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阳春市:马水镇石田村蚕茧迎丰收
一根蚕丝串起一条富民产业链
来源:阳江新闻网 作者:张莹 时间:2024-07-19 09:31 【字体: 】 浏览量:-

  桑园里,一行行绿油油的桑树生机盎然;育蚕室,大片的蚕宝宝正伏在桑叶上大快朵颐;蚕茧收购点,一筐筐蚕茧称重打包装上车……走进阳春市马水镇石田村,从桑树到养蚕,从桑果到旅游,一根蚕丝串起一条产业链,编织出乡村致富的美好图景。

  土地平整肥沃的石田村,桑蚕养殖历史悠久,从上世纪80年代只有两三户养殖发展到如今200多户,栽桑养蚕卖茧已经成为石田村重要的支柱产业。刘贻木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种桑养蚕,到现在已经30多年了。正值蚕茧丰收期,在刘贻木家茧房里,立在地面上的一排排养殖方格簇上布满了鸽子蛋般大小的蚕茧,如霜似雪,煞是喜人。刘贻木一边用镊子轻采蚕茧一边告诉记者:“幼蚕买回来10多天就能产一批蚕茧,目前这一批大概能产170公斤,现在蚕茧价格平均45元/公斤,能卖7000多元。”他和哥哥一家都在养蚕,年收入十几万不成问题,这是村里大多数蚕农都能达到的收入水平。

  “养蚕是个技术活。”村干部林茂江说,想要结出高质量的蚕茧每个步骤都不能放松,比如幼蚕要每日喂养两次新鲜桑叶,定期清理蚕室,保证环境干爽通风等等。为此,村委会特地每年都从罗定等地请来养殖专家对蚕农进行培训,不断提升养殖技术。

  而蚕农要养好一批蚕,不仅要懂养蚕技术,还要种好桑树、选好种。过去,村里因为没有资金和技术,无法培育小蚕,蚕农只能到化州、罗定等地购买,成本大大增加。2018年,在珠海市香洲区的支持帮助下,石田桑蚕种养专业合作社正式运营,建设1600平方米蚕房孕育小蚕,并引进优质桑苗,规模化种植120亩桑田。

  走进合作社蚕房,工作人员林大姐端起竹簸箕向记者展示今早刚出生的小蚕,只见新鲜的碎桑叶上铺满密密麻麻的蚕宝宝。林大姐介绍,合作社的蚕卵大多数从罗定、化州等地购买,在小蚕室里孵化养殖10天左右就会卖到村民家里。“有了专业的小蚕培育室,村民的优质蚕种有了保障,养殖成本降低,村里的种桑养蚕的产业链搭建了起来。”林茂江介绍,目前,合作社每年育小蚕3000多张,产值达100万元,其中奖励蚕农27.84万元,带动妇女就业50人,切实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

  石田村委会党总支书记余显琴介绍,石田村坚持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充分利用和发挥合作社的平台优势,在技术服务、农资配给、市场信息等方面给予村民资助和支持。村内目前种有2300亩桑田,年产值预计突破2000万元。不仅如此,石田村还借助桑蚕产业发展乡村旅游。从桑果采摘园到融合了丝路文化的石田蚕桑展馆,再到农家烧烤基地,石田村形成了融合产业性、知识性、娱乐性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打卡点。以产业带动乡村旅游发展,为村民铺就一条致富新“丝路”。


相关文件: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