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 English |

我市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形成平台完善、激励有效、驱动持续、转化高效的发展新格局——科技赋能开新局 创新引领谱新篇
来源:阳江新闻网 作者:许晓峰 陈子玲 李向东 时间:2020-09-23 09:30 【字体: 】 浏览量:-
转载分享: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越是面临复杂形势、困难挑战,越要注重发挥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把科技创新作为化危机、育新机和应变局、开新局的关键之举,坚持向科技创新求突破、要效益。

  阳江因海而生、因海而兴。广袤的海面上,海上风机星星点点,数十米长的风机叶片随风转动,中广核南鹏岛、三峡沙扒首批海上风电机组并网发电,阳江海上风电产业初具规模,为广东打造“蓝色引擎”提供新动能。随着设备陆续进驻、安装、调试,两省实验室即将投入使用,破解产业发展难题……9月的阳江,收获满满,高新技术企业创新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加快、国家级孵化器实现“零”的突破等喜讯陆续传来,点燃了阳江人民干事创业的热情。

  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指出,要突出抓好创新驱动,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充分发挥重大平台对创新发展的载体和支撑作用,着力解决产业发展“卡脖子”难题。培育引进新型人才,探索建立重大项目与人才引进一体化运行模式,确保人才引得来、用得好、留得住。

  高位谋篇布局

  吹响创新发展号角

  9月初,一支长83.6米的风电叶片自江苏省跋涉2000公里,抵达位于阳江高新区的国家海上风电装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筹),准备检测。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国家级海上风电装备质检公共服务平台,该中心着眼于我国及全球海上风电发展需要,将建设整机实验室以及在役机组检验实验室,为国家风电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炼钢炉前铁水飞溅,迸发出激情的火花,广青热轧、宏旺冷轧一期、甬金冷轧一期、开宝不锈钢精加工首期项目等11个项目陆续建成投产。我市基本形成集冶炼、热轧、冷轧和深加工等关键环节的合金材料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具备了年产200万吨不锈钢、300万吨建筑用材、90万吨球墨铸铁产能,成为华南地区重要基础原材料生产基地。

  当前,阳江正全力打造千亿级合金材料产业集群、建设世界级风电产业基地,加快形成合金材料、海上风电全产业链。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创新发展“八大举措”等重点工作,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完善创新政策环境、推进省实验室建设、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汇聚高端科研力量,解决产业转型的难题,服务阳江、广东,辐射全国。

  创新引领发展

  高新企业纷纷落户园区

  伴随着机器人连续转动的手臂和一道道白亮电弧的闪现,3台设备正常运行,这是阳江市中乌巴顿技术研究院7月29日调试设备的场景。作为我市首家国际科技合作平台,该研究院填补了阳江国际科技合作创新载体及科技平台的空白。

  阳江市中乌巴顿技术研究院位于阳江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器各项指标已满足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标准,并于2019年12月获批升级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累计孵化企业百余家,为阳江高新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提供了有利条件。

  创建国家高新区是我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的具体举措,是实现省委“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打造沿海经济带重要战略支点的重要支撑,市委市政府将创建国家高新区作为工作重中之重抓好抓实。当前,风电装备整机及零部件制造企业纷纷落户,逐步形成风电装备制造全产业链。广青科技、青山镍业、翌川科技三大镍合金企业产能规模居华南地区首位,不锈钢热轧、冷轧、精炼及深加工等中下游产业领域不断发展,形成从基础原材料到五金刀剪制品的完整产业链条。依托阳江港着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统筹解决海上风电装备出运问题。

  2019年3月,科技部专家组到阳江高新区考察调研,并给予了充分肯定;同年4月,省科技厅与市政府联合发文向科技部提交整改方案,科技部将向国家相关部委发函征求意见后报国务院审批。此外,省级高新区申报工作有条不紊推进,阳春市、阳西县已组织材料向省政府提出申请,预计今年最少可通过1家。

