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大八镇革命烈士纪念碑
革命精神昭日月 烈士忠魂万古存
来源:阳江新闻网 作者:曾宇萍 时间:2021-05-21 10:05 【字体: 】 浏览量:-

  在阳东区大八镇大八圩郊外的鸡仔山上,一座庄严肃穆的革命烈士纪念碑高高耸立在苍松翠柏之间,前来敬献鲜花的人们步履放轻,不敢惊扰烈士英魂。抗日战争至解放战争时期,大八一带的革命活动非常活跃,革命志士们赴汤蹈火、视死如归,与敌人展开顽强斗争。

  纪念碑墙上,镌刻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第二支队第六团含江北区(塘坪、大八)武工大队26位革命先烈的英名。他们牺牲的时候,最大的不过38岁,最小的仅13岁。

  5月8日,在大八镇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大八镇中心小学退休校长梁起健向记者讲述了当年那段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岁月。

  4名在战斗中牺牲的战士不到15岁

  在纪念碑所铭刻的26位英烈里面,有6位外县无名烈士。其中,4位小战士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他们于1945年3月在随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进攻大八圩时牺牲,年纪都在13至15岁之间,除此之外,再没留下任何身份信息。

  1945年1月下旬,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采取坚持内线与挺出外线相结合的斗争方针,由部队领导机关率主力第一团,跳出国民党军的包围圈,加紧向西发展,进入新兴、恩平、两阳(阳江、阳春)等县开辟新的抗日游击活动区。

  1945年3月13日,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进抵阳江县境后,司令部派出一团和司令部警卫连“雄狮队”攻打大八圩国民党顽军的据点。我军攻入敌军营房,敌军退守炮楼顽抗,激战竟日。但由于我军长途行军、疲劳作战,缺乏攻坚武器,且大八地下党骨干林昌铿、李宗禄、麦祖业相继被捕,长时间筹建的大八地区游击据点未获成功,致使我军进入大八后,得不到党组织和当地游击队的接应。最后,我军选择主动撤出。

  据梁起健讲述,当时,国民党顽军的九区联防部设立在大八圩,门口有两棵大榕树,树下有片大草坪,每到圩日不少群众就会挑着谷物来到草坪上做买卖,十分热闹。出于战争形势的需要,1945年3月中上旬,抗日解放军派出战士准备偷袭九区联防部。

  行动当天清晨5点多,战士们佯装成买卖谷物的商贩和群众,悄悄靠近九区联防部,意图在敌军睡觉时一举攻破。当时的九区联防部是三进院式结构,战士们在打晕了敌军的哨兵后,进入到一进院的办公处,并迅速控制住了敌人。却不料睡在二进院厢房里的一名敌军士兵刚好起床上厕所,发现了我军战士的行踪。我军随即与敌军展开激烈的对抗,经过2小时鏖战,由于我军武器装备和兵力都处于劣势,最后选择撤退。4名小战士和另外2名外县士兵,以及来自塘坪石坑村的缪修荣,都在这场战斗中光荣牺牲了。

  英勇善战粉碎国民党顽军“清剿”

  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撤离大八后,经珠环、太洞进入阳春轮水、先农。1945年3月18日,在先农乡七星岭击溃国民党阳春当局纠集的县自卫队、联防队的进攻后,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第六团宣布成立。从此,两阳人民有了抗日的武装队伍。1945年8月,六团和活动于漠南的独立团合并到一团,奉命集中于恩平朗底进行正规的军事训练。10月,国民党军包围朗底,粤中人民解放军分路突围后,原属六团(含独立团)的部队回到两阳山区分散隐蔽活动,后大部分复员。

  1948年6月,中共广南分委、广南军分委恢复六团建制,全衔为“广东人民解放军广阳支队第六团”。1948年12月,中共粤中分委、粤中军分委对六团和春北独立大队进行整编,撤销春北独立大队番号,合并为六团。1949年8月1日,六团番号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第二支队第六团”。

  解放战争时期,英勇善战的六团战士们多次粉碎国民党军的“围剿”计划,也在大八的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1948年10月初,国民党阳江县警两个中队160多人,进驻平天顶要隘设营驻守,平天顶地属阳江县珠环乡,海拔460多米,处在珠环与太洞、阳春蟠龙和恩平清湾之中,是原阳江、阳春、恩平3县交通枢纽。国民党意在钳制恩平与两阳交通咽喉,截击3县武工队和交通人员,阻断广阳支队司令部与两阳部队的联系,为害极大。

  两阳党组织根据上级指示,决定拔除平天顶据点。1948年10月中旬,六团大八区队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采取骚扰战术,派武工队战士夜袭敌哨,烧了平天顶敌军的哨栅。敌军十分顽固,将哨栅重新修复。10月底,六团主力连队开进珠环与区队会合,集中250多人的兵力,分四路围攻敌军据点,激战一天。这场战斗中,我军击毙敌军排长1人,伤敌3人。敌军龟缩于碉堡,凭险固守。我军改变战术,白天黑夜连续袭扰,迫使敌军撤回大八圩。

  1949年8月13日,国民党阳江县保安二营营长敖敏超率领一个连队80多人进入珠环山区片设防。敖敏超以珠环村前更楼为指挥部,分别设立蒲头蛤、平天顶两处制高点为瞭望哨所,日夜派兵防守,妄图剿灭活动于珠环山区片的游击队。同时还大搞五户联保,悬赏举报游击队活动去向的人员,搞得山区片各村民提心吊胆。

