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阳东区:合山镇推进乡村振兴打造和美乡村
来源:阳江新闻网 作者:张贝奇 林娜娇 麦倩华 时间:2023-05-31 09:49 【字体: 】 浏览量:-
转载分享:

  初夏时节,阳东区合山镇一派生机勃发的美丽景象。漫步在合山镇村庄,山峦叠翠,溪水潺潺,民风淳朴,村容整洁……在这里,山、水、田、园织成的如画美景,时时勾起到访者浓浓的乡愁乡恋。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东时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解决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近年来,合山镇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省、市、区三级乡村振兴相关工作要求,以“五大振兴”为指引,以建设治理为抓手,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着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如今,乘着“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东风,合山镇精心打造的“农文旅”融合、乡村振兴事业稳步前行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产业强劲

  做强“菜篮子”

  端稳“果盘子”

  山有珍,地藏肴。乡村振兴,首先在于产业兴旺,那些让人记忆深刻的,定然是特色产业的出品。

  “这个品种的百香果吃起来不酸,很甜,还有蜂蜜味。”高罗村党总支书记邱敏向记者介绍,2021年底通过土地流转拿到200多亩地,全部种植钦蜜9号黄金百香果,个头大、水分多及独特的风味深受消费者青睐,畅销珠三角、福建等地。

  2021年底,合山镇引种了400多亩黄金百香果。今年,合山镇百香果进行扩种,种植面积超1000亩,在高罗、那石、牛栏、丰村、那梢、深水河6个行政村建设8个种植基地,亩产可达3000到4000公斤。同时,通过“公司+基地+经联社+农户”的经营模式,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种植百香果,壮大当地农村集体经济。目前,百香果产业正成为合山镇乡村产业振兴的特色产业。

  合山镇大力发展百香果、香蕉、粉葛、圣女果、783甘蔗、鲈鱼等种植养殖基地,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3家,促进土地流转,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走出了乡村振兴新路子。

  特色产业壮大乡村经济堆头,而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是合山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产业兴旺的重要抓手。

  广东丰多采农业有限公司合山基地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核心区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示范区,被誉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该基地种植菜心、苦瓜、番茄、葡萄等蔬果,产品销往粤港澳大湾区。另一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示范区——百盛园深入挖掘珍贵树和中药精油养生价值,积极筹建“四香”特色南药产业园。同时,发展林下经济,种植赤松茸、春砂仁、石斛等农作物,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从村到镇,合山镇整合行业资源,聚小为大,由弱变强,实现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人才支撑

  培育“土秀才” 引进“金凤凰”

  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乡村振兴,需要一批有情怀、有抱负、有才华的各类人才续写好“春天故事”。

  近年来,合山镇健全人才选育用,夯实智力人才支撑,培育“土秀才”蓄内力,外引“金凤凰”添活力,下沉“智囊团”优服务,持续完善乡村人才振兴“路线图”,为乡村振兴事业提供强劲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合山镇选出带富能力强、发展思路清的村(社区)“领头雁”,在实现书记、主任“一肩挑”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党员中心户、致富能手、选调生、志愿者等联系服务群众和人才的作用,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在新晋公务员中,选派出13名能力强、作风硬、素质高的年轻干部作为乡村振兴指导员,参与到13个行政村的乡村振兴工作,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证。

  与此同时,合山镇围绕种植养殖、产业发展等领域,把乡村现有的、有潜力的“土专家”“田秀才”找出来,实施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提升轮训计划,邀请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的农技博士传授农业技术,培育他们从“老农民”到“新农人”的转变。

  此外,合山镇打破地域限制,探索顾问指导、兼职服务等方式引进人才,组建了合山文化顾问团队、合山乡礼开发设计团队和龙庆书院传统文化导师团队,服务指导乡村振兴工作,打造出合山乡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公益课等特色品牌。在合山镇文化顾问江冰教授团队的指导和支持下,计划启动“山海联动”“文化联动”计划,重点打造汤显祖研学路线,打造阳江研学精品路线,进一步促进城乡融合,盘活文旅资源。


  创新思路

  盘活用好资源农文旅融合发展

  青翠的柳树迎风飘摇,绿意萦绕;古韵悠悠的房舍穿过薄雾,质朴典雅,这个宁静祥和的村子恍若世外桃源。每逢节假日,走进合山镇丰垌龙庆村,这幅美丽的田园美景吸引游客前往游玩观赏。

