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矛盾和纠纷发生,社区干部总是及时赶到现场,详细说事、公道评理,让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值得点赞。”谈及江城区城东街道实施的说事评理机制,居民茹女士如此夸赞道。
近年来,城东街道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秉持着“矛盾不上交”理念,探索“说事评理”基层治理模式,引入民间智慧来化解纠纷和难题,并采取“收集群众诉求、梳理汇总难事、分类说事评理、建档跟踪问效”工作制度,将组织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治理优势,把服务工作做到了群众家门口、心坎上。
近日,记者走进城东街道金湾社区的说事评理室,只见室内宽敞明亮,墙上挂着“话有地方说,苦有地方诉,理有地方讲,事有地方做”的标语,令人感到温暖和舒心。金湾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评理组长冯日升介绍,该社区设有3个住宅小区网格,常住人口超过1万人,矛盾和纠纷时有发生。早在2016年,社区便开始推行说事评理机制,由居委会干部担任“说事评理员”,由于工作量大、专业人员缺乏,当时的调解效果并不理想。
冯日升表示,2020年,该社区决定壮大“评理团”队伍,吸纳了民警、律师、居民代表、退休党员干部等6名人员加入。每当收到调解纠纷的请求,说事评理员们立即赶往现场,实现了“小事不出社区”。2024年以来,金湾社区共化解邻居矛盾、物业管理、经济合同等矛盾纠纷61宗,说事评理的场所也拓宽至居民家门口、社区办公室、公园榕树下等地,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流动小法庭”。
在说事评理室内,记者注意到居民赠送的几面红色锦旗,“说事评理,一心为民”等字样,透露出居民对社区工作的肯定。“只要我们耐心倾听、细心化解,大多矛盾纠纷都能在现场解决。”说事评理员黄纪维回忆道,2022年中秋节期间,社区内的一家面包店开业,因气味和噪声较大引发了邻里投诉。黄纪维了解事情缘由后,赶往现场与居民、面包店老板沟通。经过协商,面包店老板更换了噪声较小的设备,完善了排水排污设施,加强了隔音工作。看到老板的改变,居民也表示理解,不到一个星期,问题便得到妥善解决。如今,这家面包店依然受到街坊邻里的欢迎。
另一位说事评理员黎瑞安主要负责法律调解业务。黎瑞安印象深刻的是,2022年,侨乐花园小区的业主代表反映原本的物业公司管理不善,提出了成立业主委员会的想法。在新旧物业交接之际,原物业公司要求业主赔偿办公用房、绿化美化等费用。黎瑞安从法律角度为双方进行解答,明确指出业主已交纳物业管理费,相关费用不应由业主承担,同时为业主代表提供法律支持。经过半年多的调解,该小区的业主们最终无须赔偿,成功建立了业主委员会。他也持续关注着小区动态,帮助业主委员会招聘物业人员和引入第三方保安公司管理小区。
该小区业主代表卢志雄表示,金湾社区的说事评理制度为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在社区干部的引导下,小区的业主们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去年还安装了监控和电子护栏,实现了“业主自治”的幸福生活。
城东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政法委员关天养表示,自金湾社区取得显著成效后,该街道已将说事评理机制推广到辖区内的各村(社区)。这一举措既减轻了街道信访维稳的工作压力,又有效畅通了民意民情诉求渠道,群众对村(社区)的信任感和归属感日益增强,社会治理更加和谐稳定。接下来,该街道将持续打造说事评理长效机制,鼓励各行各业的人员参与到社区治理中,充分发挥“评理团”的力量,将人民调解与街区共建工作紧密结合,共同推动社会治理创新与发展。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