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阳西县:沙扒镇立足本土优势,描绘景美人和、群众富足的新画卷
强产业兴文旅奏响“海”的颂歌
来源:阳江新闻网 作者:关雯静 张影 时间:2023-11-24 10:48 【字体: 】 浏览量:-
转载分享:

  繁育池中,鱼苗穿梭游动,工人们正在察看鱼苗生长情况;观景台上,游客惬意地吹着海风,眺望远处的海上“风车”;古村落里,村民们在榕树底下拉家常……在阳西县沙扒镇,一幕幕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乘着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的东风,沙扒镇紧紧围绕“绿色向海、和美沙扒”高质量发展定位,“一盘棋”统筹谋划,“组合拳”狠抓落实,在推动镇域经济、提升旅游品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等方面下足功夫。近日,沙扒镇入选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标杆示范样本。沙扒镇委副书记、镇长苏国可表示,立足资源禀赋,沙扒镇将继续以做大做强“海洋+”产业为主线,以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为目标,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朝着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

       向海而兴

  海水种苗产业走在前列

  海水种苗被誉为海洋养殖的“芯片”。沙扒镇依托滨海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海水鱼苗孵化繁育成为该镇具有鲜明特色的产业,形成了以渡头村为产业重心,以来福园村、乌石头村、前步村为辅的海水种苗产业带。

  阳西县恒生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是阳西县海水种苗龙头企业代表,不仅为鱼苗培育出最好的第一口生物饲料——轮虫,而且坚持产学研结合,形成了“亲鱼—鱼卵—鱼苗—成品鱼”的循环生产链,形成更强的产业优势。

  走进合作社育苗车间,数十个圆形鱼池宛如一个个小泳池,黄鳍鲷、紫红笛鲷、金鲳、珍珠斑等各式鱼苗游弋其中。“目前销路最好的是珍珠斑鱼苗,3厘米的鱼苗可卖1.2元,供不应求。”合作社负责人林李泉介绍,由于鱼苗深受市场青睐,合作社在2公里外的鱼塘旁搭建起保温棚育苗车间。新车间于上月初正式投产,已售出第一批珍珠斑鱼苗。

  与原来的育苗车间不同,新车间采用薄膜调控室内温度,可有效节省恒温设备成本。“新车间管理方便、投料精准、产出量高。像这样一个容纳60立方米水体的帆布圆桶,其出鱼量与1亩外塘养殖产出相当。”林李泉指着保温棚育苗车间外一台正在作业的挖掘机说道,目前正在建设新的保温棚育苗车间,以扩大生产规模。

  2022年,沙扒全镇海洋水产鱼苗生产场达148个,面积约3万亩,年产量约20亿尾,成为全省规模最大的海洋水产鱼苗生产基地。沙扒镇以海水种苗产业入选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苏国可表示,沙扒镇将紧紧抓住产业兴旺这个关键,以全产业链思维谋划海洋产业发展,聚焦海水种苗、滨海旅游、海上风电等重点产业,在深海、近岸、陆地科学布局,持续做强做大海洋产业,主动对接国家高新农企落户,发展壮大镇域经济。

  盘活资源

  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

  沿着北额岭环山观景路驱车而上,阵阵海风迎面吹来,苍翠的树木从眼前闪过。登上观景台向海望去,一座座巨型“大风车”屹立在海平面上,迎风转动,蔚为壮观。“这里风景优美,我经常带孩子来吹海风、散步。”市民叶女士说。

  在不远处的渡头村榕树党建公园,百年古榕树独木成林,位于中间粗壮的为母树,分支树干共有55枝,整棵榕树加起来刚好56枝树干,被村民称为“民族大团结”。“这里已经成了著名的网红景点,每天都有游客前来拍照打卡。”渡头村干部邓嘉华介绍。

  作为阳西滨海旅游产业的主阵地,沙扒镇凭借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频频“出圈”。长7.5公里的月亮湾、沙洁水清的沙扒湾、风光秀丽的北额岭、焕然一新的美丽乡村等,成为了沙扒镇的“流量密码”,吸引着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感受滨海小镇的魅力。每到旅游旺季,各个景区车水马龙,游人如织。今年以来,全镇共接待游客近175万人次,为旅游市场的复苏注入了活力。

  沙扒镇的旅游盛况,是阳西县“牧海耕田·阳西味道”乡村振兴示范带成功建设的生动缩影。近年来,沙扒镇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宣传推广厚实的旅游“家底”,不断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提升沿途北额岭、沙扒湾、渡头村、来福园村等多个乡村旅游点,进一步擦亮“风情美镇、浪漫沙扒”旅游品牌。

  与此同时,沙扒镇多层次提升旅游品质,打造宜游强镇。探索创新了“海洋牧场+海上风电+旅游”的多业态融合发展模式,谋划开发综合型海上旅游产品。以成功创建月亮湾国家3A旅游景区为契机,引入社会资金参与沙扒湾海天度假邨更新改造。“未来,沙扒镇将探索成立旅游资源综合运营管理股份制企业,推进北额岭风筝文化驿站建设,以文化振兴推进旅游业发展。”苏国可说,还将持续推进国家卫生镇创建工作,促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打好美丽圩镇建设攻坚战,推进绿美沙扒生态建设。

  治理有方

  村容村貌亮出全新颜值

  乡村道路上,路面彩色“小鱼”标志线抢眼;百年树龄的古榕树与五彩缤纷的墙绘相映成趣;统战创新基地上,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行走在渡头村,目光所及皆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现在环境好起来了,村民幸福感持续增强,许多外出的村民都想回来住了。”作为乡村变化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在渡头村土生土长的邓嘉华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近年来,渡头村依托省级农房管控和风貌提升试点,以党建引领村庄建设,将红色元素、海洋元素等融入村庄风貌设计,开展景观提升、农房风貌改造和“四小园”建设,建设了中共沙扒特支公园、七彩球场、花海四小园、“记忆巷道”等项目,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成为滨海乡村风貌精品乡村。与此同时,渡头村着力完善医疗卫生站、污水处理设备、全民健身活动广场等设施建设,覆盖村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渡头村不仅有靓丽的“面子”,也有丰富的“里子”。作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渡头村通过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以村规民约、“门前三包”制度、乡村治理“积分制”和“星级文明户”评比,大力弘扬文明新风,推进移风易俗,激发共建共治活力。如今的渡头村,房前屋后整洁有序,乡村道路干净平坦,村民关系和谐团结,一幅景美人和的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村村大变样,“旧貌”换“新颜”。渡头村的“蝶变”故事,也在沙扒镇其他乡村演绎着。近年来,沙扒镇坚持党建引领,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同时坚持以创促建、以赛促建,推进各项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实施教育、文化、医疗、市场等民生工程,持续提高污水处理、集中供水、道路硬底化和公厕的覆盖率,沙扒镇成为了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苏国可表示,将持续稳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强和完善乡村治理,全力打造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先行样板。


相关文件: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