  今年“五一”假期,龙庆村人来人往、格外热闹,阳江民间文化艺术展在合山镇丰垌龙庆村开幕,文房物件、古琴洞箫、礼仪古风……一批高质量的民间艺术作品,在展会上呈现出别样魅力,吸引八方游客参观欣赏。

  漫步在村子里,千亩睡莲,散发出娇艳雅致之美;青砖黛瓦、古色古香的龙庆书院,时不时传来朗诵经典的声音;走进家风巷,感受家风文化,从这些深厚的家训文化中吸收营养和智慧……

  “合山镇深挖本土资源禀赋,坚持以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契机,通过文化赋能,推动特色产业深度融合的‘文旅+’发展模式。”合山镇委书记李宗敏表示,该镇打造阳江市首家乡村传统文化书院、家风特色巷、特色文化馆、合山乡礼馆等文化空间,开设茶道、香道、花道、书画、漆艺、咏春、太极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公益课程,推出“学”“游”结合的个性化研学课程,目前已承接市内外多个“百人”亲子团、研学、研修团队过来开展研学活动。

  丰垌村党总支书记钟运亮告诉记者,在“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研学游”在中小学生群体中快速发展,上周末两天时间研学基地共接待学生500多人。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研学课程,学校和学生家长的教育理念都在革新,研学旅行市场有望迎来新一轮强劲增长。

  在那石村,百香果、圣女果、香蕉、酱味等产业快速发展。“如今的那石变了模样,来游玩的人多了,村里也越来越热闹。”那石村圣女果种植基地管理员富叔对记者说。那石村依托现有的农耕文化、生活方式和民俗特色,不断壮大第三产业,打造“那时记忆·阳东味道”乡愁文化产业项目,建设那时乡村、那时酱坊、童趣园、香蕉工坊等特色景点。同时,引进油菜花、草莓、桑果等特色采摘项目,打造集“娱乐、观光、采摘”为一体的现代休闲旅游产业。

  合山镇立足资源禀赋,深入挖掘每条村具备加工潜力的特色农产品,打造合山乡礼品牌,推动特色产业深度融合的“文旅+”发展模式。打造“龙庆书院·传统文化+家风巷·家风文化+清廉池·廉洁文化+合山乡礼馆·乡愁产业文化”四点一线、共同发力的丰垌龙庆村农文旅示范片;打造“那时记忆·阳东味道”文化品牌,推进那时酱坊项目,立足自然生态、农耕文化、阳东民俗等,打造集文化体验、休闲观光、生态旅游为一体的乡愁文化产业;打造大迳莲花村文旅综合体,整合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业,带动村民增收,让村民的生活更有奔头。


  内外兼修

  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是绘就乡村振兴图景不可缺少的底色。让农村“颜值”与“气质”并存,成为广大农村人生活的美好家园、城市人旅游的向往乐园;让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成为美丽乡村最动人的风景是乡村振兴的落脚点。

  一座座村居亮丽多彩,一条条道路四通八达,一个个文明宣传标语醒目。实施乡村振兴以来,合山镇城乡面貌、民生事业、人民生活都发生了可喜变化。合山镇以“绿、美、亮、净、硬”五字标准,全域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积极开展“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大力提升全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刷新“乡村振兴”新名片,建设新农村,最直观的变化就是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的改善。

  “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环境也打造得越来越好,现在垃圾都不乱扔,而是丢到垃圾桶里,由村里统一清运处理。我们老年人没事,平时喜欢出村口散散步,欣赏美景,日子过得真舒心。”村民说。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在不断完善乡村建设“硬实力”的同时,合山镇逐步提升文化振兴“软实力”。

  “友善的目光,亲切的微笑,热情的语言,优雅的举止……”近日,记者来到阳东区合山镇丰垌村龙庆书院,礼仪老师正在为小朋友们讲授礼仪知识。

  龙庆书院由丰垌村腾芳张公祠修缮改造而成,目前开设宋四雅茶香花画以及国学礼仪、非遗漆艺、篆刻等沉浸式体验研修班课程,成为弘扬传统文化的研学基地,旨在培养“德、行”双彰之才。合山镇将龙庆书院特色课程以“一馆一特色,一馆一传承”的文化形式呈现,在家风巷打造家风书画院、花道馆、茶香馆、漆艺馆、农耕馆、豆豉馆等沉浸式特色文化馆,培育业态文化,激发文化感染力,涵养文明乡风。

  如今,漠阳大地吹响了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冲锋号,合山镇将在建组织、强帮扶、兴产业上持续发力,用心用情浇灌群众的心田,为阳东实现“两个定位”先行区交出满意的“合山答卷”。


相关文件: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