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发布,提出增强阳江沿海经济带战略支点功能
推进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基地建设
来源:阳江新闻网 作者:​费先霞 时间:2021-12-16 09:25 【字体: 】 浏览量:-

  近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作为指导“十四五”时期广东海洋经济发展的专项规划,规划范围包括广东省全部海域和广州、深圳、珠海、汕头、佛山、惠州、汕尾、东莞、中山、江门、阳江 、湛江、茂名、潮州、揭阳15个市所属陆域。规划期为2021至2025年,展望到2035年。

  值得注意的是,规划多处提到阳江,提出加快建设东西两翼海洋经济发展极,增强阳江沿海经济带战略支点功能,重点推进阳江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基地建设。

  大海陵湾区定位为沿海临港工业、港口物流、先进装备制造业等基地

  规划提到,全面提升 “六湾区一半岛” 开发利用和整体保护水平,统筹陆海资源开发、产业布局、通道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陆域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转身向海下海和海洋资源产品上岸。

  “六湾区一半岛”就包括大海陵湾区,陆域涉及阳江、茂名2市,由北津港、海陵湾、沙扒港、博贺港、水东湾、海陵岛及附近其他岛屿共同组成。定位为广东沿海临港工业基地、港口物流基地、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滨海旅游和海洋文化基地,南海能源新通道。

  规划还提到,加强“五岛群”保护利用,实施分区、分类、精细化管理,开展海岛保护与开发综合试验。其中,粤西岛群作为五大海岛群之一,含南鹏列岛区、 阳江沿岸岛区、茂名沿岸岛区、吴川沿岸岛区、湛江湾岛区、新寮岛区、外罗港-安铺港沿岸岛区7个岛区,重点发展现代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

  推动海上风电产业集群发展,打造阳江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基地

  规划提到,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打造海上风电产业集群。支持海洋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推动海上风电项目开发与海洋牧场、海上制氢、观光旅游、海洋综合试验场等相结合,力争到2025年底累计建成投产装机容量达到1800万千瓦;推动海上风电产业集群发展,加快建设阳江、粤东海上风电产业基地,力争到2025年全省风电整机制造年产能达到900台(套)。

  提前谋划海上风电运维产业发展,重点在阳江、揭阳、汕尾等地布局建设海上运维基地。建设粤西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推动阳江、湛江海域海上风电项目规模化集中规划、连片开发,打造阳江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基地,加快推进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省实验室阳江分中心建设。

  打造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重点推进广州龙穴、 深圳蛇口、珠海高栏港和湛江、阳江、汕尾等地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建设。

  发展海陵岛特色海岛旅游目的地,引导建设阳江深海网箱产业集聚区

  规划提到,打造海洋旅游产业集群,加快“海洋-海岛-海岸”旅游立体开发,形成产值超千亿元的海洋旅游产业集群,建设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滨海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其中,海岛旅游方面,重点发展珠海横琴岛、江门川山群岛、汕头南澳岛、阳江海陵岛等特色海岛旅游目的地。滨海旅游方面,重点发展深圳西涌、大小梅沙,珠海金海滩,阳江大角湾,湛江金沙湾等黄金海岸旅游。

  规划还提到,打造现代海洋渔业产业集群,高质量建设“粤海粮仓”。推广重力式深水网箱、桁架类大型网箱、船型类大型养殖装备三类深远海智能养殖模式,探索“深远海养殖+风电”“深远海养殖+休闲海钓”“深远海养殖+运输加工”三类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引导建设湛江、阳江和江门等深海网箱产业集聚区。

  大力发展海产品精深加工,打造特色水产品精深加工集群,在湛江、茂名、阳江等地建设一批高水平水产品精深加工园区。建设饶平、南澳岛、珠海、江门、阳东、海陵岛-阳西、茂名、湛江湾、雷州和徐闻等17个渔港经济区。

相关文件: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