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描画卷 全力打造幸福宜居之城
来源:阳江新闻网 作者:林显军 谭文强 梁文栋 时间:2021-01-28 09:26 【字体: 】 浏览量:-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美丽乡村绽放新颜。2020年,我市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加快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城市,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城市添绿提质更文明——我市持续推进城市功能品质的提升,再添一批城市生态公园、道路、河道景观,不断补齐市政设施工作短板,一批市政道路相继动工和完工,以创文为契机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和环境品质,市民幸福感满满。

  乡土沃野旧貌换新颜——我市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先手棋”,乡村环境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优美整洁的乡村成为人们安居乐业和寻找乡愁的地方。

  城乡建设工作再添多项荣誉——我市是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连续五届获授“全国双拥模范城”,正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2020年11月又获中国“幸福宜居之城”称号。在全省“乡村振兴大擂台”竞赛活动中,我市参赛村捧回5个奖项。在第二届“广东十大美丽乡村”系列评选活动中,我市又获得4个奖项。

  

  1

  天蓝水清地美,群众生态幸福感更浓

  绿色,是阳江人幸福生活的鲜亮底色。空气质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地级以上市优秀行列,母亲河漠阳江常年保持在二类以上的水质,“阳江蓝”成为市民引以为荣的城市名片。

  2020年,阳江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群众生态幸福感更浓。近日,省生态环境厅向市生态环境局发来表扬信,表扬我市生态环境工作者咬定目标、迎难而上,推动治污工作取得实实在在成效,为全市人民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也为全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了积极贡献。

  滨海新区的居民就是一个例证。景观河新阳河经过清淤和水体整治后,水流清澈,鱼翔浅底,成为散步的好去处。附近的居民说,现在家门口的环境好了,心也敞亮了。

  自印发黑臭水体攻坚战实施方案后,我市全力以赴对城市建成区13条黑臭水体进行了集中整治。记者近日从市住建部门了解到,我市黑臭水体治理的目标已经全部完成,整治成效明显。

  2020年以来,我市各地各部门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扎实推进水、大气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环保督察反馈整改等硬性任务,加快补齐环保基础设施短板,不折不扣完成了省下达的“十三五”生态环境考核目标。

  2020年,我市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提升,全年优良天数351天,是全省空气质量改善最大的六个地市之一。5个地表水省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为100%,是全省水质获得明显改善的地市之一。土壤环境稳中向好,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安全风险低。

  

  2

  巩卫创森,市民生活环境更舒适

  城市继续添绿增彩。推门见绿,出门有园,一直是阳江市民引以为豪的一件事情。2020年,阳江又新建和提升了一批城市生态公园、道路、河道景观,建成了一条条绿道和碧道。

  市创森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阳江已全部达到国家森林城市40项指标,森林总量不断增加,布局渐趋合理,“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林水相依、林居相依”的魅力阳江正在加速形成。

  市容环境品质进一步提升。我市聚焦精细化管理工作,加强创文巩卫工作,创建一批“城市管理示范道路”“城市管理示范社区”,以点带面,推动了市容环境品质提升。通过推进市容环境综合治理,进一步提升街景品位,助力市民绿色出行、文明交通。

  城市扩容提质步伐加快。2020年,康泰北路、中洲大道、发财路等10条新建或改扩建市政道路建成通车,一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快建设,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得到了明显改善。

  2020年,我市持续掀起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热潮,以创文为契机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完善了一批城市硬件基础设施,整治了一批城市管理突出问题,阳江城市品位得到显著提升,群众的生活环境更加舒适。

  

  3

  村旅融合,乡村振兴增添新动能

  每逢周末,春湾镇自由村高村自然村的停车位就满满当当的。这里的青山绿水、古树古栈道、田园花海和采摘园,吸引了市内外的游客。

  建设新农村示范村后,高村自然村一改落后面貌,基础设施的完善为发展旅游打下了基础。旅游公司与村集体经济组织签下了协议,承包村里的土地,打造花海景观和采摘园,“乡村游+农家乐”的业态逐步成型。

