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海陵试验区:下岗职工经营云吞店30多年,味美料足引来八方食客
出名后不涨价且不忘回馈社会
来源:阳江新闻网 作者:李柳枝 梁文栋 时间:2021-08-08 09:43 【字体: 】 浏览量:-
转载分享:

  “请问这是那家‘网红’云吞店吗?”在海陵试验区闸坡镇大民路,常有外地游客慕名来到一家表面普通的云吞店前如是询问,今年已经67岁的店主人李娟总是微笑地回应,她家店铺确实以经营云吞为主,但她并不知道什么网红不网红。

  

  节假日不涨价让顾客吃得开心

  原来,李娟的丈夫冯远怀自1987年从一家国有企业下岗后,便与其他几名下岗职工一起经营原企业下辖的一家冰室。几年后,其他人因冰室盈利不佳等原因陆续退出,这时同为下岗职工的李娟开始与丈夫一起扛起这家店。两人合计后,决定不仅售卖冰棍,还增加了云吞,因此有了“冰室云吞店”的店名。现在,这家几经搬迁的店早已不卖冰棍,却增加了粉粥面等,但店名一直保留了下来。

  一家小店能坚持经营30多年,而且生意越来越兴旺,离不开李娟的诚信经营。有一次受天气影响,蔬菜和肉类的价格均大幅上升,不少餐饮店纷纷提高菜品价格,但李娟坚持不涨价。遇到春节等重要节假日时,商家往往“涨声一片”,可多年来李娟从不因此涨价。

  “平日里店铺多赖大家的支持,我不能因为在特殊时期就辜负大家的厚爱。”李娟说,做饮食生意除了要保质保量,还要让顾客吃得放心吃得开心,这是她的初衷也是她的目的。几年前,因作为馅料的猪肉价格大幅上涨,李娟不得不进行了小幅提价,而今猪肉价格回落,李娟从长远考虑不再降价,却加大了猪肉的用料,确保顾客吃得满意。

  

  凭真材实料在顾客中赢得口碑

  在顾客的口口相传及网络的传播下,李娟两夫妻经营的云吞店逐渐打响了知名度,成了人们口中的“网红店”。成为“网红店”后,不少相熟的朋友好意建议李娟提价增加盈利,可都被李娟拒绝了。

  8月4日上午,来自江门的游客陈女士一家在网上看到推介后,特意前往这家云吞店寻味。“网上的好评实至名归,粥、粉、云吞都很好吃,用料也足,而且价格公道,为此我们特意多点了一碗粥。”陈女士告诉记者,他们不虚此行,回去后还会将这家店推荐给前来海陵岛旅游的亲朋好友。

  “食材新鲜,味道鲜美,干净卫生。”冯伯是闸坡当地人,自“冰室云吞店”开业以来便是其中的忠实顾客。早上,步行到店点一碗大份的云吞或其他吃食作早餐,已经成了他多年来养成的习惯。“老板,帮我打包一碗云吞还有一碗粥。”一位步履匆匆的女士告诉记者,她是闸坡的原住民,后来迁居到其他城市,总是不时想起这家店的云吞,所以每次回到家乡都会到此一饱口福。

  多年来,李娟在同行业中获得了良好的口碑。2017年,她被评为社区“巾帼创业女能手”。

  

  为他人着想诠释党员先锋本色

  李娟是一名有着26年党龄的党员,不仅在诚信经营上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还始终不忘初心,心系群众。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海陵试验区迅速采取了疫情防控措施,安排人员轮番在海陵大堤设卡值守。一天夜里11时许,李娟和家人从市区返回闸坡途经海陵大堤时看到,值守的民警、医护人员在冷风冷雨中坚守岗位,她备受感动。

  “我当时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想要为他们做些什么。”李娟当即决定,每天为值守海陵大堤的工作人员免费送早餐。由于担心辛苦了一夜的工作人员吃不饱,李娟每天送的几十份早餐都是大分量的。

  疫情防控期间,海陵岛旅游生意惨淡,且有不能堂食的疫情防控规定,餐饮行业大受影响。“当时那种经济形势下,如果她们没了工作想必比我更艰难,我得保证她们维持这份持续稳定的收入。”当不少餐饮店纷纷辞退员工时,李娟却设身处地为员工着想。

  “娟姐为人和善,对我们员工也特别好,彼此相处得很开心。”员工金姨告诉记者,她已经在李娟的云吞店工作了16年,往后若没特殊情况还将继续在这工作。几年前,员工阮姨的女儿考上硕士研究生,由于当时家里经济条件不宽裕,阮姨生出让女儿放弃学业的念头。李娟得知后,苦口婆心地劝说阮姨不可轻言放弃,并尽己所能地给予她帮助,阮姨的女儿这才得以继续求学。

相关文件: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