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阳西县:阳西县人大多措并举助“荔”产业发展
荔枝小年力保果农“减产不减收”
来源:阳江新闻网 作者:张 影 潘威志 时间:2024-06-19 09:18 【字体: 】 浏览量:-

  作为广东优质荔枝的主产区之一,阳西妃子笑、白糖罂、双肩玉荷苞、红蜜荔、巨美人等荔枝品种驰名海内外。今年是荔枝“小年”,如何让果农减产不减收,是摆在众人面前的难题。阳西县人大常委会围绕县委充分发挥荔枝现代化产业集群优势,奋力打造荔枝特色产业县的工作部署,组织人大代表开展调研,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积极倡议人大代表助力“百千万工程”,锚定目标、群策群力,多措并举帮助群众“减产不减收”。

  听民声察民意

  助农打通增收致富路

  “今年荔枝好不容易有点收成,但是距离收购点远了点,成本大。”“去收购点的路颠簸不平,容易把荔枝颠坏。”在人大代表进站接待选民活动中,人大代表在上洋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听到农户们“吐槽”,便将该情况反馈给上洋镇人大。

  群众有所呼,人大有所应。上洋镇人大代表姚观欢、许永廉把群众的诉求放在心上。通过走进荔枝种植园,倾听群众心声,详细摸清荔枝收购点位置、数量、距离等情况,提出增设荔枝收购点和打通荔枝收购“最后一公里”的建议,主动对接县人大、县交通运输局和镇政府等有关单位,积极争取民生“微实事”资金,推动G228国道改善、果园小路硬底化等一批工程落地,并以双鱼城村联络站为中心,增设15个荔枝收购站,为群众打通增收致富路。

  代表助力及时解决种植户的燃眉之急,得益于人大代表接地气地听民声察民情。2年来,阳西县人大通过设立民生“微实事”建议办理工作机制,推进县政府每年投入200万元和动员社会各方捐资300多万元,推动机耕路修复、沟渠疏通等覆盖全县8个镇的37个民生“微实事”项目办好办实,为农业稳产增收贡献人大力量。

  近年来,阳西县人大联合农业部门,协调组织农技、农机人员和“土专家”深入田间地头 “传经送宝”,为农户提供荔枝螺旋环剥、果实套袋、妃子笑一次性花坐果、水肥一体化滴灌、太阳能防虫、高接接种及大枝挑皮嫁接等技术服务,帮助群众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增强群众发展荔枝产业的信心。

  “今年荔枝产量虽然少了,但是品质好、价格高,卖了好价钱。”种了280亩双肩玉荷包的姚玉光笑逐颜开,对人大代表竖起大拇指:“多得人大代表牵线搭桥,邀请专家为我们传授成花保果技巧!”

  发挥“双联系”机制作用

  阳西荔枝实力出圈

  阳西有佳荔,灼灼出红尘。为进一步帮助农户拓宽荔枝销售渠道、打响阳西荔枝品牌,助力群众增收致富,阳西县人大充分当好“服务员”“补位员”“应急员”角色。

  针对今年降雨多、市场活跃、价格高等情况,结合荔枝采摘时间短、贮运难度大等实际困难,阳西县人大常委会通过落实“双联系”机制,协调县工商联、县农业农村局等相关单位向各级人大代表、商会、乡贤发出“来阳西品尝荔枝”的邀请,吸引北京、上海等地40多家企业的采购商到阳西实地参观了解当地荔枝种植情况、果品品质和丰收成果,让阳西荔枝搭上美“荔”之旅,远销欧美、东南亚市场,大部分农户在最短时间卖出了好价钱。

  为进一步擦亮阳西荔枝品牌,阳西县人大积极推进“双联系”工作,邀请华南农业大学胡桂冰教授团队和相关方面专家到阳西实地调研,及时将打造阳西荔枝品牌的意见建议收集整理报告县委,将人大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锚定未来,阳西人大如何助力打造阳西特色农产品和特色文旅产业双丰收?阳西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叶船回表示,接下来将继续引导、组织代表投身做好“土特产”文章,打造代表工作“阳西样板”,为助推“百千万工程”注入人大力量。


相关文件: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