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屯村位于阳江市阳东区田畔圩南侧,建村四百多年,明清时隶属于北惯二啚,民国时属阳江县第三区第四保。历屯村左靠田畔河,右傍屋背岗,前临岗脊坪,后枕地塘岗,四周绿树成荫,山明水秀,生态优美。这个暑期,我带领学生团队到这里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领略了这里的人文气息,欣赏了这里的美丽风光。
环溪庄公祠
历屯村大部分为庄姓居民,村内建有环溪庄公祠,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2014年修缮后重新开放。公祠为三进式庙堂,占地近2000平方米,是阳东县(现阳东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环溪庄公祠大门是两扇高大的朱漆菠萝木大门,上方镌刻着“环溪庄公祠”五个遒劲的蓝底楷体大字。左右一副对联:“系溯漆园宗支蕃衍,派传天水祖漛流长”。跨进大门,是一道做工精致、雕刻着寿字图案的高大木屏风。跨过屏门,穿过天井,便是雕梁画栋的大享殿。大享殿前后六米,横过三间,六根高大的花岗岩石柱上架着山梁,顶着大水桶般粗的三根朱漆栋梁,构成一个木石结构的雄伟大厅。大厅上方,正中悬挂着清朝乾隆四年乙未科状元庄有恭的“状元”朱漆匾牌,左右两边配以“敕封”和“敕赠”武略骑尉两个匾牌。大享殿与两边的厢房走廊及前楼,以大天井为中心,又自成体系组成一个大四合院,通过耳门走廊,可以通往公祠的各个房室。整座建筑结构严谨,做工精致。
庄子庄
环溪庄公祠南侧建有阳江庄子文化推广中心,又称庄子庄,该中心主要由香港庄子文化研究会和阳江市庄子文化研究会捐资兴建,中心原为历屯村旧碾米房,经过翻新改造,昔日旧碾米房变成一个文化中心。中心占地500多平方米,收藏有不同版本的《庄子》书籍和与庄子文化相关的书画、文物、艺术品,悬挂着包括张之洞、任伯年、林则徐等先贤名人的书法匾额。
庄子庄建成后成为当地一个文化“打卡点”,每逢周末或节假日,游客会结伴或组织到该中心开展文化体育活动,活跃了乡村文化氛围。
凤凰树
在环溪庄公祠的北侧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凤凰树。一花一天地,盛夏,是凤凰花开得最漂亮的时候,好像把她的全部生命力都展示给我们看。花是橙红色的,从远处看,就像一团团熊熊大火在燃烧,又像无数只美丽的小凤凰,风一吹,一只只小凤凰就像站在树枝上翩翩起舞。那红彤彤的凤凰花瓣随风飘下,撒满地面,像是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凤凰花如灿烂的云霞,似绚丽的礼花,那浓烈的美倾国倾城,摄人心魄。每年花期都有大量摄影爱好者慕名前来拍摄,拍摄的作品一度被“学习强国”等知名APP采用。
旧村落
从空中航拍看出,历屯村的旧村落统一规划,巷道平行笔直,房舍整齐。村里的老人向我们介绍,清末民国初,匪患猖獗,许多村庄均遭洗劫,历屯村开有三个大闸门,分别是村前的大闸,村北的北闸,村西的西闸,此外还有一小闸通永安村。每处闸门配有铁闸岗楼。村庄转角处还建有更楼,组成交叉的火力网点,加上村前的水塘这个天然屏障,整个村庄构成了预防匪患的布局,易守难攻。由于年代久远,这些防盗匪的闸门、更楼只剩下遗址。
放繁花灯炮是该村自清代延续至今的一项民俗活动。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晚上,庄姓居民凡上一年有新生男丁的家庭都要在旧村落广场上燃放添灯(添丁)的大红鞭炮和烟花,当地人称之为繁花灯炮。每到这个时候,旧村里总是洋溢着难得的喜庆和热闹,气氛热烈祥和。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