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阳西县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省委赋予阳江的“两个定位”,贯彻落实市委“三个体系”建设,抢抓机遇,接续奋斗,不断激发新动能新活力,阔步迈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一个个案例,展示实践新成效——县域医共体建设获评2019年广东医改十年十大创新典型,入编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典型案例;“短视频矩阵”先试先行打造“网红”数字农业入选广东十大最具潜力农业农村改革案例。
一项项经验,推动迈上新台阶——作为唯一地方代表,在世界数字农业大会作数字农业实践经验介绍;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历年考核为“好”等次,工作经验做法被《广东脱贫工作动态》刊发,成为品牌样板。
一项项荣誉,见证城市新跨越——入选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获批建设497平方公里全国最大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项目;荣获“中国调味品之都”“全国调味品十大产业基地”“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建设示范县”“广东省双拥模范县”“广东省园林县城”“广东省卫生县城”等称号。
2020年,阳西县多项经济指标率先在全市实现正增长,13项核心经济指标增速排在全市前列。2021年1—5月,阳西县经济延续去年快速增长的势头,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居全市前列。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肩负“示范区”使命的阳西在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农业农村、民生事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累累硕果无疑是一份独特而诚意满满的“生日礼物”。
强党建
党建引领聚合力 为民办事解难题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党建引领。近年来,阳西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建统领全局,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发扬毛泽东同志批示的“边海红旗”精神,扎实推进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和“党员亮身份、党群心连心”活动,创新开展“党群连心、勇立潮头”党旗红活动和农村基层党建“整县推进、全域提升”创建活动,推动全县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村级便民服务全覆盖,打通“最后一公里”
在上洋镇沙湖村,每天打开手机看看“党建为村”平台公众号有何最新消息,成为村民的习惯。“党建为村”平台包括了党务、村务、服务、商务、事务五大板块70多个功能,及时回应群众所需、所盼、所想,是乡村基层手机上的“党群服务中心”。村民表示,自认证使用这个平台后,信息更加公开透明,生活更加便利。
2019年起,在全县开展“党建为村”平台建设,并结合基层治理,组织149个村(社区)积极运用平台各项功能开展为民便民服务,一大批群众关切的重点、热点问题在群众与书记的交流中得到重视和解决。
今年以来,阳西县进一步强化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服务为民、便民、安民功能,以村级党群服务中心为依托,建设149个便民服务点,打通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
阳西县创建村级便民服务点,把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计划生育、民政优抚、农业综合等20项代办事项下沉到农村基层,以“干部跑、网络跑”代替“群众跑”,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办好各项“小事”,达到一站式解决的效果。
这是阳西县紧紧围绕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探索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有益之举。截至目前,全县384名村级代办员共承办1152次事项,完成事项办理1098次。
此外,全县各级党组织还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群众、深入生产一线、深入服务对象,解决一批人民群众热切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农村基层普遍存在的痛点堵点问题,扎实推进全县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多措并举推进软弱涣散党组织转化提升
为全面实现“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目标,阳西县以开展“党群连心、勇立潮头”党旗红活动为抓手,推进软弱涣散党组织转化提升。
集体经济薄弱,办公场所破旧,阵地建设落后……2018年,塘口镇竹迳村被戴上了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的“帽子”。为彻底改变现状,阳江市委常委、阳西县委书记孙波挂点竹迳村,多次深入调研,找准整顿工作发力点,为竹迳村选派驻村干部。在村党支部带领下,竹迳村建成了村党群服务中心,对全村环境进行了升级改造,扭转了村中“阵地”残旧的状况。
同时,竹迳村紧紧抓住阳西县实施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三个三”政策机遇,引进企业承包流转土地730多亩种植毛豆,以产业发展带动村民增收。经过一年多的整顿,竹迳村实现了华丽转身,不仅摘掉了“帽子”,还成为了战斗力强、群众拥护的先进党组织,成为阳西县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的一个成功典范。
目前,阳西县已对2018年排查出的10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全部整顿完毕通过验收。其中,前步村整顿工作经验获评广东农村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奖,阳西县委组织部荣获广东省基层党建创新案例最佳组织奖。