  人气带来了财气。现在,不少村民也在家门口支起了小摊开起了小店,出售特色小吃和农家产品,吃上了“旅游饭”,收入比得上过去外出打工。

  乡村旅游的发展,还盘活了村里的资源。高村第一支部书记高杏芬告诉记者,外出打工的村民现在把田地租赁给旅游公司,每亩可以领到800元的年租金。而村里的旧房屋修缮后用于旅游公司办公,还打算开发民宿群。土地和旧房盘活了,村民也多了一份收入。

  “十三五”时期,我市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把乡土风貌、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旅游需求有机结合,为乡村经济提供了新的增长点,带动了农民增收,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乡村旅游成为阳江旅游的新亮点。在2020年,东平镇大澳渔村成功申报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江城区埠场村、阳东区雅韶十八座古村等4个村成功申报第二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江城区那蓬村成功申报广东文化旅游名村,阳春岗美乡村游、海陵滨海生态休闲游、阳西双鱼城乡村文化游等入选广东省第二批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4

  内外兼修,乡村“颜值”“气质”双提升

  走进关山月大师的故里——江城区那蓬村,仿佛丹青泼染的田园风光徐徐展开。水泥道路通往村里的每个角落,充满稻香的木栈道穿过美丽整洁的田园,乡舍壁画目不暇接,错落的屋舍和古树、河流交相辉映。

  这么一个景色优美、人文荟萃的乡村,很难想象,它曾经是一个省定贫困村。曾经的那蓬村垃圾堆积、污水横流,年轻的村民纷纷外迁,大多时候不愿回村里。

  变化因省定贫困村创建新农村示范村发生。党总支书记关仕谦说,有了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后,村民对建设生态宜居家园有了信心,自愿投资投劳,把累积的垃圾、淤泥清理干净,自愿拆除了破旧棚舍和危房,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基础。

  如今,那蓬村不仅面子美,里子也实。全村实现了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全覆盖,每个自然村都配备了公厕。长效管护机制也逐渐建立,每个村组都配备了保洁员,公厕有专职人员清理。

  那蓬村的变化是我市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缩影。“十三五”时期,全市710个行政村全部完成了“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村道硬底化。全市农村建立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村庄保洁员配备实现全覆盖。“厕所革命”解决了民生难题,全市累计新建或改造农村公厕1679座,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100%。

  

  数说阳江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全市710个行政村全部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

  ●88个省定贫困村创建新农村示范村成效显著

  ●全市新建或改造农村公厕1679座,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100%

  ●推进建设4个省级新农村示范片,连线连片打造15条精品旅游线路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国家森林城市40项指标体系全部达标

  ●推动完成79处公园绿地建设

  ●完成水岸绿化美化452.19公里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2020年我市大气环境质量全年优良天数351天,是全省空气质量改善最大的六个地市之一

  ●5个地表水省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为100%

  ●土壤环境稳中向好,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安全风险低

  

  阳江样板

  获“幸福宜居之城”国字号荣誉

  2020中国幸福城市论坛在杭州举行,揭晓2020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单。阳江荣膺全国“幸福宜居之城”称号,又捧回一张闪亮的国字号招牌。

  由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与瞭望智库主办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推选活动,是目前中国极具影响力和公信力的城市调查推选活动。2020年调查推选活动以“人民城市,幸福小康”为主题,以城市精细治理、人民共建共享、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主线,对中国城市的幸福感进行调查,推介幸福城市的生动实践。

  在全省率先开展镇村同治

  阳江在全省率先提出“镇村同治”思路,从2018年起市财政投入3亿元,遴选15个镇纳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范围,同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目前市财政已安排了2.8亿元资金,14个镇已启动了镇区人居环境整治。

  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获省表扬

  近日,市生态环境局收到省生态环境厅发来的表扬信,表扬我市生态环境工作者咬定目标、迎难而上,推动治污工作取得实实在在成效,为全市人民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也为全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关文件: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