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了,通了,支渠的水过了漠西排涝河。”近日,在江城区白沙街道岗新村,骑着三轮车赶往地里的村民谭听松见到已经退休的原村党总支书记谢克棒,赶忙上前探听疏浚渠道的消息,谢克棒给了让他高兴的回应。
双捷灌区白沙支渠流经地美、麻桥、岗新、埠头等村庄,其中部分渠道因年久失修,再加上城镇化进程,导致常年堵塞;更严重的是穿过漠西排涝河的暗渠堵塞了10多年,导致下游的岗新、埠头等村庄部分耕地断了灌溉用水,只能抽水灌溉。
站在漠西排涝河旁边的道路上,记者远远望去,一边是开阔平坦的农田,一边是工厂、村庄、农田并存的城乡接合部。今年初,我市启动了双捷灌区白沙支渠疏浚和维修养护工程,对白沙支渠新325国道至漠西排涝河段进行清杂清污,长度为1665米,并对白沙支渠跨漠西排涝河的倒虹吸进行清淤,采用高压水枪配合吸污泵,清淤长度65米。
“从远处的高压线桩旁边开始,我们用挖掘机一路清淤。”市漠阳江灌区管护中心副主任陈建中介绍,最为困难的是横穿漠西排涝河的暗渠,先要工人进入直径0.8米的管道外围,清理杂物、打散沉积了10多年的淤泥,再用机械设备将淤泥吸出,一步一步推进,直到渠道贯通。
近日,灌区开始供应春耕用水,灌溉用水从漠阳江双捷拦河闸滚滚前行,灌溉沿线的农田。白沙支渠流经的4个村庄,灌溉面积4200多亩,以漠西排涝河为界,上游面积约占三分之二,下游面积约占三分之一。谢克棒介绍,现在灌渠疏浚后,清理了渠道底部30厘米厚的淤泥,有效解决了上游水量少、部分区域灌溉用水流不到等问题。下游则因为城市建设,导致渠道高度改变,再加上田间小渠道还未疏浚,大部分区域还未实现通水。
沿着下游灌渠的路线行走,记者穿过漠西排涝河暗渠之后,要经过一个厂房,再穿过新325国道、白沙大道等道路,还要经过村庄、工厂等区域,才能到达农田。正因为下游区域的复杂性,导致了该段灌渠疏通成了“老大难”问题,农田缺水灌溉变成常态。
“这里得常年抽水灌溉。”沿着灌渠,记者来到下游的岗新村委会下横岗村的农田,种植户伍叔向记者介绍说,他在下横岗村租种了10多年土地,种植蔬菜、花生等农作物,并在地头打了2口水井,通过抽地下水解决田地灌溉用水问题。他一直期盼着渠道能够通水,这样既可以减少种植成本,又可以提高劳动效率,而且土地的产出也将更高。
针对下游小渠道堵塞、水位高低不平等问题,陈建中表示,会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放水、抬高水位,解决因城市建设导致暗渠抬高、无法通水的问题;另一方面,当地街道、村庄需要加强沟通合作,尽快解决小渠道清淤问题,让灌溉用水真正通到田间地头,解决农户10多年的用水难题。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