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区白沙街道的马岗村,过去因农村人居环境欠佳带来发展之困。今年,马岗村被确定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典型培育村。白沙街道便以此为契机,加快推进“百千万工程”在马岗村落地见效,在该村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彻底提升乡村风貌。
随后,该村沿路可见的农房外立面实现改造,前街后巷铺上了混凝土,凌空布设混乱如“蜘蛛网”般的“三线”全面清除,村口池塘加上了护栏,护坡种上草坪……一茬接一茬的施工队进场,马岗村用3个月时间,实现了它的蜕变。
12月5日,记者一行坐车前往马岗村,路上所见皆是宜人的田园景色:郁郁葱葱的树木,开阔的田野,远处还有起伏山峦映衬。直至成排的房屋出现,记者来到了马岗村委会大村。这里农房的外立面统一“上新”,刷成了暖黄色的墙面。这让矗立在田野间的村屋,成为一道亮眼的风景。
马岗村党群服务中心设在村场一旁,是一栋两层的小楼房。记者到访时,马岗村党群服务中心十分热闹,四五名村干部坐在办公电脑前忙碌工作,不时接打电话,处理工作事宜。马岗村党总支书记曾献来此时在另一个会议室,接待来访的群众。“七嘴八舌”的讲话声,在这不大的空间里,显得“闹哄哄”,一派忙碌景象。
一处理完手头的工作,曾献来便邀请记者一行到村场逛逛,看看村子的变化。“如果你三个月前来,看到的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曾献来说,以前村场的巷道还是泥路,供电、通信、有线电视等线路在空中散乱交错。眼下乘着“百千万工程”的东风,马岗村也迎来了它的发展机遇。经过3个月的施工建设,马岗村村场环境大变样,处处干净整洁,一步见一景。
青砖、古井、池塘,白鹭翩跹、杉木倒映,马岗村处处彰显出宜居的悠闲。
记者留意到,在加上了护栏的池塘边,有一块圈起来的方形地块,上面种着名为台湾草的植物。对此,曾献来解释称,马岗村已铺设好污水处理管网,这块圈起的地块下面即是污水处理装置,而污水处理效果如何,可通过观察台湾草的长势得知。这样的监测手段简单直观,普通群众也可实时监督。
84岁的村民张纪元白天喜欢在村子里到处溜达。说起村场环境的“变美”,他脸上满是骄傲,心中充满欢喜。“现在的村子最靓咯。”张纪元对池塘新装的护栏尤为赞叹,并感叹如今的日子好,老人、小孩各得其乐。
随后,记者走访马岗村委会曾屋村。记者看到,曾屋村8480平方米闲置地全部安装围栏,并见缝插绿,种上蔬菜、花卉、果树等,还配套建设小公园、图书馆、篮球场、休闲运动器材、儿童户外游乐场等设施,打造成设施齐全、文化浓郁、环境优美的花园式村庄。
村场环境改善宜居后,还吸引不少在外工作的年轻人返乡居住。“过去一年,村子里接连盖起了5栋楼房。”曾屋村村民小组长曾广战告诉记者,其中有一位村民花了上百万元在村子里盖了一栋乡村小别墅。他们都看中村场和居住环境的提升变化,还有推门即见绿的自然风光。
“你现在所坐的石凳处,原来是一个大的红火蚁窝。”市直驻白沙街道帮扶工作队队员兼马岗村驻村第一书记吴伟建表示,曾屋村完全是从“无”到“有”地实现居住环境转变。此前,帮扶工作队的队员们走遍了白沙街道111个自然村,最终将几乎是零基础条件的曾屋村作为乡村振兴示范村进行改造。历时四年,帮扶工作队成员与街道干部职工及村两委干部同检查、同治理、同劳动,带动村民自觉参与人居环境巩固提升,才有了如今的成效。村民们乐于返乡居住,于吴伟建他们而言,便是付出得到了回报。
引人才、谋产业,吴伟建和曾献来等扎根在基层的党员干部,个个抖擞着精神,一心为马岗村的未来谋发展。“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吴伟建说,目前帮扶工作队与白沙街道联合开展招商引资、致富带头人工程英才计划、信息员上岗培训以及返乡创业等先进事迹宣传工作,以充分发挥民众内生动力投入乡村振兴。随着村场环境的改善提升,马岗村也将焕发出新的活力。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