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疾驰在视野开阔的公路上,一边是碧波万顷惊涛拍岸,一边是绿树红花层峦起伏,优美如画的山海风光尽收眼底——这样的场景,三五年后在阳江将成为现实。
记者了解到,2018年,广东将“大手笔”开建全球最长滨海旅游公路。作为广东滨海旅游公路示范工程,阳江段全长177公里。目前,阳江段雅韶至溪头部分已经完成立项,计划今年9月动工建设,预计工期3年。
有关专家认为,阳江可提前谋划即将转移和未来有可能转移的产业项目,积极争取相应的政策支持,力争领跑大湾区产业转移。同时,可借机加速推动旅游业和周边市县衔接,打造1小时旅游圈。
全球最长滨海旅游公路
阳江段先行示范建设
今年3月,经省政府同意,省交通运输厅正式印发了《广东滨海旅游公路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宣布广东将建设串连沿海14个市、全长1875公里的滨海旅游公路。其建成后,将超过美国加州一号公路,成为世界最长的滨海旅游公路。阳江段被列为示范工程,将先行启动建设。
行经10个镇(街)和新区
辐射4片景区
根据《规划》,广东滨海旅游公路阳江段主线长116.5公里,支线长60.5公里,接入江门段后,经过东平、大沟、雅韶、阳江滨海新区、平冈、海陵、闸坡、溪头、上洋、沙扒等10个镇(街道)及新区。阳江段辐射范围包括:海陵湾港区和大澳渔村风景名胜区、海陵岛大角湾景区、阳西咸水矿温泉景区、沙扒旅游景区等4处旅游景区。
广东滨海旅游公路由车行系统、慢行系统、滨海风貌带、配套服务设施等4部分组成,纵向分城市海滨段、旅游观光段、美丽乡村段、景观过渡段4类路段进行特色设计。阳江占有3类路段。其中,江门市界至阳东区北津港区段长32.5公里,为美丽乡村段;北津港区至海陵岛支线段长16.8公里、溪头至市界段长48公里,为旅游观光段;海陵岛支线至溪头段长19.2公里,为城市海滨段。
雅韶至溪头段9月动工
工期预计3年
记者从市地方公路管理总站了解到,茂名、阳江、汕头三个地市路段被列为广东滨海旅游公路示范工程。目前,阳江段已经先行启动建设。截至今年4月中旬,阳江段雅韶至溪头部分(含阳江港特大桥)已完成立项。该项目起于阳东区雅韶镇与雅白线相交处,经阳江滨海新区、高新区平冈镇,终点在阳西县溪头镇,全长约46.2公里,拟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其中,阳江港特大桥建设是项目重点工程之一。该特大桥经高新区骑鳌,跨越海陵湾,连接溪头镇,全长3049米。建成后,将极大地促进海陵湾的发展。
工程进度方面,阳江段雅韶至溪头部分拟分三段推进,分别是阳江山外东至海陵大堤段、雅韶至山外东段、海陵大堤至溪头段,将于今年9月、10月和12月动工,工期预计3年。此外,与江门接驳的阳东段和与茂名接驳的阳西段,已在立项阶段。
阳江交通格局优化 旅游发展驶入高速车道
广东滨海旅游公路阳江段横跨我市东西部,这是继去年阳江被定位为广东省沿海经济带珠三角辐射粤西的战略支点后,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迎来的又一利好。相关专家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阳江交通格局将进一步优化,全域旅游发展更是将驶入高速车道。
架构大通道贯通沿海东西走向
被誉为“南海镶边、岭南丝路”的广东滨海旅游公路建成后,将与沈海高速公路、国道324线、325线一起形成功能互补的沿海复合型公路走廊,为打造广东沿海创新集聚带提供交通保障。
市交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阳江雅韶至溪头部分是我省重点交通建设项目之一,也是市中心提质扩容“三横四纵”中的一横,将架构阳江港东西两岸港区的大通道,打通沿海快速通道,贯通沿海东西走向,成为我市进一步加快建设海洋强市的重要战略依托。
市发改局办公室主任、经济管理学副教授肖顺发认为,滨海公路串接包括我市在内的广东14个沿海地市,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我市公路网的密度,推进阳江与珠三角的交通对接,加快推进我市东融西联大格局的形成。
“滨海旅游公路是广东建设沿海经济带的重要交通项目,将拉近我市与粤港澳大湾区的相对距离。我市与其他环北部湾城市之间的交通也更加通达。”肖顺发说。
阳江如何提前谋划,借势推动产业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肖顺发认为,我市可认真梳理现有产业的规划和布局,做好粤港澳大湾区产业梯度转移的空间布局、支持政策等方面研究,提前谋划即将转移和未来有可能转移的产业项目,积极争取相应的政策支持。
加速衔接周边市县发展自驾游
海是阳江最大的资源和优势。4月16日,我市召开的以海兴市工作现场会提出,要着力推动阳江拥海发展、依海而兴。阳江海岸线全长341.5公里,滨海旅游公路临近海岸线,依山、就势、临海,充分展示阳江最美的海湾、岸线、沙滩、海岛、海洋生物等生态资源景观。其将成为我市滨海休闲旅游的新名片,给旅游发展带来的机遇,引人畅想。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梁增贤认为,近年来珠三角地区自驾游市场扩大,给处于粤西中间位置的阳江带来一定的增量客流,海陵岛已经成为省内外游客海岛休闲游的重要目的地。同时,大量游客的涌入,也带动了沿途名村名镇的发展。
阳江如何提前谋划,在自驾游市场赢得更多份额?
在梁增贤看来,提前谋划好滨海旅游公路阳江段的规划建设工作,或是阳江开拓自驾游市场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一方面,随着旅游业的大众化和个性化,无论是政府宏观规划还是旅游市场,旅游与交通运输融合发展正成为重要的趋势。另一方面,滨海旅游公路对推动“海洋—海岛—海岸”旅游立体开发,促进滨海旅游转型升级,补齐沿海经济带和旅游休闲带发展“短板”具有支撑作用。
“阳江可加大资源整合和市场培育力度,加速和周边市县衔接,打造1小时旅游圈。”梁增贤指出,阳江作为先行动工建设滨海旅游公路的城市,在规划建设过程中,更需要考虑旅游功能的融入。就此,他提出了几点建议,如做好沿途旅游地、观景平台、休闲服务中心的布局,设计具有阳江风格的旅游标识,结合自驾游需求设置慢行道和停车湾等,为阳江开拓自驾游等旅游市场提供利好条件。
广东滨海旅游公路示意图
广东滨海旅游公路东起潮州饶平县大埕镇粤闽界,由东往西经潮州、汕头、揭阳、汕尾、惠州、深圳、东莞、广州、中山、珠海、江门、阳江、茂名、湛江等14个滨海城市,止于湛江廉江市高桥镇粤桂界,主线全长约1570公里,连接14市38个县(区)164个乡镇(街道)、15个产业园区、20个滨海新区,辐射72个A级以上滨海旅游景区,其中5A级景区4个、4A级景区24个。另设连接重要沿海海岛(半岛)并纳入省道规划的支线约305公里。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