  服务主导产业

  促进经济发展换挡提质

  数月前,黑龙江、湛江等地的企业向阳江发出求助信号,研究人员前往企业调研考察,并回到阳江开展研究,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这是阳江合金材料实验室为企业解决难题的又一成绩。阳江合金材料实验室和海上风电实验室两大省实验室落户阳江,书写了阳江科技创新的里程碑。两实验室总投资45亿元,邀请中国工程院王复明、周绪红、毛新平等数位院士加入,整合国内的科研创新团队,为未来解决广东乃至全国合金材料、海上风电“卡脖子”问题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6月18日,我市召开阳江海上风电实验室和合金材料实验室两大省实验室建设启动仪式,省实验室由前期筹备阶段转入到全面建设的新阶段,力争年底实现成果转化。两省实验室正积极申报省科技专项资金项目及科研项目,启动高端合金材料中试线等10多项课题研究。

  此外,我市建成了国家食品接触材料检测重点实验室、国家刀剪及日用金属工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2个国家级创新平台;设立全国唯一一家针对五金刀剪行业的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此外还集聚近50家省级及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

  汇聚人才力量 破解产业发展难题

  建设本科院校一直是阳江人民的梦想。阳江应用型本科院校首期新建的4栋楼建成封顶,加快了该校招生、教学的进程,预计明年9月,阳江人将实现在家门口读本科大学的梦想,享受华南理工大学优质教学资源。

  阳江合金材料实验室和海上风电实验坐落于阳江应用型本科院校。在阳江合金材料实验室,今年从北京科技大学毕业的两位博士郭福建、袁胜福忙于实验研究,做研究的同时也在不断积累,为明年的教学做准备。这是我市人才引进工作的创新之举,两位博士与本科院校签约,投身实验室建设的同时兼顾教学,实验室与大学实现人才共享。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结合服务阳江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布局的人才需求,阳江应用型本科院校将培养一批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与管理人才。该校按照“一产业一学院”的办学思路,首批设置了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与海洋技术学院、商学院5个学院,依托华工阳江研究院招收了20名硕士研究生,通过与两省实验室共建共享实训楼的模式,初步形成大学、省实验室和研究院“一体化建设、互为支撑”的格局,汇聚人才破解产业发展难题。

  完善创新创业环境 培育高新产业

  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接下来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完善创新链支撑产业链,切实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到高质量发展的整个进程和各个环节中。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细胞”,激发其创新主体活力至关重要。市科技局将继续修订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促进企业加大科技投入,统筹、规范使用好省“大专项”和市科技专项资金,引导和带动企业等创新主体加大科技投入。继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将两省实验室纳入阳江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的总体规划,支持学校与实验室双聘双用高层次人才,推动教学、科研进一步结合。

  同时,推动阳江高新区成功创建国家高新区,打造沿海经济带创新发展的新引擎。抓好阳西、阳春创建省级高新区工作,今年至少要成功创建1家省级高新区。坚持高企数量扩张与质量提升并举,培育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家,年底全市高企数量突破100家。

  激励企业创新发展 攻关核心技术

  企业的潜力无限,职能部门作为服务机构,要引导企业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并向省级新型研发机构靠拢,带动五金刀剪产业升级及新兴产业发展。支持企业引进粤港澳大湾区高端创新资源,推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交流合作,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加强产学研创新平台的建设,大力支持央企、高校院所及有条件的企业在阳江设立研发机构。

  与此同时,继续争取财政资金支持,推动省实验室顺利运作,力争形成一批产业带动性强、技术自主可控、国内国际领跑的重大创新成果。不断完善市五金刀剪产业技术研究院和市高功率激光应用实验室建设,加快推进其开展关键技术研发,为我市风电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围绕市委、市政府打造超千亿级合金材料产业、世界级风电产业集群和加快五金刀剪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计划,结合省大专项任务清单,强化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建设,为阳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科技力量。

  我市科技创新平台数据(截至2020年8月)

111.jpg

  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家)

222.jpg

  “数说”亮点

  目前我市共有省级工程中心41家,市级工程中心175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4家,市级新型研发机构12家。省实验室2家,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1家,实际企业重点实验室8家,高新技术企业89家。全市孵化器5家,孵化面积达5.56万平方米,在孵企业168家;众创空间5家,孵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创新团队16家。

相关文件: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