谋发展
“十四五”开局之年 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居全市前列
六月骄阳似火,阳西大地一派热火朝天,生机勃勃。
在阳西县教育城施工现场,工人们有序施工,阳江市职业技术学院阳西分校建设进入收尾工程,预计今年9月招生;在明阳阳江沙扒海上风电项目施工现场,陆上集控中心已具雏形,工人正忙于钢筋绑扎和模板支固等工作。项目建成后,将与本海域其他风场连成一体,形成全国海上最大风电项目集群;在儒洞镇举行的阳西荔枝出口北美市场(加拿大)发车仪式现场,15吨新鲜的阳西荔枝将以空运方式出口加拿大,这是近年来阳西荔枝首次实现大规模出口……
进入“十四五”开局之年,阳西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省委赋予阳江打造沿海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城市的“两个定位”,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持续发力,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经济发展势头迅猛。今年1—5月,延续去年强劲的发展势头,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居全市前列。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9.2%,项目投资增长116.7%,建安工程投资增长69.9%,工业投资增长163.9%,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56.5%,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847.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增长68.2%,金融本外币贷款余额增长31.2%。
——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在去年引进宝能大食品产业园、粤西大数据中心、海大海洋蛋白和粮油、织梦产业新城等一批投资过百亿重大项目的基础上,今年新引进世界500强丰益国际调味品项目等6个重大项目,总投资额34.9亿元。集中力量持续开展“重点项目大干120天”行动,今年1—5月,7个省属、24个市属重点项目分别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60.45%、58.34%,均超过时序进度。
——绿色产业提速发展。推进丰益国际益海嘉里调味品项目、宝能大食品产业园、致美斋、茂德公等项目尽快动工建设,力促咀香园、御膳厨等项目建成投产,扶持壮大卡夫亨氏、厨邦、美味鲜、广味源等龙头企业,擦亮“中国调味品之都”品牌。博德精工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并获批中国(华南)新型建陶产业基地。完善绿色能源产业园规划,持续推进三峡、粤电、明阳、华电等海上风电建设,规划建设绿色能源科普馆及科普公园。
——数字阳西加快推进。在成功入选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省数字农业示范县的基础上,阳西县加强与数字广东公司和三大运营商合作,推进“数字阳西”建设,重点打造“1+3+X”平台,被提名为省“一网统管”县域试点。目前,各系统开发、上线等工作正在加快推进,一幅数字技术助力政务服务、社会治理、城乡发展的生动画卷正在阳西大地徐徐展开。
——城乡建设提质升级。阳西县重点项目——塘口桐油山绿道项目建设完工,为实现乡村振兴注入长久的发展动力。持续提升城市承载能力,以畅通城市道路交通为主要抓手,优路网、通断点、疏堵点,进一步完善城市路网体系,让百姓出行更加方便。
——民生福祉稳步提升。市重点建设项目——阳西县引陂供水工程建成通水,日供水能力达3万吨,切实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用水问题。继续加大力度推进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发展中心、阳江职业技术学院附属阳西学校等教育项目建设。
话初心
市委常委、阳西县委书记孙波:
立足战略定位 坚守初心使命
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记者:近年来,阳西县工业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发展定位清晰。接下来,将采取哪些措施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后劲?
孙波:阳西加快“一区五园”建设,打造“六大产业集群”的产业发展方向已经明确。接下来,主要从三方面着手。
一是推进产业集聚,提升产业发展承载力。加快推进阳西高新区及绿色食品、绿色建材、绿色能源、临港循环经济、刀剪帽袋产业园“一区五园”建设,完善园区规划,制定调味品、风电等产业链图谱,优化审批流程,提升园区集聚水平,承接大湾区产业外溢,加快创建省级高新区,努力打造世界最大的调味品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海上风电生产基地之一、粤西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绿色建材生产供应基地。
二是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产业发展吸引力。加快落实预审批和容缺预审、绿色通道等机制,推行“四免”,实现“四办”。强化产业链精准招商,选优配强招商队伍,坚持每年举办中国调味品之都(阳西)调味品展销会、招商推介会等大型活动,推动优质项目签约落地。坚持每年“条、块、链”结合开展“重点项目大干120天”,加快项目落地见效。
三是强化要素保障,提升产业发展支撑力。积极争取省重点项目及资金债券、用地用林用海用能等要素支持。盘活存量用地,提升园区土地储备水平。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热电联供,有针对性引入大型物流企业和配套企业。构建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加快教育城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科学制定征地、补偿、安置等措施,保护群众合法权益。
记者:市委赋予阳西“示范区”新的定位,请谈谈对这一定位的认识,阳西将从哪些方面发力,加快实现这一目标?
