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西旅游资源丰富,山、海、泉、林、湖、岛、湾皆优,一直以来深受各地旅客青睐。2024年,阳西县累计接待游客约18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7%、8.7%。
春节假期,阳西旅游市场更是打响新年“第一炮”,各大旅游景点均迎来客流高峰期,累计接待游客超9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73亿元,迎来新春“开门红”。
一项项数据的“飞跃”,为阳西文旅事业发展打上了有力注脚。近年来,该县立足山海资源禀赋,乘着“百千万工程”的东风,紧抓阳江港大桥通车等机遇,积极探索“文旅+农业”“文旅+商业”新模式,让越来越多游客认识阳西、走进阳西、留在阳西。
“蚝经济”带动人财两旺
农文旅融合打造乡村旅游新业态
春节假期,“乡村游”“周边游”掀起假日出行新热潮。在程村蚝美食文化周活动中“火爆出圈”的阳西县程村镇,成为许多市民及周边游客的“打卡”首选。
焕然一新的镇村风貌、风光旖旎的万亩红树林,肥美鲜甜的程村蚝……乘着“百千万工程”的东风,程村镇深度打造农文旅融合新业态,变“流量”为“留量”,让万千游人在“中国蚝乡”的无限风光中流连忘返,度过一段难忘的美“蚝”时光。
“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生蚝’,太震撼了!”在程村镇红光村的程村蚝产业文化推广中心门前,来自广州的游客王女士一边为家人拍照留念一边说,这里利用蚝的文化历史建成展馆,让她感觉程村镇很有文化底蕴,小朋友们不仅能品尝到鲜美的生蚝,还能学习到很多新奇的知识。
逛完展馆,游客们途经红光村码头,沿着崭新的步梯拾级而上,登上红树林观鹭台放眼眺望,茂密的红树林与蓝天、白云、碧海交相辉映,不时有满载的蚝船进入画面,组合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许多孩子正排队用望远镜聚焦红树林深处,探索这片神秘的“海上长城”。运气好的话,游客还能看到流连其中的珍稀鸟类。
程村镇相关负责人说,该镇以建设“中国蚝乡”乡村振兴示范带为契机,让镇村面貌焕然一新。红光村在这个“春节档”强势“出圈”,日均接待游客约2万人次,特色“蚝经济”带动当地人财两旺。
阳西县相关负责人说,该县围绕4条乡村振兴示范带,串联沿线资源,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以入选“中国长寿之乡”为契机,建设塘口乐美途、新墟东水竹里等康养旅游项目,助力银发经济发展。同时,还扶持打造沙扒前海湾太空舱等26家特色民宿和乡村酒店,乡村旅游新业态不断丰富,未来将为游客带来更为多元化的旅游体验。
“小渔镇”接住“大流量”
旅游收入同比增长超200%
随着阳江港大桥的通车,对渔港文化感兴趣的游客又多了一条新路线——“去多情驿港,品渔歌唱晚”。阳西县溪头镇相关负责人说,今年春节假期,该镇迎来文旅市场历史性突破,累计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其中阳江本地游客和外地游客各占一半,旅游收入同比增长超200%。
穿过人民路,抵达溪头港,一望无际的海洋和“千帆归港”的壮观景象,让人眼前一亮。许多市民游客携一家老小同来,沿着海边的新港大道,一边逛一边吃,感受渔港独有的烟火气。
“新鲜的三目蟹,每公斤40元!”岸边,不少渔民正叫卖各种“生猛”海鲜,吸引游客驻足。走近一看,有螃蟹、海虾、海螺、鱿鱼及各色“晚水鱼”,游客们蹲在地上仔细挑选,和渔民讨价还价。
春节期间,日均超3万名游客通过阳江港大桥涌入溪头,形成“上午市区购年货,下午溪头品海鲜”的消费新趋势。“以前总觉得溪头偏远,现在阳江港大桥通车了,带家人来吃海鲜、看红树林,非常方便!”来自阳江市区的游客张先生说。
面对这般“泼天的流量”,溪头镇如何才能“接住”?该镇相关负责人说,阳江港大桥通车后,溪头镇科学规划交通路网,新增临时停车场8处、停车位2000余个,并加派志愿者疏导交通。
此外,春节期间,溪头镇联合阳西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诚信经营护航行动”,将分散摊贩集中至溪头码头,打造“明码标价”美食一条街,号召商户签署诚信经营承诺书,并设立12345投诉快速响应机制。“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卖几百个鱼乕,但我们绝不乱涨价,还免费送茶水。”商贩陈阿姨说。
从“交通末梢”到“文旅枢纽”,溪头镇以春节流量“大考”为契机,书写了“小渔镇”逆袭的精彩篇章。该镇相关负责人说,溪头镇将整合红树林生态区、蓝袍湾滨海度假区资源,全力建设渔港风情小镇,打造“渔港观光—生态研学—康养旅居”全链条文旅体系。
变“旅游”为“旅居”
3万名“候鸟”异地过年
日前,在阳西县沙扒镇,一顿别开生面的年夜饭,吸引了广东广播电视台的关注与报道。
在除夕夜这个团圆的日子里,一群来自湖南、在沙扒旅居过冬的游客相约在一起,共享这顿热闹、欢快的年夜饭。餐桌上既有湖南家乡风味的特色美食,又有阳西当地鲜香诱人的海鲜佳肴,大家围坐在一起愉快交谈、笑意不断。
此次年夜饭活动的组织者李俐说,当初朋友推荐她到阳西旅游,感觉这里的空气和水质很好,非常适合居住。如今,她在沙扒镇居住了4年,这里已经成为了她的第二故乡。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在沙扒过冬的老乡们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更好地融入当地的生活和文化。
“这里的‘年味’很浓厚,大家都很开心!”来自湖南的“候鸟”旅客陈先生说,沙扒镇气候宜人,是他们过冬的理想之地。在这里,他们不仅找到了温暖舒适的“栖息”之所,还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
沙扒镇相关负责人说,今年来沙扒镇过年的“候鸟”旅客约有3万人,该镇正以阳西获评“中国长寿之乡”为契机,进一步优化服务质量,把小镇和社区打造成“候鸟”旅客在阳西旅居的温暖港湾。
春节假期期间,崭新“升级”的沙扒镇北额岭也吸引了一众游客登岭观光,一望无际的海景让游客们流连忘返。该镇负责人说,作为阳西县“牧海耕田·诗意阳西”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的重要节点,沙扒镇不断优化完善旅游环境,提升旅游服务。春节前,该镇已完成了北额岭的风貌提升项目,建好了风筝驿站,完善了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不少外地游客从“旅游”转变为“旅居”,让“流量”变为“留量”。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