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市合水镇高河村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流河墟所在地。春节前夕,记者走访高河村了解到,阳春高流河两侧美化提升示范工程已经完工,河流两岸生态景观进一步美化,以全新面貌迎接节日前来观光的游客和市民。
当日下午,记者沿着高河村的党建广场台阶向下走去,只见清澈的河水蜿蜒向前,一座座低水桥、直通河边的阶梯、亲水平台等景观一览无遗。行至谷邦桥头,坝体上的每个“鱼鳞”都是一个弧形蓄水池,从堰坝上逐级向下流去。另一侧则是水面平静的静流区,看上去仿佛一块无瑕的翡翠。高河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钊告诉记者,鱼鳞坝枯水期蓄水,洪水期则起到缓冲作用。坝顶设置了汀步,发展乡村旅游体验项目后,游客可跨步而过,在潺潺流动的溪水中嬉戏,享受自然风光。
“鱼鳞坝兼顾蓄水灌溉和旅游景观的作用,为高流河增添了特色。随着乡村旅游发展,我们在风姜鸡、竹制品等当地特色美食、产业的基础上,推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推进,为附近村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也吸引游客前来游玩。”陈钊介绍说。据悉, 每年农历五月初四,是高流河墟的开墟日,许多村民和工匠都会将自家编制的竹木工艺品拿到高流河两岸摆卖,传承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记者沿着岸边绿道行走,看到墙壁上书写着“千古传承 一方风俗 千年古墟”,沿途通过文字、图片生动地展现竹编简史、竹编编织流程宣传展示民俗文化。两岸绿树成荫,仿竹栏杆古韵悠然,沿途设有休闲石椅、观光塔、舞台、栈道、冼夫人雕塑、冼夫人纪念馆等,各种风景美不胜收。“随着两岸环境美化,节假日过来游玩的人越来越多。村里很多人在附近的商业街工作,游客通常会顺手买些纪念品,或在商业街吃饭,大家的收入增加很多。”村民杨銮志说。
据了解,阳春高流河两侧美化提升示范工程总投资2300多万元,2021年7月开建,起点为上游谷邦村口鱼鳞坝,终点为下游冼夫人纪念馆门口处,建设长达1.5公里的绿道,对沿岸景观进行改造和美化。陈钊表示,目前高河村规划以高流河为中心向周边发展,以高流河流域和村庄聚落为根本空间载体,串联周边文化遗产资源、特色风情商业街、自然资源、丰富的乡村田园资源等,打造文旅融合的典范,助推阳春乡村振兴。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