孙波:市委赋予阳西“示范区”新定位,是市委贯彻落实省委赋予阳江的“两个定位”战略部署、立足全市发展大局赋予阳西的新期望,起点高、定位准,十分符合阳西发展实际。同时,新定位给予了阳西新的机遇,使阳西各项工作追赶有参照、超越有方向,努力为全市创造一批示范标杆。
阳西县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1+1+9”战略部署,按照市委围绕“两个定位”、打造“三个体系”的发展要求,主动服从服务全国、全省、全市发展大局,积极融入“双区”“双城”建设,以高质量为引领,重点在落实“三个体系”上全面发力、争当示范。
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全面发力、争当示范。做大做强第一产业,重点推进全国最大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综合开发建设,把海洋渔业作为一产的主导产业,大力推广沉香种植,着力打造国家级程村蚝、省级东水茶、省级荔枝、市级蔬菜、市级南药等五大现代农业产业园。坚持“向海发展,工业立市”,以“一区五园”建设为主体,不断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条,为阳西经济发展创造多元增长极。以更大格局开发溪头镇凤凰岭矿区,推进“矿地统筹、净矿出让”试点工作,力促阳江港丰头片区F1#、F2#起步码头年内动工建设,推动港产城一体化发展。力促三峡、粤电、明阳、华电等在建装机容量达28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今年底全部并网投产,推动近海深水区余下45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今年内动工建设,争取阳江新增10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更多落户阳西。倾斜资源打造沙扒县域副中心和文旅康养小镇,打响阳西月亮湾和白沙湾等旅游品牌,大力发展乡村民宿和乡村旅游业,不断增强旅游康养产业集群效应。
在构建基础设施体系上全面发力、争当示范。加快推进广湛高铁阳西段、G15沈海高速阳西段扩建、省道278线塘口至织篢段、疏港公路(省道278线织篢至溪头段),积极推进沈海高速阳西支线、广东滨海旅游公路阳西段、省道541线阳西段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谋划争取粤西沿海高速(远景展望线)、阳西至郁南高速、赣深铁路南延线等项目,着力打造沿海经济带的重要交通支点。坚持系统观念,强化设计引领,全力推动国内外知名设计机构和设计大师参与城市建设,重点做好县城东片区、滨海片区、大垌山片区的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优化提升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体育馆、方直大剧院、大垌山森林公园、东水山森林公园等在建项目,规划建设历史文化街区,加快东片区路网等县城道路升级改造,加快省道278线织篢至塘口绿道、上洋古驿道、织篢河碧道建设,打造一批城市精品工程,提高城市建设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在构建品质生活体系上全面发力、争当示范。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加快阳西教育城建设,新建阳西外国语学校、奋兴中学高中部等一批学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持续深化医共体改革,加快“三院一区一中心”项目建设,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扎实推进全省维稳工作示范点工作,加快“数字阳西”建设,深化“五室合一”一门式平台、“智慧信访”信息化平台建设,常态化开展书记大接访,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全民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县城、国家科普示范县、省县级文明城市,打造和谐幸福美丽家园。
记者:今年喜迎建党100周年。请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谈谈接下来如何继续抓好党建引领带动全局工作?
孙波:阳西将坚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造福群众的实际成效,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一是以党建引领强思想。坚持“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和严格政治要件闭环落实机制,抓好“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工作。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榕树讲堂”“渔船讲堂”“流动党史课”等宣传宣讲活动。
二是以党建引领筑堡垒。以新一轮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大力实施基层党组织“头雁”工程,做好“强基育才”村级后备干部管理,推动各类人才资源往基层下沉。
三是以党建引领优队伍。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正向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注重选拔在基层一线业绩突出的干部,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
四是以党建引领促工作。坚持将疫情防控、产业发展、城镇建设、乡村振兴、基层治理、道路安全、危桥改造、城乡供水、教育改革等中心工作与党建工作紧密结合,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确保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