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市双滘镇地处山区,林地面积31万亩,耕地面积只有3.5万亩;地理位置也偏远,难以吸引工业投资。面对这种情况,该如何进一步发展镇域经济?作为乡村振兴路上的考生,今年双滘镇在“考卷”上落下了“重墨”。
近日,记者来到双滘镇红星村鸡吪自然村,只见起伏的山丘上,每隔四五米就种上了一茬麻竹,中间还套种了五指毛桃等药材。今年4月,农户陈昌华在双滘镇的奖补政策支持下,按照当地合作社的技术指导,开垦100多亩荒山用于种植麻竹。这些麻竹长势良好,有的比成人还高,按照麻竹笋“一年投产、二年收获、三年丰产”的生长规律,陈昌华明年就可以收获口感香、甜、脆、嫩的麻竹笋。
为什么要规模种植麻竹?“麻竹全身都是宝,竹笋可食用,成竹是造纸的优质原材料,竹叶可用于包粽子、垫冷食等,经济效益可观。”双滘镇驻镇帮扶工作队副队长李洪振介绍,麻竹适合种植在阳光充足、雨水充沛的丘陵地区的疏松缓坡与台地,十分契合双滘镇的气候地理条件。
“双滘镇早有人种植麻竹,但未成规模,都是在菜市场零售。”李洪振说,阳春市农业农村局特意召开过专家论证会议,也认为双滘镇适合大规模推广种植麻竹。
为了做到心中有数,今年2月和3月,双滘镇分别组织人员到英德市调研学习。“麻竹是英德市推动的百亿产业之一,种植面积达80多万亩,今年产值超过了60亿元。”双滘镇挂职副书记、双滘镇驻镇帮扶工作队队长严士迅说,在学习中,大家逐渐认识到种植麻竹投入少、易管理、风险低、前景好等特点,希望把这个产业带回双滘镇。
“英德市的合作社也支持双滘镇发展麻竹产业,并与双滘镇的合作社签订了产业协议书。英德市许多企业也承诺,只要双滘镇麻竹产业发展成规模,就愿意投资建设初级加工厂。”严士迅说,因此双滘镇农户可以与本地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书,合作社将为农户垫付种苗资金,提供技术指导,并按照不低于当年市场价的价格回收所种植的竹笋。双滘镇政府也给出了奖补措施,符合种植要求的农户,每亩(30棵)补贴300元,基本覆盖了种苗成本。
种植和销售都有保障,不到一个月时间,双滘镇就有1500多亩山坡地或者河坡地种上了麻竹,这些地此前大部分是荒草丛生、不适宜种植农作物的撂荒坡地。“5月之后天气过于炎热,就不适合种植麻竹了。双滘镇将利用好明后两年的种植季节,争取到2025年全镇种植3万亩以上麻竹,并建设5家以上的麻竹笋初级加工企业,带动农户就业增收。”严士迅说。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