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小天地大,树老景物新。作为一门老手艺,盆景总是不断吸引植物爱好者向它倾注闲暇和想象。在外行人眼里,盆景只是一棵种在盆里的树。在内行人眼中,一棵冠幅不到一平方米的盆景,自根部至叶,能藏起上千处的改动,和数十年的光阴。
2021年12月,在有着岭南盆景锦标赛之称的粤港澳台盆景艺术博览会上,一盆来自阳江的山桔盆景大放异彩,夺得金奖。很少有人知道,它的作者吴计炎是一个将近知天命之年才踏进盆景世界的“门外汉”。因为热爱,所以追寻。吴计炎用了11年,把盆景“玩”到了极致。
49岁半路出家“玩”盆景
吴计炎的盆景世界藏在江城区岗列街道随垌村路口一家生产磨刀棒的工厂里。4月1日上午,记者来到时,吴计炎正躲在绿丛中和工人一起给一棵木麻黄“动手术”。这个“手术”名为拿弯,是盆景的基本功夫。
拿弯第一步是观察。仔细品味木麻黄的自然长势后,吴计炎心里打定主意,用锯子在枝干上切出三道口子。利用口子的空隙,吴计炎将枝干向下曲折压实,随后包扎伤口用铜丝固定住姿势。未来几个月,这棵木麻黄将静静休养愈合伤口,枝干也将固定成型,长成吴计炎满意的弯度。
选角度、切口、包扎,吴计炎动作娴熟,还不时给工人指点操作的妙处,俨然一位老师傅。谈起与盆景的结缘,吴计炎显得很幸福:“我之前发誓要在50岁时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没想到果真实现了。”
吴计炎与盆景相遇那一年49岁,是一家磨刀棒工厂的老板。虽然事业有成,但赚钱并不能满足吴计炎对人生的追求,他在工厂留了一大块空地,要把这块地方留给自己内心的爱好。2011年,吴计炎在市区北湖公园见到一棵盆景,心里一下被盆景蕴藏的美感打动。
从此,吴计炎开始到处购买桩材,尝试用自己的想法打造盆景。一棵棵桩材不断填满工厂的角落,吴计炎的生活也逐渐向盆景倾斜,直至痴迷。
耗时11年打造“盆景乐园”
走进吴计炎的“盆景乐园”,犹如走进一片树林,到处是密密麻麻种植的桩材。6亩多的园子挤满了柏树、木麻黄、海岛黄杨、黑骨茶、山石榴、两面针等常见的盆景桩材,总计数量超过2000棵。
与盆景的结缘,是从“交学费”开始的。对盆景来说,桩材尤为重要,能决定一棵盆景未来几年甚至十几年后的价值。起初不懂盆景,只有一股热情的吴计炎花20多万元买了一批黑骨茶,养了两年才发现这批桩材毫无价值。
花钱买了教训,吴计炎没有气馁。那一年,50多岁的吴计炎当起学生,跟着一名养了十几年盆景的师傅学习盆景技术。11年来,吴计炎把自己的业余时间全扑在了盆景上。“每天都是三点一线,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在园子里搞盆景。” 吴计炎说,因为喜欢,他一点也不觉得累,风吹日晒身体反而越来越好。
领着记者在园子穿梭,吴计炎把他的每一棵盆景的来历和特点娓娓道来。这棵黑骨茶从台山的苗圃购得,那棵山石榴采自贵州的山间;这棵海岛黄杨是同类中的上品,这棵山桔根基非凡……吴计炎对这些盆景仿似密友般熟稔。
打开吴计炎的微信,排在前头的十几个聊天全都是盆景,甚至他的微信签名都写着一句话——“盆景养生,自娱自乐,广交盆友”。盆景已经成为吴计炎生活的全部。
32岁山桔盆景斩获金奖
盆景和园艺有何不同?吴计炎说,两者有天渊之别。园艺主要是做景观树木,而盆景的每一根枝条都犹如画笔,需要精心斟酌,一棵成型的盆景背后有作者无数次的改动。要弄懂盆景,不仅要拜访师傅,还要看不少专门的盆景书籍。
2021年年底,吴计炎精心打造的一棵山桔盆景参加第十三届粤港澳台盆景艺术博览会,荣获金奖。这棵山桔盆景虽有32岁“高龄”,但树高被控制在93厘米,做成丛林形状。近看老态龙钟,又有独木成林的生机盎然。
“100棵山桔最终只有一两棵成型。”对吴计炎而言,这棵山桔的成功来之不易,但不完全是运气。山桔是病虫率高的一种盆景桩材,且生长缓慢,吴计炎精心打理,并用岭南派常见的截干促枝手法做出北派的云片繁枝,使其整体形成左争右让的布局。吴计炎的别出心裁,让这棵山桔在博览会上脱颖而出,斩获金奖。
这棵山桔和其他获奖或得意作品,被吴计炎放在厂房门口,进门便能看到。吴计炎这样做,不仅因为它们都是值得骄傲的作品,也是想让更多的人领略盆景的魅力。
缩龙成寸,小中见大。在吴计炎眼里,植物的自然生长和人们的审美趣味结合,给盆景的造型带来无限可能。今年年初当选阳江市盆景协会会长后,吴计炎的目光更为长远,除了自己技术的精进,还希望带动盆景行业一起发展,让盆景成为阳江一镇一品的一员。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