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阳东区:那龙镇孔繁英一家获评“最美家庭”
草根夫妇同心奏响致富“奋斗曲”
来源:阳江新闻网 作者:​王静 时间:2021-08-19 10:12 【字体: 】 浏览量:-
转载分享:

  近日,刚刚下过一场大雨,走进阳东区那龙镇那山村,道路两侧的树木经过雨水冲刷,越发显得绿意盎然。孔繁英上前检查了新栽种的树木,沿着蜿蜒的村道来到自家的鱼塘,仔细观察了鱼塘水质、鱼苗生长情况。“最近工作太忙,回到家都晚上七点多了,一直没能抽时间过来看看,长势还不错。”孔繁英表示。

  在鱼塘附近的房子门口,她的丈夫卢仕安应声招了招手,一路走到投喂饲料的地方,与她并肩而立,谈起了最近鱼塘养殖的情况,不时交换看法。这也是他们多年来培养起来的默契。17年来,她和丈夫共同努力,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这个家庭虽然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一点一滴都是互相扶持的甜蜜,夫妻同心唱响致富路上的“奋斗曲”,用勤劳、朴实和宽容守护着最真实的幸福。

  2005年5月,孔繁英进入那山村村委会工作,基层妇联工作琐碎繁杂,她每天为维护妇女权益、护航家庭幸福奔波忙碌。利用业余时间,她不断提升自己,看书、查资料、做总结,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成功自考大专,后被选聘成为“大学生村官”,担任那龙镇那山村委会妇联主席。在共同进步的道路上,丈夫卢仕安也不再满足“小打小闹”的家庭养殖。两人一起商量,拿出家里的全部积蓄,争取了一笔贷款,承包了村里100多亩鱼塘,又在附近搭建了鸭棚、猪舍,做到资源共享、良性循环。“一开始也没这么顺利,第二年冬天遇上霜冻,气温降到零度以下,死了不少鱼,损失挺大的。”卢仕安告诉记者,夫妻两人当时特别受打击,又觉得不甘心,于是再度申请了贷款,重新购买鱼苗,用心钻研技术。随着时间发展,鱼塘每年产量达到约18万斤,获评阳东区巾帼创业示范基地(种养类)。

  孔繁英经常入户走访困难儿童、贫困户。得知新村自然村双胞胎孤儿辍学的情况后,她立刻来到对方家中,父母病故后,孩子们只能与奶奶相依为命。看着他们稚嫩的面容,她忍不住红了眼眶。经四下奔走,她和村干部们帮助孩子们申请了孤儿保障、助学金,又联系企业捐款,终于让这对双胞胎重新走进学校。“只要他们能够一直念下去,我就会一直想办法为他们解决学费和生活费问题。”孔繁英表示。她将这分善良和热忱注入到工作中,得到了领导、同事们的认可,在成功考取广东财经大学后,又迎来了事业上的新发展。2020年7月,经过选举,孔繁英成为那山村党支部书记,在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效,先后荣获广东省百名“最美乡村女能手”、阳江市“三八红旗手”、阳江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

  此时,夫妻二人的养殖事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他们与企业联合,将猪舍搬至合山镇,扩大养殖规模,成功建了新房,并带动了其他村民发展养殖业,共同致富。那山村松树居多,他们拿出多年积蓄承包了100多亩松树林,按照采脂规程采集松脂,送到工厂加工成松香、松节油等化工原料,在勤劳致富的道路上大步奔走。

  2021年,在阳江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中,孔繁英一家被评为勤劳致富“最美家庭”。

相关文件: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