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带货农产品,让传统农业插上“云翅膀”迸发新活力;智能化农机设备,助农民和企业实现专业化、精准化农业生产管理……随着5G、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科技的应用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新动能,加快数字农业建设成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阳西县牢牢把握住数字化发展的潮流与趋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广东数字农业“三个创建、八个培育”要求,立足县情,主动谋划,抓紧布局,以数字技术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为主攻方向,积极出台政策措施,用数字赋能推动乡村建设,深耕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责任田”,全力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阳西模式。
今年5月,阳西县入选省数字农业乡村发展试点县(市、区),9月,入选国家数字乡村发展试点县(市、区),成为全省三个试点县市之一。这是阳西县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有力证明,也是对阳西县在数字农业方面的探索、实践以及取得成效的充分肯定。
三大保障机制
为发展数字农业农村奠定坚实基础
走进广东顺欣海洋渔业集团有限公司的水产养殖基地的罗非鱼数字农业产业园,240多亩的鱼塘一眼望不到边,却没有见到农户忙碌的身影。在鱼塘边上正迎风旋转的设备就是产业园的数字化“武器”——气象站,它可以自动监测空气温度、空气湿度、风速风向等9种相关的气象参数,经5G传输到终端,进行处理和大数据分析。而位于水下的水质EC传感器,则自动监测水质温度、水质PH值、水质溶氧量等土壤和水质环境数据,通过准确掌控罗非鱼的生理生态需求,实现精准化养殖和标准化管理。这只是阳西开展数字农业建设的一个缩影。
阳西以敏锐的嗅觉瞄准了数字赋能农业的发展靶向,落实政策、基础设施与人才“三大保障”,将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植入阳西的热土,传承千年的农耕文明与现代信息技术交融,数字将农业生产、加工、经营、管理和服务等资源聚合成整体性产业链,实现“促进销售、产品创新、提升效率、优化成本”,进一步打响了阳西特色农产品品牌。
阳西县委县政府把数字农业建设作为一项发展战略工程、民心民生工程,成立创建数字农业示范县工作领导小组,出台阳西县数字农业示范县建设方案、阳西县数字农业三年行动计划和五年发展规划,强化规划引领。今年,阳西县财政安排农业农村发展资金2亿元,并争取到1.9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其中1.05亿元专项用于农业农村发展。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阳西将5G网络向所有镇进行覆盖,目前8个镇已建成5G基站122个,“一馆四园”实现5G信号覆盖,搭建完善县域数字“高速路”。在此基础上,推进县镇区域云网融合、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5G深度融合,形成5G、宽带、WIFI均达到1000M速度的“三千兆”网络模式,为数字“高速路”扩容提质。同时,阳西灵活利用富余电力,在临港循环经济产业园打造大数据中心,致力于将其打造成华南地区规模最大、设计等级最高的大数据中心产业集群和超大数据中心产业核心中枢。
与此同时,多措并举做强数字化“智囊团”,引进华南农业大学信息工程领域专家团队、联通(广东)产业互联网研究院等行业智库,与省农科院联合设立数字农业研究所和博士工作站,组建县数字农业推广中心。高标准建成阳江地区首个县级人才驿站,为阳西数字农业示范县项目提供智力支撑。阳西坚持数字人才“引育结合”,让引进与培育并驾齐驱,重点构建了数字农民培训体系,通过云讲堂、知识库、专家库,利用数字技术举办农业线上技术指导、网络直播培训。目前,数字农业云讲堂已上架5个门类20余堂课程,先后培育了9208名农村实用人才和545名高素质农民。同时建强人才孵化摇篮,打造了横山红色村、边海党建教育基地和县委党校横山、边海分校,实现全县60岁以下农村党员培训全覆盖,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在数字农业发展中的中流砥柱和先锋模范作用。
实施数字农业试点项目
推动农业生产规模化
阳西县先行先试,创新实施了一批数字农业试点项目。依托5G网络技术重点建成“一馆一云四园”示范项目。“一馆”即打造数字农业展览馆,集产业展示、数据共享、交易流通、农业培训、网红直播等于一体。“一云”即通过建设大数据平台、区块链安全追溯系统、VP+互动体验系统等数字农业云应用实现农业综合监管和品牌推广。“四园”即推进荔枝、程村蚝、罗非鱼、东水山茶四个产业园数字化转型,并通过县财政扶持,全面推广“四园”数字技术应用经验,加快形成“一村一品”。边海丝苗米、程村牛大力、溪头五彩薯等7个产业基地正在利用物联网+社交电商销售的优势,打造科技云、政策云、文化云、市场云“云上云”体系。
因地制宜,推动农业生产规模化。充分发挥政府引导、龙头企业带动、专业合作组织协同、农户参与生产的共同作用,实施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三个三”政策,对村集体实施土地流转后合法连片发展产业,经营面积达300亩及以上的按300元/亩/年的标准,连续3年给予奖补,推动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经营。出台“政银通”贷款方案,财政贴息80%并简化手续,破解农业产业融资难问题。挖掘优势资源,全县富硒土壤达542平方千米,农作物富硒比例达87.5%,探索集中连片发展富硒产业;成功申报蓝色海湾项目,争取1.5亿元中央财政资金扩展程村蚝产地红树林资源。