  为此,活动在珠环这一带的游击队领导苏官保、岑伙生、周富等,下决心拔掉敖敏超这颗“毒牙”。1949年8月22日夜,苏官保、岑伙生等带领 18 名游击队安排设伏位置,并挑出8 名年轻队员作突击手,悄悄向蒲头蛤哨所逼近。被哨所出来上厕所的一敌军发现后,8 名队员分散行动,从三面夹击哨所,同时,三米外的伏军开火掩护。蒲头蛤哨所敌兵以猛烈炮火压制。天亮后,敖敏超率领所有兵员向蒲头蛤哨所增援。战斗直到当天下午6时左右,粤中纵队第二支队第六团副团长陈庚率一个连和大八区队近百人由石梯进入珠环,分两路夹击敖敏超部,敖见势不妙,在夜晚8 时左右,慌忙撤兵。

  据记载,解放战争时期,六团俘敌261人,毙敌55人,伤敌46人,缴各种枪支617支,掷弹筒1支,手榴弹404枚,子弹一大批,摧毁敌乡政权据点25个,开仓分粮2150多担,为阳江革命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们高唱《国际歌》

  视死如归赴刑场

  在艰苦卓绝的斗争岁月里,不少六团和武工队战士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遭遇敌军“围剿”。但即便是在最后的关头,他们依旧英勇不屈,始终保持着坚定的革命信仰。

  1948年11月23日,六团大八区队的大八武工队驻扎在太洞牛角村牛角垌,不料遭告密,被国民党阳江县警第二中队和珠环自卫队共200多人“围剿”。中共漠东县工委江北区委委员兼大八区队指导员梁僚临危不惧,果断组织反击,奋力突围。由于寡不敌众,24日凌晨突围时梁僚英勇牺牲。据记载,梁僚为新兴县人,大学文化,牺牲前提任新兴县委书记,年仅22岁。战斗结束后,为了震慑我方将士,敌军还残忍地将梁僚的首级砍下在大八圩示众。此次“围剿”,敌军共捕去群众8人,抢占群众耕牛10多头。

  1949年9月5日,中共阳春县委下属江北区委委员钟景宏带领6名武工队员在塘坪乡漠阳江沿岸的旱地村、赤岗村一带进行收税工作,当晚返回赤岗村分散住宿,不料遭驻扎在大八圩的阳江县保安二营营长敖敏超率领的部队,以及大八联防队共300多人“围剿”。钟景宏、林东(林冬)、黎道雄、陈世伦、欧华贵、梁容6人被捕。此外,敌人还逮捕了40多名农民。

  次日,陈世伦、欧华贵、梁容在大八圩被杀害。钟景宏、林东、黎道雄3人被押至阳江县城县府监狱关押。3人在狱中饱受酷刑,但坚贞不屈,与敌人进行了顽强斗争,最后于9月6日被国民党杀害于城郊。在赴刑场时,他们沿街高唱《国际歌》,高呼:“打倒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中国共产党万岁!”

  建立革命烈士纪念碑

  铭记历史传承红色精神

  为纪念在大八一带从事革命活动而牺牲的革命烈士,1972年,当地在大八圩附近的猛鸡山上建立革命烈士纪念碑,安葬部分烈士骸骨。1999年因扩建大八至雷冈公路,革命烈士纪念碑被迁至吉水鸡仔山上。

  纪念碑占地面积73.9平方米,全碑高8.5米。碑身正面直行书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碑顶有一颗红色五角星。后面依次建有碑墙和烈士墓室,碑墙上镌刻着26位革命烈士的英名,并有“烈士英风千秋景仰 陵园浩气万古长存” 对联一副,以及歌颂烈士的七律一首:“矗立丰碑焕彩新,陵园壮丽慰忠魂。哀思先烈流鲜血,纪念英雄勇献身。革命精神昭日月,浩然正气贯乾坤。丰功伟绩留青史,继往开来充后人。”

  2011年1月,大八镇革命烈士纪念碑被阳东县政府公布为阳东县文物保护单位。每年,大八镇委镇政府都会组织干部群众和广大师生到此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并对纪念碑及四周进行日常维护。

  采访感言

  革命薪火永相传

  吾辈奋斗正当时

  5月8日的大八镇,晴空万里,阳光洒在革命烈士纪念碑旁边的松柏上,一切都是那么的宁静平和。70多年风云变幻,走过山河破碎、枪林弹雨的日子,终究山河无恙,人民安康,先辈们不惜付出生命去追求的理想,正成为书写在中华大地上的现实。

  13至15岁、20岁、22岁……大八镇革命烈士纪念碑镌刻铭记的这26位烈士,没有太多生平事迹留存下来,但看着他们牺牲时的年纪,记者却想起了“青年者,国之魂也”这句话。面对山河破碎、积贫积弱的中国,他们怀抱着崇高的理想,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里,舍生忘死投身革命。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正是因为有数不清的有志青年挺身而出、舍生取义,才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也正是因为有一代代青年的接续奋斗,中国才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传到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也当传承好先烈们的遗志,心怀崇高理想,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作出我们这代人应有的贡献。

相关文件: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