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要闻动态 > 县区动态

阳春市:举办根雕雅石文化研讨会

让根雕雅石“活”起来
作者:​杨辉南 来源:阳江新闻网
时间:2022-09-01

  8月30日下午,在阳春市图书馆,阳春市委宣传部和阳江日报社联合举办了阳春市根雕雅石文化研讨会。与会专家就阳春根雕雅石文化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并指出了当前存在的实际问题,对今后如何发展壮大阳春根雕雅石文化提出了与文旅融合发展、建设上规模上档次的展览展示馆等建议。

  阳春市根雕雅石协会会长张英祥: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推动行业壮大发展

  1994年,我们这群根雕老艺人自发组织,自费前往广州参加雅石根艺展览,展出作品近50件,获得了省内业界好评。自此之后,我们为了抢救和传承好根雕这项文化遗产,立即筹备成立阳春根雕雅石协会,并于1994年正式挂牌成立。协会成立时仅23人,到现在会员已发展到近300人。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在努力做好阳春根雕雅石的推广和传承工作,将根雕雅石发展壮大。

  这28年间,我们这批老根雕手艺人、收藏家除了在本地举办展览外,每年还带上根雕雅石到全国各地参加根石展、展销会、博览会。有时是几个人、有时是十几个人、最多的时候是20多个人,大家不计报酬、不辞辛苦,满怀一腔热血奔赴全国各地,为阳春的根雕雅石呐喊助威。也正是那些年头,阳春的根雕雅石渐渐在全国有了些名气,作品也获得了不少奖项,在全国的根石界打响了名堂,引来各地根石商和收藏家来到阳春“寻宝”。

  阳春市根雕雅石协会利用本地资源优势,不断发展,已有非遗省级代表性传承人4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5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5人,设立省级非遗传习所1个、非遗见习场4个。阳春市根雕雅石协会还会经常组织会员、爱好者和学生参加根雕有关的课题,以师带徒,不断做好传承工作。

  为继续做好阳春根雕项目的保护和传承工作,28年来已设立了3个非遗阳春根雕展览馆,而且近几年还将根雕作品带进阳春一中、阳春二中等学校进行展览,为学生上根雕非遗课,并且将根雕带进各个社区,让市民观赏。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仍然要继续做好阳春根雕雅石的传承工作,让更多的市民懂得根雕雅石,让更多的年轻人爱上根雕雅石,为阳春根雕雅石行业注入新动力。

  阳春市根雕雅石协会常务副会长邹基友:

  根雕作品各具特色 造型天然趣味盎然

  阳春根雕是阳春地方民间流传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民俗文化,源于明清,有400多年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

  阳春根雕可分为三大类。一是实用根艺,包括日常生活用品类和实用家具类,既有实用性,又有观赏性。二是造型根艺,包括象形根艺和抽象根艺。象形根艺是以人物或动物等作为参照物,按他们的静态或动态,创作的根艺作品。实用根艺和造型根艺继承传统大胆创新,使阳春根雕表现形式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多彩,在技艺和质量上,更上一层楼并向人性化、多功能方向发展。三是大胆创新发展了树根书法,称为根书。根书是最具特色的表现形式。它是以天然的质坚防虫的树根为创作素材,根据其特殊的走向和韵律,创作出根书,一根一艺,一笔成书,不拼不接,一笔呵成的立体书法,保留原根的瘤疤和肌理,既是书法,又是根雕,根味浓厚,造型天然,大方得体。

  阳春根雕能薪火相传几百年,靠的是师徒传承、家族传承和社会传承。2007年,以阳春市根雕雅石协会为总部,创建了阳春根雕非遗传习所,下设4个见习场,以点带面培养根雕人才,通过“传、帮、带”,培养了50多人加入根雕队伍,形成项目的传承梯队。他们新作不断,大有“长江后浪推前浪之势”。虽然近年市场疲软,但他们还是默默耕耘,助力阳春根雕的传承和发展。希望有作为的阳春根雕手艺人,扛起薪火相传的大任,做大做强阳春根雕雅石行业。

  阳春市根雕雅石协会副会长梁飘:

  化腐朽为神奇 创作艺术精品

  阳春根艺雅石要突出“雅”字,由俗入雅,赋予它更多文化内涵,进一步挖掘根雕雅石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阳春的根石都是大自然的普通物质,根艺赏石家通过自身的艺术眼光,化腐朽为神奇,创作成各种艺术品。根雕雅石保留着最自然的成分,浑然天成。因而,对根雕雅石的鉴赏,要运用朴素的审美,发现自然中的美,这也符合中国传统文化“道法自然”的观念。

