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海而生,向海而兴。
盛夏时节,闸坡镇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发展景象。十里银滩风景旖旎,特色民宿星罗棋布,让游客畅享“向往的生活”;海岛特色有机凤梨“甜度爆表”,连片的海水稻田孕育着新“丰景”,“土特产”激活乡村产业振兴;湛蓝的海面广阔无垠,一排排网箱整齐分布,成群的鱼儿在“海洋牧场”中畅游……
闸坡镇立足优质资源禀赋,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发挥滨海旅游优势,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旅游业“全要素聚焦、全产业融合、全链式发展”,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走上快车道、跑出加速度。
精品民宿集群发展 打响全域旅游品牌
山乡田园,绿水环绕,远离尘嚣的“桃花源”处处皆景。
近日,记者来到闸坡镇南村村谷寮自然村,沿着村道一路前行,道路两侧树木茂盛,翠竹丛生。16栋“修旧如旧”的民宿点缀其中,或是园林院落式的风雅,或是中式叠院式的大气,或是花木掩映式的田园诗意。这些民宿在古渔村风格的基础上,融合渔家文化和南宋文化,吸引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打卡、度假。
精品民宿集群发展,激活乡村内生动力,也是闸坡镇发展全域旅游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闸坡镇积极发挥山海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民宿、乡村酒店、旅游服务和农文旅项目,广东正然中草药基地项目落户麻礼村,那拿村打造板蓝根油菜花观光旅游产业园,北汀村建成“两公里黄皮路”擦亮黄皮特色旅游品牌,莳元村盘活集体留用地建设“领鲜美食城”,全域旅游全面开花、硕果累累。
截至目前,全镇已有9条村建设了民宿产业,4条村已建成乡村旅游产业。
“我们将以4条乡村示范带为牵引,结合海陵岛旅游规划策划,统筹镇村连线成片建设,把沿线景观串珠成链,推出精品旅游路线,打造瓦晒湾、望海亭等多个网红打卡点。”闸坡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继续拓宽海丝特色民宿版图,形成品牌化、规模化、特色化发展的乡村民宿产业集聚区。
写好“土特产”大文章 做大做强镇域经济
在实施“百千万工程”大背景下,立足镇域产业实际,做好“土特产”文章,成为闸坡镇镇域经济发展的关键要诀。
近日,在闸坡镇新盐村富悦来生态农场,一片片依坡种植的凤梨长势喜人,沁人心脾的果香随风飘荡。一颗颗个头饱满、色泽黄中带青的凤梨“端坐”在丛丛叶片中心,工人小心翼翼地将凤梨放在箩筐里,挑到集中点过秤、包装。30多名网红主播来到农场开展助农直播活动,把海陵有机凤梨推广到全国各地。
“这片坡地原本是撂荒地,目前引种了103亩台湾凤梨,并套种了100余亩释迦。”农场负责人梁荣华介绍,基地采取的是有机种植方式,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合作研发了有机肥,亩产约为2000公斤。希望将凤梨打造成闸坡镇的品牌,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在闸坡镇北汀村,大片的田野中稻谷飘香,连绵的稻浪随风起伏。用手捏去稻壳,一粒粒饱满的海红米呈现眼前,向人们展示着丰收的喜悦。目前,“听海耕田”项目海水稻种植辐射北汀村、北极村和北洋村,共计400多亩耕地,每亩产值约1万元。为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该项目推出“我在海陵岛有块田”活动,吸引众多客户“认养”田地。盐碱地变身“致富田”,欢乐的“丰收曲”正在乡野田间奏响。
立足资源禀赋,闸坡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引进企业盘活闲置土地,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珍珠马蹄、孖宝无核荔枝、黄皮、凤梨、红薯、南药等特色农产品规模化种植,引导农业向特色化、品牌化道路推进。
释放海洋产业动能突破发展“深蓝”经济
闸坡镇不仅在农文旅产业上开出了“致富花”,还在海洋养殖产业方面结出了“致富果”。近十年来,闸坡镇网箱养殖业发展迅猛,以海产品加工为代表的产业链进入了“快跑时代”。2023年,闸坡网箱养殖总产量2.2万吨,总产值4.84亿元。
随着码头扩建工程完工,阳江闸坡世界级渔港项目加快推进。一排排渔船整齐地停靠在岸边,等待开渔。海陵岛聚仔山海域的深海网箱养殖基地内,一个个深水网箱箱口呈圆形结构,漂浮在万顷碧波之上,网箱里的金鲳鱼群正不断游弋。在永昊水产公司的生产车间,一桶桶鱼糜经过定型、水煮、冷却等工序后进入油炸炉……
渔业是闸坡镇重要的支柱产业。闸坡镇引导企业和渔民发展现代渔业,突破发展“深蓝”经济,构建蓝色海洋产业带。同时,积极推进海产品预制菜观光旅游产业园建设,依托海陵岛的渔港、冷库、冷链、食品加工、交易平台基础,做强海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整合海洋捕捞、海洋养殖、海产品加工和海岛旅游等,拓展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多元路径。
接下来,闸坡镇将坚持向海发展,在全市海洋牧场总体规划指引下,推进浅海养殖向深海迈进,将近海养殖平稳有序向海洋牧场转型升级,提高渔业现代化水平,构建渔业发展新格局。
推进美丽圩镇建设刷新镇村“颜值气质”
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宽敞平坦的主街道路,干净整洁的农贸市场,风景秀丽的休闲公园,绿树成荫的生态广场……
今年以来,闸坡镇将美丽圩镇建设作为推动城镇建设的重要抓手、落实“百千万工程”的具体行动,开展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落实典型镇建设规划编制和老旧小区改造,推动镇村人居环境整治,着力打造“形”“神”兼备、“内”“外”并重的美丽圩镇。
闸坡镇美丽圩镇客厅位于闸坡风情街内,占地面积2800多平方米,包括游憩驿站和渔家文化展览馆,集体验闸坡疍家文化、婚嫁文化、饮食文化、人文风情为一体。今年“五一”期间,美丽圩镇客厅对外开放,成为海陵岛上新的游客打卡点,目前已接待游客超8万人次。
“闸坡镇美丽圩镇客厅是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对外展示本土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旅游资源的重要窗口”。海陵试验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结合“百千万工程”,将进一步完善美丽圩镇客厅各项功能配置,助力文旅融合发展,为做精做强特色镇注入活力。
人居环境是圩镇的底色,只有铺好底色,才能更好地绘就圩镇新图景。闸坡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总投资4.1亿元,于2023年6月底启动,改造范围为北环、南兴、新星、东风、白圩五个社区,目前多个社区改造已经进入收尾阶段。
近日,记者在闸坡镇新星社区法治文化公园看到,周边居民在新增的凉亭内乘凉聊天,一些居民带着小孩在沥青步道内跑步。“改造后的公园变化不小,杂草堆变成了草坪,增设了沥青行走跑道,地面也变平整。”家住附近的居民周阿姨笑着表示,周边环境整洁,大家更加愿意走出家门开展休闲运动。
乡镇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是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节点。“我们将把美丽圩镇建设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相结合,做优做美特色镇。”闸坡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以房前屋后卫生、“三大革命”“三线”整治为抓手,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行第三方专业管护机制,巩固人居环境整治成效,不断提升人居环境水平和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