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江城区:岗列街道“水稻+禾虫”综合种养基地第一期水稻迎来丰收
昔日撂荒地变成丰产田
来源:阳江新闻网 作者:肖宇琪 周欣茹 时间:2024-07-16 09:47 【字体: 】 浏览量:-

  近日,伴随着穿梭在田间的机械轰鸣声,位于江城区岗列街道司村的“水稻+禾虫”综合种养基地第一期种植的120亩水稻迎来今年首次开镰收割和大丰收。

  在司村金黄的稻田里,一簇簇稻穗随风摇曳,大型收割机在成片的田野里往来穿梭,开足马力进行收割工作。“第一期水稻的总收成达到了4万公斤以上,由于部分田地水利设施还在完善过程中,稻田之间的产量会有些许差异,像水利设施比较健全的稻田亩产可达465公斤。下一步,我们会加快水利设施修缮进度,争取整体提升亩均农业效益。”司村党支部书记司徒尤汉说道。

  “目前第一期120亩水稻已全部完成收割,后续将进行禾虫投苗工作,并逐步将综合养殖规模扩大至240亩。”岗列街道项目负责人雷小杨表示,按照目前“水稻种植+禾虫养殖”模式,司村240亩复耕田年产值预计可达360万元。

  据了解,岗列街道“水稻+禾虫”综合种养基地第一期种植的水稻田原为司村位于县道749与高铁高架桥两侧的撂荒田,受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影响,水利设施损坏,该位置周边水田因无法取水而撂荒十多年。为积极推进撂荒田复耕复种工作,在江城区农业农村局指导下,岗列街道通过“政+校+企”三方深度合作共联共建,依托科研院校技术支持和企业资金支持,引进阳江市稔丰农业有限公司合作打造“水稻+禾虫”综合种养模式技术示范基地,以点带面辐射至新、大两村,三村组团打造近千亩“水稻+禾虫”生态综合种养模式技术示范基地。同时,建立紧密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打造高端绿色稻米品牌,增加稻农种植效益,以“禾虫经济”助力“百千万工程”。

  江城区农业农村局、岗列街道办事处和中国太平洋保险阳江中支于7月12日参与了司丆村撂荒复耕田的收割仪式。


相关文件: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