  阳春根雕雅石的审美过程,恰恰符合中国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文化观念。根雕艺术是发现自然美而又显示创造性加工的造型工艺,其制作方式是利用天然的枯根朽木和废弃的树桩,经手艺人甄选取舍,创作出人物、动物、器皿和书法等艺术作品,具有化腐朽为神奇、变枯根为活宝的特色。所谓“七分天成、三分人意”,就是说在根雕创作中,大部分应利用根材的天然形态来表现艺术形象,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天作之合。阳春根艺中最精品的就是“根艺书法”,整体水平很高,体现在自然性强、符合书法艺术、整体协调完整、内容格调清新高雅等方面。

  因此,在阳春根艺雅石赏玩实践过程中,要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根艺雅石中,更好地提升主题和品位。比如,给雅石配底座,鉴赏家和收藏家会根据收藏到的雅石,品出它的主题,然后选用树根或者好木材,帮它配上符合主题的底座。对孔雀石的审美也要融入传统的审美观念来鉴赏,而且,我们鉴赏雅石的过程中,已经融入科学技术手段对石进行分析、分类,以便更好地全方位去审美。比如对黄蜡石质地、色彩、形状、纹理、神韵五个审美要素的把握,就是符合传统审美的多样性、空灵和立体。

  阳江日报社五级职员吴建光:

  建设高层次展示馆 打造产地集散中心

  阳春的根雕雅石,因为有一群虔诚老艺人和爱好者孜孜不倦的执着追求,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已成为阳春市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成为一个突出的文化现象。

  现在,在资源越来越有限的情况下,阳春的根雕雅石要持续发展、做大做强,一方面,根雕雅石艺人、爱好者,要继续挖掘当地的资源,不断推出新产品、开发精品。另一方面,要有开阔的眼光,做大阳春的根雕雅石市场,如建设辐射性强的交易平台、开设地摊市场等,并做好宣传推广,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想方设法吸引本地、周边,乃至全国的根雕雅石汇聚于此,丰富阳春的根雕雅石品种,让阳春成为周边地区甚至全国重要的根雕雅石产地和集散地。

  诚然,上规模、上档次、集中的展览展示馆,是当前阳春根雕雅石做强做大的平台和助推器。放眼当前,阳春的根雕雅石展示馆、石铺、工场,有遍地开花的感觉,星星满天,但缺少太阳、月亮,缺少如三香斋那样有规模和档次的展示馆。因而,现在阳春的根雕雅石行业要做强做大,迫切需要建设一个上规模、上档次,集展示、交流、收藏、研究和交易等于一体的展览展示馆。

  买椟还珠的寓言故事,说明一个“主次要分明”的道理。但是,主次怎么分明,这是一个度的问题,并非是只要“主”就不要“次”了。阳春的雅石,若没有配上那些线条明快、端庄优雅的荔枝木座,会逊色不少。我以为,为了让雅石更充分、更立体、更突出、更完美地展示,就需要给那些雅石“量体裁衣”,配上一个得体的木座。这也为本来与雅石就有缘分的根艺发展创造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遇。让根艺在继续发展根书、造型根艺(形象、抽象)、实用根艺等形式的同时,也开发利用根雕、木雕的形式,为雅石配上得体的垫座,让根艺成为雅石突出的“绿叶”,相互依存、相互融合发展,阳春的根雕雅石就会迈上一个新台阶。

  阳春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任科员朱泳有:

  擦亮根雕雅石品牌 助推文旅融合发展

  观看阳春市根雕雅石展览后,有两点感受。首先,这是一场久违的展览,广大根雕雅石爱好者、创作者和收藏家为之兴奋,在内心里十分感恩阳春市委市政府、阳江日报社的大力支持和高度重视,对根雕雅石的发展充满了干劲和信心。其次,阳春是中国孔雀石之乡、广东省根艺文化之乡,这次展览展示了阳春不少收藏家的精品乃至极品,由此可见阳春收藏界可谓“藏龙卧虎”。

  这次展览也让我更深刻认识根雕雅石在阳春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引发了几点思考。一是必须打品牌,品牌就是影响力,就是竞争力。二是要认清市场规律,顺势而为谋发展,根雕雅石产业必须“海纳百川”,在对外开放的环境下“坚守好自身品牌”,以新思维开拓新局面。三是要把握未来发展趋势,助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对于奇石根艺而言,未来发展会出现不少新趋势,最为突出的发展趋势是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文旅融合发展,特别是博物馆文化旅游不断升温。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奇石根艺博物馆在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阳春根雕雅石产业如何应对挑战和机遇?这需要广大从业者抓住难得的战略机遇,关键在不断增加知识储备、与时俱进,提升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重视建馆,让奇石根艺进馆藏,助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加强地区之间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与合作;注重形象宣传与媒体宣传创新,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提升品牌吸引力、影响力和竞争力;充分发挥根雕雅石协会作用,把“政府重视、部门搭台、协会唱戏”有机统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