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92岁阳西老兵李成回忆烽火岁月赞美和平年代
来源:阳江新闻网 作者:陈子玲 刘倩仪 时间:2019-08-04 11:33 【字体: 】 浏览量:-

阳西县溪头镇双水村退伍老兵李成今年92岁了,依旧清晰地记得哪一天是党的生日、建军节和国庆等日子。“八一”建军节前夕,他从房间里拿出用纸包好的“宝贝”——4枚参战获得的勋章,将思绪带回到70多年前,战争年代的炮火声、战场上的滚滚硝烟又浮现在他的脑海里。李成与记者说起参战往事,不由感叹:“感谢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使我们今天过上了和平幸福的生活……”

穷苦农家孩子被抓壮丁加入国民党部队

李成1927年出生于溪头镇双水村的一个贫困家庭,他是家里的老大,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他只读了3个月的书,10多岁就给地主干活,种田、放牛、杂活等都要做。李成常常吃不饱穿不暖,还要遭受地主的毒打。村里像他这样的苦命孩子不少,他常常在想怎样才能从苦难中解脱出来。

1946年,国民党到处抓壮丁,作为家里的老大,19岁的李成被迫加入国民党的军队。在国民党军队中,军官贪污吃空饷,士兵无纪律,所到之处,鸡犬不宁。在这样的环境下,愧疚感暗暗在李成的心中萌生。

在一次战斗中,解放军俘虏了李成所在的国民党军编队,李成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严明、作风优良的解放军与纪律涣散的国民党军队形成了鲜明对比,彼时的李成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流血牺牲。“为人民的利益,死怕什么”,每一天,他身上充满了力量,希望在共产党的带领下,努力拼搏,实现自己的价值。

冒着枪林弹雨冲在战斗前线

1948年9月至次年3月,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爆发,李成所在的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15兵团全部投入到战争中。每一天,子弹从身边擦过,炮声在耳边轰鸣,面对敌人,他非但没有害怕,心中反而充满了浩然正气,每次上战场都冲在前面。

战争是残酷的。战场上,每天都有伤亡,还没来得及为战友牺牲难过,马上又要投入战斗。李成说,他不怕死,但是上一秒还与最好的战友说话,下一秒就看到战友遭敌人战机轰炸身亡,这些强烈地激发了他的斗志。战士们同仇敌忾,誓死保卫祖国,最终取得胜利,歼灭、俘虏敌人数十万人。

三大战役结束后,第四野战军南下,遭受到国民党军队飞机大炮的轰炸。万里跋涉,过山海关、强渡黄河……一年多的时间,李成和战友们用双腿走过了13个省份,相当于走了4次长征。回忆起往事,李成笑着告诉记者,有的时候吃不饱,就勒紧裤腰带,绝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跟着大部队前进,太困了撑不下去,就闭上一会眼睛。坐下休息的时候,李成和其他战士的脚上已经满是水泡。即便再苦再累,大家都咬紧牙关撑下去,不掉队。

随军南下作战勇立一等功

广州解放后,解放军乘胜追击,继续南下进逼海南。这是少有的海上作战,许多战士“水土不服”,我军准备好帆船、粮食等,预测好风向,准备夜晚作战。李成清楚地记得,1950年3月5日晚上8时,天空下起了大雨,海上雾蒙蒙的一片,战士们上船渡海,在航行中遇到7级大风,与风浪搏击数小时,差点翻船。上面有飞机轰炸、前方有敌人开枪,我军火力全开与敌人开战。李成告诉记者,他是队伍里面拿冲锋枪的,可以从枪声分辨敌人的位置,并根据枪声去走位。激烈的斗争中,李成左腿膝盖受伤,他忍着疼痛,与战友紧密配合,多次改变走位,躲在暗处朝敌人开枪。        

 

登陆海南岛后,解放军与当地游击队并肩作战,历时将近两个月,彻底解放海南岛。“当兵以来,我从来没有遇到过如此难打的仗,当时想的就是为了人民群众,死也要死得其所。”李成凭借出色的表现荣立一等功。说起这场硬仗,时隔多年,老人仍心潮澎湃。

复员回乡带领群众发展生产

解放海南岛后进军广西十万大山剿匪,这是李成最后参加的战斗。1956年,他复员回家。李成在战场上英勇战斗的故事早已在家乡传开,成为了英雄。于是,双水乡让他担任乡民兵营长,他将打仗的经历与村里的年青人分享,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让他们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奋发向上。两年后,李成调到人民公社,担任公社武装部部长并兼任公安派出所的工作。

几年的参战经历锻造了李成强壮的身体,也磨练出了他坚强的意志。1963年,国家粮食短缺,组织动员精简干部,鼓励干部主动回乡搞生产。“我是革命军人,我要听党的指挥,坚决拥护组织的决定。”李成没有丝毫犹豫,主动报名回乡。他做事认真不怕吃苦、不计较个人得失,在群众中威信很高,大家一致推荐他当生产队队长。在李成的带领下,生产队实现了大丰收。

几十年过去,虽然脱下了军装,李成始终保持军人本色。他的儿子李齐告诉记者,父亲在家依然保持军队的作风,认真工作,关心相邻,关爱小孩,得到大家的尊敬。

如今,李成已是耄耋老人,即使年老遭受病痛折磨,他依旧精神矍铄,积极向上,声音洪亮。“经历过战争,更懂得和平的珍贵,我要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李成依然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

相关文件: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