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盗抢骗等多发性小案影响着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我市公安机关刑事技术部门严格按照“六快”原则,落实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方小勇关于提升刑事技术服务支撑打击破案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基础信息采集、痕迹物证勘鉴、案件研判串并、队伍机制建设等四方面工作,助力“破小案”攻坚,取得明显成效。
于蛛丝马迹之间寻找突破口,让无声的痕迹物证“开口讲话”。“群众看公安,关键看破案”,今年一季度,全市刑侦部门利用刑事技术服务支持侦破盗抢骗等侵财类“小案”,占侦破该类案件总数的91%,打掉盗抢团伙14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34名。
从蛛丝马迹中找出真相
现场勘查,搜寻细微点滴的物证,还原扑朔迷离案件背后的真相。刑侦技术员在每一起案件中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让一个个犯罪现场“说话”,一件件证据“发声”。
作为我市刑侦战线上的技术尖兵,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五大队是一支非常年轻的队伍,每遇到重大刑事案件,“5+2”“白加黑”成为他们工作的常态。他们不仅要经受体力和脑力的考验,还要克服视觉、嗅觉和触觉上的冲击。这样一份看似神秘的工作,背后有着诸多的艰辛和不易。
出生于1989年的刑警支队五大队民警林珍珍,从警9年来,共参与了7000多宗案件的检验鉴定工作,利用DNA检验鉴定技术为1000多起案件提供了重要证据。在去年的一宗起火案中,警方从现场提取到一个疑似点火的打火机,能否通过打火机找出嫌疑人成为破案的关键。林珍珍凭借着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筛选出最佳检验方法,锁定嫌疑人,快速侦破该案。今年3月,利用DNA检测鉴定技术,五大队比中了年初发生在市区新江东路的一起抢劫案,抓获了犯罪嫌疑人。
智慧新侦查提升规模打击效能
依托实战平台,我市刑事技术部门创新打击模式,加强专业横向协同,全面提升了破案效率,同时充分发挥刑事技术研判串并,进一步提升了高发性、系列性案件规模打击效能。
刑警支队五大队民警敖福海结合智慧新侦查各种新工具,创新工作模式,在打击刑事犯罪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作为一名90后年轻民警,敖福海身上有一股勇往直前的闯劲,也有一种不骄不躁的沉稳。“电视上看到刑警破案很精彩,但现实中我们破案就是通过很严谨很细致的态度去抠每一个细节。”敖福海说。
今年2月初,市区一商圈发生了一起失窃案件。办案民警从现场提取查看了监控视频后,向刑警支队提出协查。接到警情后,敖福海和同事紧锣密鼓开始进行研判分析,通过对视频一帧一帧地进行仔细分析,最终锁定嫌疑人身份,并研判出落脚点,仅用2小时就帮助办案民警抓获了嫌疑人。
今年以来,敖福海利用指挥新侦查技术,比中嫌疑人72名,核查出嫌疑车辆12辆,串并全市盗窃系列案件25串、86宗。在我市“0309”疫情应急处置工作中,作为刑警支队研判专班成员,他连续两个周末放弃休息,与时间赛跑加班加点完成流调工作。
另一方面,市县两级刑事技术部门通过全面加强上下联动,形成了整体打击合力。今年3月23日,市公安局刑警支队联合阳西、阳东、江城、海陵、高新刑侦技术部门协同勘查,综合研判,精确串并,打掉阳东合山那龙、阳东塘坪大八2个盗窃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29人,认定盗窃案件63宗。
强化协同县区成立研判打击专班
今年年初,刑警支队长林文盈分别到各县(市、区)调研,并召开专题会议进一步加强实战引领,细化出警处置、现场勘查、研判、调查取证、破案追赃等工作流程,提高侦技部门的配合协同能力。
全市刑侦部门按照“体制不变,机制先行”的模式,以刑事技术部门力量为基础,有效整合各种刑侦资源,成立了研判打击专班。从机制上做到了快速勘查现场、合成比对、抓捕取证、追赃挽损、上报情况。
目前,市公安局成立了由刑警支队领导牵头,各县区成立由大队领导牵头负责的研判打击专班,为“破小案”提供了坚实制度支撑。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