发展特色产业,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促进农业规模化发展,获批建设497平方公里全国最大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成功创建荔枝、程村蚝两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30个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打响特色品牌,程村蚝、红心鸭蛋获评国家保护地理标志产品,东水山茶获评广东十大名茶,溪头五彩薯、上洋西瓜、双肩玉荷包荔枝、蒲牌辣椒入选无公害农产品,并进驻盒马生鲜、卜蜂莲花等零售端。新三板上市企业美味源集团牵头7家企业对我县特色海产品程村蚝进行精深加工,注册打造“程村蚝油”品牌。成立县食品文旅集团,打造腊味和烤鸭蛋品牌,产品远销浙江等地。
打造绿色食品产业园,成功举办2020年中国酱油及调味酱产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全国调味品行业食品安全工作座谈会及第二届中国调味品之都(阳西)调味品展销会,吸引全国500多家企业参加,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延伸调味品产业链,提升农业农产品附加值。引进世界五百强企业卡夫·亨氏、国内调味品十强企业,打造集研发、制造、内外贸、物流、供应链于一体的综合性食品产业群,到2023年调味品预计产能377万吨,成为世界最大的调味品生产基地。
三端数字化
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同农业经济深度融合
“年产12万吨,年产值2.3亿元”“广东省最大的桩架吊养牡蛎基地”“国家级近江牡蛎吊养标准化示范区”“国家农产品地理保护标志”,一直以来,阳西县程村蚝产业发展给人印象足够深刻,“中国蚝乡”的常胜“秘诀”也离不开数字建设。
阳西县坚持推进生产端、供应端、销售端“三端数字化”,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作用和创新引擎作用,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农业经济深度融合。创新技术,推动农业生产数字化。在农业生产关键环节,应用新装备、新技术,通过采集大量数据分析来进行生产管理,实现智能化决策、精准化种养、标准化生产和数字化管理。荔枝产业园配置物联网监测设备,提供气象灾害预警、长势监测、荔枝病害预警和打药适宜性分析等功能,再应用植保无人机、无人车,提升植保效率的同时精准控制药量,降低人工成本90%,节约农药使用成本40%,在采后运输环节,借助山地轨道运输车运输效率提高10倍。
程村蚝深度融合数字建设,养殖户借助传感器实时远程查看水质数据,改变隔三天出海人工测量盐度模式,保障生蚝生产。此外,通过程村蚝养殖管理平台可以实现对农事计划、收获记录、资源管理、销售管理等流程的上云管理,提高生产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边海丝苗米全程机械化生产和无人飞机植保农事服务,助推全县早稻7900亩以上的增种扩种任务完成,确保全县粮食安全和农业丰收。
应用数据,推进供应端数字化。遵循市场规律,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服务体系,把优质优价的农产品通过数字技术和现代物流供应给消费者,实现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完善“产、供、销”一体化的市场流通体系,借助西荔王合作社、阳西荔枝龙眼协会等主体一体化经营经验,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与涉农电商平台建设,推动线上线下相结合,充分拓宽市场。顺欣集团完善冷链加工、仓储、物流服务体系,24艘远洋船可远赴太平洋、非洲、南美洲作业,并建成全省第一个温度达零下55-60℃度的最大超低温冷库和省内第一条国产金枪鱼加工生产线,每日冷链加工能力350吨,年产值逾5亿元,带动鸡乸丆村年人均收入提高到13万元。同时,与京东数科等公司共同投资1.5亿元,联手打造罗非鱼数字养殖基地,共享区块链品牌可信价值。建立农产品流通大数据平台,建立了荔枝、程村蚝两个品类的实时销售大数据,存储分析应用销量、售价、购买需求信息,让农户实时掌握市场变化。
创新模式,推进销售端数字化。充分发挥全省“一村一品”短视频矩阵试点县的优势,创新农产品数字化营销模式,开展短视频+网红直播带货,让手机成了新农具、数据成了新农资、直播成了新农活、地头成了直播间。参加全国农交会、广东农博会,举办北京招商会暨特色农产品推介会,与陕西延安宝塔区携手参与“陕品南下、粤品北上”,与珠海横琴新区合作打造“跨境说”和“阳西特色农产品O2O体验馆”,积极宣传推介阳西名特优农产品,打响阳西农产品品牌。推动“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短视频矩阵全覆盖,举办短视频大赛、短视频+网红培训班,成立网红直播协会,扶持本土农业电商11家、培养400多名本地“短视频+网红”达人。网红驻点特产店、田间地头轮番推送短视频助力农产品销售,依托互联网短视频拓宽农产品销售半径,农产品由难卖转为供不应求。疫情期间,积极参与“百县直播助农”计划,直播2小时销售辣椒5万公斤,阳西辣椒价格由每公斤0.4元升为2.4元;通过腾讯微视“抗疫助农”直播,销售千禧果36吨;举办上洋西瓜全民直播带货推介会,线上销售西瓜410吨;参加“荔枝北上、湖北农产品进湾区县域结对直播活动”,2小时直播成交金额达20万元;在全县8个镇举办消费扶贫活动,350万元的消费扶贫农产品不到一个小时全部售罄;举办蚝美阳西美食展、中国农民丰收节(阳西)暨程村蚝网络节+名优农产品(扶贫产品)云展会活动,56家生蚝企业上线云展会平台,直接销售近1500万元。
针对荔枝产业开展“云数据、云课堂、云发布、云指南、云对接、云定制、云推广”系列活动,举办首届“我在阳西有棵荔枝树”云定制活动、阳西“美荔一家人”荔枝树专属定制活动,推出阳西荔枝文化网络节等网上推广活动,辐射东三省、京津冀、长三角及陕西、内蒙古等多个省(市、区)。今年全县13万亩荔枝产量超8万吨,产值达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43%。
接下来,阳西县将以大力发展食品产业、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带为产业立脚点,以数字技术迅速发展为契机,推进阳西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从试点示范到全面推广应用,大力发展县域数字经济,不断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推动阳西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