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建立居民小区业主委员会
◎ 提案人:民革阳江市基层委员会
案由:近年来各种小区越来越多,有关物业与业主矛盾的话题也不断增多,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有助于解决小区居民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然而,成立业委会存在不少障碍,如部分物业公司对成立小区业主委员会的行为较为反感;申请程序较为繁杂,个别部门存在拖延等问题;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业主各有想法,协调难度大。
建议:明确责任,由街道牵头,让社区居民委员会对辖区内已入住两年的小区实行一对一负责制,并参与到业委会成立的前期准备、中期成立、后期监督阶段,帮助成立小区业主委员会。把小区业主委员会的成立率纳入所属街道办事处的绩效考核指标中,并由物管公司的主管单位制定相应措施,督促物管公司积极参与业主委员会的成立筹备等工作,同时对物管公司的主管单位也进行绩效考核。简化申请手续,制作申请表格及资料模板,减轻业主委员会成立的工作量,也让文化水平不高但又乐于参与小区公益事务的业主积极参与进来。
推广全民阅读营造良好氛围
◎ 提案人:民革阳江市基层委员会
案由:近年来,我市开展全民阅读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仍然缺少相关普惠性政策、阅读资源和专业人才队伍,存在影响力较小、针对性不强、惠及面较窄、城乡差距明显等问题。
建议:出台相应条例法规和工作方案,在资金上、政策上给予支持;建设示范书屋、24小时城市书房等公益阅读设施,在公共服务空间增加阅读服务功能;引进品牌书店,支持实体书店参与组织阅读推广活动;举办惠民书展,打造读书论坛、文化讲堂等阅读活动品牌。
成立专业阅读推广人才队伍,开展人才培训,评选优秀领读者,定期下基层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推广儿童分级阅读,开设校园阅读辅导课程,培养新一代阅读人群;推动各级公共图书馆建设无障碍通道,设置残疾人阅读专席,为阅读障碍者提供盲文出版物、大字出版物、有声读物等,保障特殊群体阅读权益;举办中老年读书会,开展针对老年人的知识讲座和文化养老活动,满足老年人阅读文化需求。
为乡村振兴培养高素质农民
◎ 提案人:民革阳江市基层委员会
案由:我市农村存在人口空心化、老龄化,农村人才短缺,新型职业农民力量薄弱等问题,鼓励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激活农村发展内生动力,都需要壮大新型职业农民力量。
建议:分批分类对不同农民群体进行培训,形成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根据农民意愿,开展“自选式”培训,请“土专家”、当地致富能手和农村合作社带头人当老师,同时鼓励农民利用网络学习平台提高技术能力,提高技术培训效能。培育一批既懂专业技术知识,又懂政策的“土专家”“田秀才”,帮助农民做好前景分析,解决长期困扰农民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引导农民树立风险意识和前瞻意识。
围绕农民就业创业需求,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与技能培训,建设产教融合基地,加大涉农职业院校、涉农学科专业建设力度,为培养新型高素质农民提供专业平台;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积极组织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班、政策解读班,培养高素质农民,为乡村振兴提供高质量人才支撑。
做实扶贫产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 提案人:致公党阳江市委员会
案由: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阳江大力推进产业扶贫,但依然存在产业扶贫项目定位不够精准、类别不够全面、带动发展不够平衡、联动机制不够健全、产业融合层次不深等问题。
建议:科学谋划产业,明确工作思路,谋划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结合贫困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探索新产业扶贫模式,推进“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聚焦问题短板,破解困难问题,将高收益项目剩余收益资金结合国家乡村振兴政策,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不足部分利用专项资金进行补充。
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激活资源要素,引导乡贤能人及社会力量参与乡村建设,采取流转贫困户土地入股、贫困户小额信贷资金入股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模式;努力壮大集体经济,鼓励成立集体股份经营公司,探索聘请职业经理人机制;聚力破解发展难题,补齐基础短板,从政策、措施、市场等方面指导贫困村破解发展难题;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因地制宜建设“四小园”美化乡村
◎ 提案人:敖锦清
案由:我市以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四小园”建设为抓手,盘活闲置清拆的土地,打造一批美丽宜居乡村片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部分村头巷尾、房前屋后仍存在着许多闲置土地,影响村容环境,不利于阳江巩卫工作的开展。
建议:提高思想认识,坚持规划引领,发挥主管部门的职能和作用,出台推进建设“四小园”有关指导性文件或实施方案;多措并举,提供资金保障支持,建立“四小园”等小生态板块建设奖补机制,定期开展评比活动,对建设质量较好的奖励补助经费。同时拓宽“四小园”等小生态板块建设投资渠道,引导企业、群众等出资建设。
以点带面,充分利用资源打造“四小园”,坚持示范带动,梯次创建。坚持资源集约节约,充分利用农村危旧废弃房改造、拆除等产生的建筑废料搭建“四小园”。坚持党员干部带头,群众积极参与,以乡风文明为引导,提质农村“四小园”;大力开展宣传引导,凝聚各方力量,通过报纸、电视等方式大力开展“四小园”建设宣传引导。
在市儿童公园门前路口设人行道信号灯
◎ 提案人:吴耀祥
案由:市区新江北路东西走向,是市区主干道,这里道路复杂,往来车辆较多,加上南有市青少年宫、市美术馆等10多个文化场馆,北有文化一条街以及金融机构,每天在上述场所活动的人数多,特别是节假日,青少年的各种大型活动也在此举行。但是目前市儿童公园连接市青少年宫的人行道没有设置交通安全信号灯,多年以来,大小车祸时有发生,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较大损失。
建议:2021年8月31日,我市首个“感应式行人过街系统”亮相市东风三路鸳鸯湖公园路段,行人过马路可手控红绿灯。这一路口智能系统的使用,为下一步在全市进行推广提供了示范。许多市民建议参考这个做法,在儿童公园过市青少年宫的路口设置人行道信号灯及监控设备。建议市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落实为群众办实事,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角度出发,尽快将此建议纳入规划并组织实施。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