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 English |

阳东区:塘坪镇有座百年清朝古建筑
北甘许氏培远堂 见证三个世纪的历史变迁
来源:阳江新闻网 作者:许倩 许必妹 邱钰婷 罗许平 时间:2022-06-09 09:48 【字体: 】 浏览量:-
转载分享:

  条石古巷、青砖方砧、绿釉瓷窗、防御炮眼……在阳东区塘坪镇,一处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清朝古建筑“藏”身于此,它就是建于清光绪年间的北甘许氏古屋培远堂,因其房屋前后修筑了防御工事,村里人也称为“炮楼”“楼仔屋”。

  虽无历史文字记载,但培远堂以其保存较完好的整体面貌,见证了北甘从旧社会迈入新时代的美丽蝶变,并伴随着许氏子孙家风传承和本地村民的代代传颂,向世人诉说着它历经141年风霜、仍屹立不倒的繁华与变迁。

  光绪七年

  许氏三兄弟建设四座相连砖瓦屋

  近日,记者从市区驱车来到北甘村甘五自然村。跟随许氏后人许大周的步伐,踏上村居聚集的主村道,沿着左侧连片的荷塘,穿过几处斑驳小巷,来到外表并不起眼的一隅,抬头一望是标志性的炮楼,培远堂古建筑跃然眼前。

  许大周介绍,清朝光绪七年(1881年),北甘许氏祖先许禄公的第24代裔孙许元瑞曾为清朝八品官员,现葬于塘坪村大车朗自然村牛头湖,有墓碑“八品夫墓”为证。许元瑞与夫人杨氏育有三子,分别为长子许秉凌、次子许秉淇、三子许秉湖,培远堂便是由三兄弟合力建造而成。

  培远堂由四座相连的砖瓦屋组成,从巷道外入内,依次为第一座、第二座、第三座和第四座。建筑外墙由方砧和青砖修砌而成,屋檐雕刻的精美图案及外墙篆刻的“家国团圆”组合字依稀可见,墙体内韵味十足的绿釉瓷花窗错落有致,天井用双层铁丝网围住,屋内巧设木质通道,从第一座走到第四座二楼又可回到第一座。

  培远堂人才辈出,据村中长者所言:长子许秉凌曾为县官,当时的许秉凌负责在北津港(位于雅韶)海上一带剿匪,船上高挂许秉凌大旗,由于勇猛善战,周边匪贼见旗闻风丧胆,不敢靠近,在他的带领下,当地百姓过着较为安稳的生活。

  “虽然建筑内外没有看到名牌或碑文,但在族谱里确实有培远堂这个名字。”许大周今年71岁,为许元瑞次子许秉淇第四代后人,他说自小在祖屋里长大,在书厅里读书,且家规极严,历代祖先都谨遵“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古训,并教导他们要报效祖国,以邻为善,耕读传家。

  早在十多年前,每逢荔枝花开的季节,许氏三兄弟的子孙后代总会聚在巷尾,召开年度荔枝承包会,对祖辈种下的一棵老荔枝树进行承包管理,如今荔枝树也已托人代管。许大周说,北甘村现有3000多人,其中有1000多人为许姓,而培远堂三兄弟的后辈子孙多达一二百人。随着社会发展,培远堂的子孙后代相继迁居异地,但每逢佳节回家省亲祭祖或采收荔枝时,后人们喜欢回老屋看看,重拾儿时印记,重新回味书厅里余音绕梁的晨读声,及在家族荔枝古树承包会上不绝于耳的喧闹声……

  建筑用料考究

  外墙均设高低炮眼防御土匪

  四座房屋建成25年后,许氏三兄弟再造书厅,设书房、马房、围堂,围堂内还栽种有柏树,成为塘坪乃至周边的地标建筑。民国六年,嵗(同“岁”)次丁巳仲春,长子许秉凌在书房内墙刻字:“书厅四间,永为公地,有争分者,祖神殛之”,以防止子孙后代争夺房产。历经近百年后,这些刻文仍保存于培远堂曾经的书厅——第一座内墙之上,字体清晰可见,仿佛百年岁月不曾留痕。

  村中多名长者回忆,培远堂大兴土木之时,正值许氏家族鼎盛时期,其所用建材颇为讲究。建培远堂所用砖瓦多于漠阳江分支那江河畔烧制而成,石料采于北甘崩山岭和松柏石厂,木料从阳春西山(即永宁、圭岗一带)沿漠阳江用木排运回,铁闸、铁丝网、铁门、铁柱均在旧阳江县城用船拉回。

  在北甘村土生土长的当地荔枝种植大户许立安说,村里许多人都知道培远堂,自己也从小就听闻它的故事,“四座建筑用料价值不菲,如方砧材料本身是用来建桥梁的,培远堂用来建墙以后,缝隙还用生铁片等进行填补,可见房屋质量很好、坚固非常。”

  值得一提的是,培远堂四面外墙均错落有致地设有大小、高低不一的炮(枪)眼。或因时年社会动荡,为防御匪贼入侵,许氏兄弟雇佣家丁,守护族亲,并在房屋四面墙体预设炮(枪)眼,在第四栋房屋阁楼上修建为利于远眺的瞭望塔即炮楼,一有外侵,家丁即可应声而动,瞄准射击。时过境迁,目前仅有一座四层炮楼保存完好,另外一座据说被后人拆解用于建造旁邻的平房。

  空置十余年

  年内将打造连片旅游线路

  走过141年历史,培远堂四座楼历经风雨,除去上世纪50、70年代曾有部分固材被村民拆解用来建造民宅外,其主体建筑仍保存完好,但随着经济发展,其子孙后代相继外迁或异地发展,如今培远堂已空置十余年。

  今年3月,广东省建筑业协会会长梁剑明到北甘村走访时表示,培远堂极具粤西乃至岭南建筑特色,其与潮汕、客家等传统建筑的设计理念各有千秋。四栋古屋相连,其房屋架构及建筑用材均十分考究,外墙门檐雕刻有古色古香的精美图腾,书厅、书房、马房、天井和围堂等一应俱全,此类建筑应为塘坪镇乃至周边区县的地标性古建筑,值得当代建筑业者深入考究与保护。

  让人期待的是,培远堂有望在今年“换新装”。塘坪镇委书记刘昌汝告诉记者,结合省民政厅派驻乡村振兴工作队的工作规划,依托北甘古村的历史沉淀与文化传承,以及北甘“双肩玉荷包”荔枝全国一村一品的品牌优势,接下来,塘坪镇计划对北甘村的陈屋村古榕树、甘五村古炮楼、元角村双肩玉荷包古树公园等地进行拆旧复旧,连片打造,依托古树古建筑,再现历史风貌。

  其中,陈屋村是在原有千年古榕树的基础上,延伸设计打造一个活动广场,搭建戏台,建设农耕博物馆。甘五村主要是对原有的培远堂古炮楼外立面进行修复,保护好历史建筑的痕迹。目前,元角村的双肩玉荷包古荔枝树公园正在建设施工中,公园占地面积约50亩,内有一棵738年树龄的荔枝古树,是当地有名的“千年古树”。此外,公园还有16棵600年以上的荔枝古树,1000多棵400年以上的荔枝树。

  古树古建筑连片旅游线路建成后,将全面展现北甘村千年古村的生态宜居美景,形成阳东区塘坪镇的一张旅游文化名片,为阳江乡村振兴事业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相关文件: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