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草地上建成了现代化篮球场,脏水塘变成了咖啡商业体,村口坑洼泥地实现硬底化……随着“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深入推进,江城区岗列街道围绕“党建+全域人居环境整治”,积极探索闲置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方案,以抓规划、抓整合、抓社会参与、抓“政村民”三方共建,促进乡村富美为着力点,推动产业、风貌、文化、休闲、服务、治理建设等“六个和美”建设。目前已改造盘活闲置地10余块,改造闲置地面积约89600平方米,既美化村居环境、满足周边群众休闲娱乐活动需求,又进一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一个半月前,在岗列村委会军塘村,占地面积约1600平方米的体育文化篮球馆正式建成开馆。记者在现场看到,篮球馆包含两个篮球场,场地采用紫金配色,经典大气。“开馆后,每天晚上基本是满场状态,群众基本是组队来租场地打比赛的。”篮球馆相关负责人陈先生表示。
岗列村村干部谭凯丹告诉记者,岗列街道有约30年历史的篮球体育文化,备受群众欢迎的“岗列杯”篮球赛至今也举办了十五届。此前,军塘村只有室外篮球场,拥有一个设施更加完备的室内篮球馆是周边居民的心愿。在盘活闲置土地资源的过程中,岗列村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通过土地流转打造室内篮球馆,每年还可增加村集体收入10多万元。同时,篮球馆周边还设有充电站和自助洗车站等设施,其中充电站占地800多平方米,每年也可为村集体增加2.5万元的收入。
在军塘村附近的山后村脏水塘也迎来了“华丽变身”。据山后村村民小组长陈朝李介绍,该地块占地面积约3600平方米,此前曾是鱼塘,闲置后由于垃圾的堆积,卫生环境堪忧。2023年,村里通过土地流转,推动了脏水塘的清理和盘活改造。由于山后村周边楼盘比较密集,常住人口多,但周边休闲娱乐的场所相对较少,该地块便被打造成了咖啡商业体,不仅改善了人居环境,也给居民群众休闲娱乐提供了新选择。
在推进闲置地盘活改造过程中,岗列街道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全面动员党员干部收集村民急难愁盼问题。面对改造的资金瓶颈,岗列街道采取“政府投资+村集体补充+村民筹资筹劳”的筹资方式,三方集思广益、共策共建。
“以前这里路低地烂,水沟淤泥堵塞、排水不佳,下一场大雨能淹成水塘。现在路变得宽阔,下雨不怕水浸,来娱乐健身的还有地方停车。”四围村委会过路围村入村口面貌焕然一新,平坦开阔的新建道路和平整宽敞的篮球场、小舞台等活动场所赢得了居民的赞许。
据四围村党委组织委员王世锋介绍,解决水浸村、出行难等问题,是过路围村民长期以来的共同期盼。村里多次召开会议,对这些民生堵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整体谋划村场亮化“路线图”,并通过“向村民筹集一点、村集体出资一点、上级部门支持一点”的方式破解了资金难题。
该项目总建设资金约120万元,村集体出资约90万元,300户村民筹资和企业捐资约30万元。2023年11月项目正式动工,经过短短三个月时间,过路围村的村容村貌显著提升,困扰群众多年的出行难题也得到了根本解决。
通过多元化方式盘活改造闲置地,岗列街道不仅消除了部分闲置地的安全卫生隐患,整体美化了农村人居环境,还有效解决了村集体经济来源单一、辖区文化产业基础薄弱、群众活动场所匮乏等问题,带来了一系列由闲置地盘活改造引发的“良性连锁反应”。据统计,截至目前,闲置地改造项目已为周边居民增加停车位105个,充电桩20个,活动健身场所4个,成功打造了可容纳约150家商铺的城乡文化消费经济圈,并为村集体经济增收5000万元,惠及辖区村民和流动人口近2万人。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