妇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看到小婴儿平安出生,家属沉浸在巨大的幸福之中,那种喜悦之情无法用语言表达。”聊起当一名产科护士的感受,陈湛莲对这份职业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担任产科护士30年来,陈湛莲参与接生工作20年,门诊工作10年,与产妇们的感情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产科的工作十分忙碌,陈湛莲每周要值两晚夜班。按规定凌晨1点可以交班,但若碰到孕妇分娩,陈湛莲不管多晚都会坚持完成工作,确认母子平安。
在陈湛莲看来,当一名优秀的产科护士,除了要具备扎实的护理操作技术,还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在门诊室里,陈湛莲与同事根据孕检结果,分类整理的材料摆满了文件柜,他们定期电话回访孕妇并及时做好记录,对孕检存在异常状况的孕妇重点追踪。面对孕检异常,偶尔也会碰到孕妇情绪激动、家属不理解的情况,陈湛莲都会非常耐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导他们积极配合治疗。
今年3月,已经到了退休年龄的陈湛莲,因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丰富的产科工作经验,被医院返聘,继续负责产科中心门诊工作。“我身体硬朗,还能为产妇和婴儿多作些贡献,有种更上一层楼的感觉。”陈湛莲表示。在她的影响下,女儿毕业后也成了一名负责检验的医护人员。
阳春市春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严玉明
无私奉献用爱点亮生命之光
33年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是漫长的,但对阳春市春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严玉明而言,却不过弹指一刹那。33年来,她凭着一份对护理事业的执着和热爱,始终坚守在护理岗位,救死扶伤,服务患者,用青春年华践行医者担当。
1989年,刚从阳江卫生学校护理专业毕业的严玉明,被分配到阳春市永宁镇卫生院。严玉明回忆道,永宁位于山区,道路泥泞不堪,她经常和医生一起抬病人、搬氧气罐,工作环境十分恶劣。身高只有153厘米的严玉明看似纤瘦,身上却有一股“韧劲”。氧气罐搬不动,就一点一点挪,夜间值班时只有一盏灯泡,甚至看不清血管,她就加倍细致扎针。
凭着这份认真钻研的劲头,严玉明又来到春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扎根一线工作27年。随着新冠疫情暴发,她与同事们一同下基层、进社区“上门入户”,参与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工作。测血糖、量血压、问病史……每一个环节她都细致无比。遇到不理解的老人,严玉明就会不厌其烦地为老人科普医学知识。
从永宁镇卫生院到春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岗位在变,职责在变,但严玉明守护患者生命健康的初心始终未变。从事护理工作33年,严玉明从一名小小的护士,成长为主管护师,2019年、2020年严玉明分别荣获阳春市春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优秀护士”“最佳护士”称号。
阳西县上洋镇卫生院住院部护士龙凤梅
老患者“指定”的注射能手
5月10日中午12时许,记者在阳西县上洋镇卫生院的注射室内看到了护士龙凤梅忙碌的身影,她正动作娴熟地为一位老人输液,随后转身为另一名患者换吊瓶。
从业31载,今年53岁的龙凤梅是值得患者信任的护士,也是新手护士眼里经验丰富的前辈。上至90多岁的老患者,下至工作不久的新手护士,都亲切地叫她一声“梅姐”。
1991年,龙凤梅从广西一所卫生学校护理专业毕业,进入医院从事护理工作。1994年,龙凤梅开始担任护士长,30余年来,她始终站在护理一线。高强度的护理工作练就了龙凤梅精湛的注射本领和与老人沟通的技巧。担任护士长期间,龙凤梅需要长期在电脑前伏案工作,随着年龄增长,出现了眼睛老花现象。2021年,龙凤梅转为负责手术室有关工作,不再担任护士长。
工作调整后,不时有老患者指定让龙凤梅打针。注射室里,不少“常客”因为患有脑血管硬化、慢性支气管炎等,隔一段时间就要前来打针输液。老人的血管不好找,怕打针的老人不在少数。每每遇到这种“疑难杂症”,年轻护士总会第一时间向龙凤梅寻求帮助。
龙凤梅精湛的护理技术和耐心的态度被老患者们记在心里。周末,她到菜市场买菜,总有老患者远远地认出“梅姐”。龙凤梅坦言,护理工作较为辛苦,但能得到患者们这般信任,工作再苦再累也值得。
阳江市公共卫生医院门诊管理办公室护士长陈宝俭
用真诚的心善待每位病人
“最近拿的什么药?”“有哪些不良反应?”“新药吃得怎么样,耳鸣的情况缓解了吗?”……5月10日上午,阳江市公共卫生医院的护士长陈宝俭来到结核病案室旁,耐心地向坐在长椅上的患者们了解情况,讲解当前的病况以及接下来的治疗情况。在她轻声细语的讲解下,一些情绪烦躁的病患渐渐平静下来。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病,有时要吃好几年的药。抗结核药物的副作用很大,会引起情绪的烦躁症状,有些病人长期服药,会产生耐药性,需要进行人文关怀,调整治疗方式。”陈宝俭表示。耐多药结核患者易忧郁,陈宝俭始终保持平和的态度跟他们聊天,引导他们加强锻炼,补充微量元素物质以及疏肝理气,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积极的治疗观念。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陈宝俭协助科主任全面负责发热门诊、预检分诊和核酸分诊采集等护理管理工作,以及防护物资和生活用品的储备、发放、统计、报送等。在院内核酸检测点,单日核酸检测人数最高达到2000多人,陈宝俭有时工作时长达12个小时。每天重复数百次检测动作,她的胳膊常常累得酸痛,心里却只想着提高检测效率,让大家不要排队等太久。
从事护理工作30多年,陈宝俭对病人始终真诚,对职业常存敬畏,保持对护理事业的热爱与坚守,先后荣获两次市级“优秀护士”荣誉。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