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居家养老有圈子,社区养老有乐子
居家、小区、社区“三连”构建养老服务
来源:阳江新闻网 作者:​林可欣 王雄基 时间:2022-01-06 09:43 【字体: 】 浏览量:-

  编者按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2020年底,我市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共有48.7万人,占户籍总人口数的16.1%,比2015年年底增加5.6万人。面对不断加深的老龄化趋势,如何加快步伐赶在前头构建完整的养老服务体系,是建设幸福阳江的民生之重。

  2021年11月下旬,我市印发《阳江市加快推进养老服务发展实施方案》,立下我市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时间表。我市养老服务发展如何?这些方案的深入实施将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今天起,本报推出《探寻我市养老服务发展》系列报道,对标《方案》细分的38项任务,探寻我市养老体系的现状和蓝图。

  老人都选择什么方式养老?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2021年公布数据显示,老人养老呈现“9073”的格局:90%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7%的老年人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的老人入住机构养老。绝大多数老人选择围绕家庭和社区,度过自己的晚年。

  针对“9073”的养老格局,我市正逐步试点铺开居家和社区相结合的养老模式。入户改造特困老人居家环境、依托小区和社区打造养老服务中心……在未来,小区、社区将出现更多的老人活动场所。老人有自己的“地盘”构建自己的朋友圈,社工、护理员也将依托这些场所为老人提供照料、护理等服务。


  居家

  适老化改造走进特困老人家庭

  67岁的特困老人敖大双家住江城区岗列街道龙涛村,虽然患有脑梗和高血压行动不便,敖大双家中依旧保持着干净整洁。原来,秉承着长兄为父的信念,敖大双弟弟承担起了照料老人的工作,十年如一日帮敖大双买药看病和准备三餐。

  然而,一天的日子里敖大双总得有独居的时候,洗澡会不会摔跤?出门会不会被绊倒?一直是敖大双弟弟担心的事。2021年7月,我市居家适老化改造政策的出台解除了敖大双弟弟的担忧。2000元的适老化改造资金,给敖大双家里的厕所安装上了防滑扶手,破旧的木门换成不锈钢拉闸,去除了容易绊脚的门槛。

  同村的特困老人聂杰毛也享受了这项福利,在厕所安装了扶手。“房间墙壁的抹平和刷粉都是政府出钱搞的。”对自己享受的照顾,聂杰毛念念不忘。岗列街道大丆村的特困老人陈木伙,则选择用这笔钱安装了定位手表防止走失。

  目前,居家适老化改造正在我市各地陆续试点推行。截至2021年底,全市完成特困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240户。老人可在防滑处理、高差处理、安装床边护栏等7项基础项目及其余23项自费的改造项目中,自主选择需要的项目。江城区民政局提供的50户试点改造数据显示,大多数老人选择在厕所、浴室加装扶手和平整地面,部分患有痴呆的老人加装定位手环,也有半失能老人选择加装护理床。

  不过,这项免费的改造项目并没有想象中容易推行。江城区民政局工作人员介绍,不少老人因为不喜欢家里出现新事物,或者家具被挪动而拒绝改造。居家适老化改造的推广,还需“说服”老人的念旧心理。2022年,我市预计有868户特困老人家庭接受居家适老化改造。


  小区

  标配养老中心构建老人朋友圈

  老人居家环境改造有了政策的补贴,走出家门,老人更需要的是左邻右里的陪伴和义工志愿者的关心。一个专门提供给老人的活动场所,对老人出门活动和构建生活圈子尤为重要。

  2021年12月初,我市首个小区老人活动中心落户江城区德信华城小区。在德信华城小区16栋和22栋的1楼架空层,新设立的老人活动中心占地面积达1600平方米,棋牌室、健身室、书画室、阅览室、桌球室一应俱全,为小区314名老人提供日间照料、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精神关爱等服务。

  老人活动中心开放以来,每天都吸引了近百名老人前来休闲娱乐,喜欢打乒乓球的张大爷是其中一员。“这个地方原本是闲置的场所,改造后增加了健身设施,也有专人负责打扫卫生。” 张大爷说,现在老人可以聚在一起切磋球技,他的日子也过得更加充实。

  “白天子女去上班,老人独自在家,心里免不了孤寂。”德信华城小区一名住户对成立老人活动中心表示欢迎,认为老人活动中心让子女更加省心。德信华城小区物业工作人员介绍,此前老人分散在各栋楼下活动,活动中心成立后,老人活动显得更加热闹,也更容易相互找到玩伴。目前,德信华城小区的老人活动中心暂由物业和社区共同管理,他们正面对中心产生的噪声和设施盗失等管理问题。

  除德信华城小区外,江城区中集国际城小区、金湖翡翠小区也正陆续筹建类似的老人活动中心。市民政局社会福利科工作人员叶其连介绍,未来凡新建住宅小区要按每百户不低于20平方米的标准配套建设养老服务场所,并在规划设计条件中予以明确。而对早已入住的小区来说,设计规划的空缺和相关设施配备成本不菲,限制了养老服务设施在这些小区的快速铺开。


  社区

  老人“驿站”担起日间托老功能

  在老人较为集中的老城区,镇(街道)综合养老活动中心像是设立在老人家门口的“驿站”,担起了日间托老功能。作为我市最为活跃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江城区南恩街道综合养老活动中心为辖区12600名60岁以上老人提供活动场所。

  2021年12月26日上午9时许,20名老人挥舞着彩扇,在活动中心院子的舞台上跳起了广场舞。“白天总要来这里‘报到’,跳跳舞,有时候还会写写书法,和邻居们聊会天,再回家做饭,这比在家坐着整天看电视开心多了。”对退休后的社区养老生活,68岁的张阿姨用“充实”两字予以评价。

  这个占地面积约2400平方米的活动中心设置了文体娱乐室、谈心室、曲艺室、书法室等功能区,解决老人日间照料、康复护理、文化娱乐、心理疏导等需求。除此之外,这里也是社工和护理员给老人提供服务的“大本营”。自2014年开放以来,市民政局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京师社会工作中心对活动中心进行日常管理,为社区老人提供服务。

  2021年12月21日是冬至,京师社工中心组织社区的老党员们联合志愿者在活动中心举办活动,并带着热气腾腾的咸圆子上门探望社区特困老人。京师社工中心负责人冯源介绍,依托活动中心构建的老人圈子,社工会定期举办老人游园及长者茶话会,逢春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还会开展送温暖活动。除南恩街道外,阳春市合水镇合南社区的老人活动中心也引进了社工,为老人提供心理疏导等服务。

  南恩街道的居家养老活动中心是我市未来社区居家养老的一个缩影。根据市民政局印发的《阳江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置设备指引》,我市每一个镇(街道)将至少建设一个综合养老中心,每条村(社区)至少设置一个综合养老服务站点,这些中心和站点还将视当地条件开拓上门服务、助餐配餐等服务。目前,江城区已有南恩、城南、城北、城西、白沙5个街道建成了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城东、岗列和中洲街道则正选址筹建中。

相关文件: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