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由市委组织部、市交通运输局、市委老干部局、市委党校、市委编办、中国建设银行阳江分行组成的7人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正式进驻阳东区红丰镇。自此,红丰镇的乡村振兴注入了一股新生力量。
为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队将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工作作为重点任务。入驻后,工作队已全部走访完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共738户,并根据了解到的情况,结合“三类人员”监测对象自身意愿和能力,与他们一起探讨可行的帮扶措施。
潮观村的边缘易致贫户陈进来,其妻子患有重病,两个读小学的孩子需要照顾,无法外出务工。结合陈进来家的实际情况及其喜欢读书的兴趣,工作队决定帮助陈进来在学校附近开一家书报亭。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发展什么产业?如何将产业做大做强?这成为工作队着重思考的问题。
经过扎实调研、全面摸排后,工作队紧紧围绕红丰镇作为阳东区北部农业经济发展区的功能定位,着力发展“种植养殖”和生态旅游产业。那么,种什么好?又一道选择题摆在工作队面前。
“红丰镇素有种植香蕉、火龙果、菠萝蜜等特色农产品的基础,不如选其中一种推广种植。”
“我们镇有个千亩的澳洲坚果高效丰产示范园,由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牵头建立,具有强大的科研能力支撑。不妨借借这股‘东风’!”
“澳洲坚果收益时间长,具有长远发展的优势。”
“香蕉、火龙果、菠萝蜜种植是我们的特色产业,有很好的群众基础,不应该放弃。”
工作队与当地干群多番探讨,数次推敲,最终作出“一个都不落下”的决定。
首先,依托澳洲坚果高效丰产示范园,在镇内选择一块面积较大且适合连片种植澳洲坚果的土地,集中打造澳洲坚果示范林。示范林由辖区内14个行政村按比例持股,收益归入村集体,改变以往各村“单打独斗”的情况。
与此同时,探索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鼓励村民群众利用闲置土地,加入澳洲坚果的种植中来。
“我们走访发现,各村都有丢荒山地、自留地等。”工作队队长杨坤钢表示,如果在全镇推广种植澳洲坚果,既可以有效盘活土地,又可以增加村集体和农户收入。
说干就干,队员们当即在全镇范围内摸底排查合适的土地,上山下地、走村串户成了队员们的工作常态。
日前,工作队到该镇与阳春市交界附近一块山地实地走访,女队员雷楚楚尽管穿了长衣长裤运动鞋,小腿还是被虫子咬伤了。虽然疼痛难忍,可雷楚楚却认为,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除了雷楚楚,工作队还有一名女队员周海萍。10月29日上午,记者随同工作队前往塘角村实地走访,两名女队员走泥路、跨田埂一点也不输男队员,她们熟悉地向村民了解香蕉管理、收获情况。
其次,依托水稻、香蕉、火龙果、菠萝蜜等特色农产品,突出“一村一品”因地制宜打造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以“特色农业+旅游”为抓手,进一步发展壮大香蕉、火龙果、菠萝蜜等特色产业,加快推动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构建复合型、集约化的多业态现代农村经济体系。
此外,红丰镇有一些临河的开阔草地及古村落等,工作队也产生了依托现有自然资源禀赋逐步打造乡村旅游“网红打卡点”的想法。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在谋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在工作队的帮助下,红丰镇正焕发出蓬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