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鼓励因心理健康问题而休学的青少年迎复学
休学不是“终止符”
来源:阳江新闻网 作者:盘聪颖 时间:2022-02-23 09:42 【字体: 】 浏览量:-

  近年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严重者会因心理健康问题而进行短暂休学。在休学一段时间后,青少年即将面临着复学的问题,当他们再次走进校园,该如何突破难关?又该如何顺利适应校园生活?

  在家懒散,回校后生活节奏按下“加速键”;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和同学相处时感到紧张;由于长期服用药物,导致上课时精神状态不佳……阳江三中心理老师苏恭华表示,尽管这类学生复学前需要经过医生开诊断证明、本校心理老师进行评估测试、与家长沟通、家长签知情同意书等步骤,了解到他们的心理、病情、情绪都处于稳定状态才予以复学,但上述情况都是这类学生复学后常见的问题。

  “针对复学的学生,我们会采取‘一个月试读’的措施,在此期间,建议学生走读,让家庭监护及时到位,比如家长需要监督学生按时吃药、给学生关爱、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等,一旦出现严重问题要做好随时接学生回家的准备,以及积极与老师沟通。而学校也会要求学生每个星期找心理老师进行十分钟谈话。同时,班主任会通过频繁约谈、安排一名或几名同学作为‘密探’等方式密切关注学生的状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复学氛围。”苏恭华告诉记者,学生有效复学有正确的方法,其关键点在于学生和家长都要事先做好复学的心理准备。首先,复学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意愿,家长不能一味地强迫学生复学。其次,学生要给自己一个月的空档期,用于习惯学校的作息制度,温习学过的知识。最后,家长要建立心理预期,在学生复学的一个学期内,学习进度跟不上、成绩不理想等都是正常现象,家长要理解学生以及增强陪伴的作用,遵从医嘱治疗,积极配合学校工作,定期向学校反馈学生的状况,切莫对学校抱有“敌意”。

  那么,如何判定青少年是否达到复学标准呢?市公共卫生医院临床心理科负责人刘忠发介绍,一是青少年拥有稳定的情绪和正常的心理状态;二是不会出现伤害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和风险,并能无障碍地与人沟通;三是能配合规范治疗;四是可以做到有规律地生活。“青少年复学前应寻找专业医生进行评估测试,与专业医生讨论复学后会遇到的问题,自行做一个规划表。需要强调的是,青少年愿意复学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家长和学校要加强沟通,形成合力,鼓励和帮助青少年复学。”刘忠发建议,青少年刚回到学校时,难以完全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生活,校方要以包容的心接纳学生的差异。家长则需意识到休学背后并不是万丈深渊,青少年复学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期间,家长应该避免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减少对孩子学习情况的关注,设身处地地理解孩子的感受,给予孩子多一些鼓励和肯定,始终坚信孩子能够适应学校的生活。“但是,如果孩子确实适应不了学校生活,家长也要理解和尊重孩子的选择,让孩子明白‘通往罗马的路不止一条’,并表示会一直做孩子的后备力量。”刘忠发说。


相关文件: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