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我局在省科技厅和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紧扣科技金融创新发展的主线,大力加强科技金融融合,推动科技工作高质量发展是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抓手。我局围绕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积极开展探索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模式,推动科技金融结合,取得较好成效。现汇报如下:
一、优化科技金融深度融合体制机制。一是出台工作方案。联合转发《关于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工作方案》,从强化科技创新领域信贷产品、保险产品和创新服务方式,以及完善配套政策等多个维度,为科技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提供了明确的政策指引与支持,明确了科技金融工作的目标与方向。二是完善工作机制。成立广东省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中心阳江分中心,建立市县联动的政、银、企协作机制,构建科技金融企业和项目的筛选与推荐模式,深入地方产业,从众多科技项目中筛选出具有高成长性、创新能力强、符合产业发展方向以及有融资需求的优质企业和项目,推荐给金融机构,有效降低金融机构的项目筛选成本和提高科技企业放贷率。三是加强各方沟通。我局与中国人民银行阳江市分行、各商业银行紧密联系,把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科技型企业的基本信息画像、融资需求等情况及时推送,促进资源互通共享。
二、联合各方力量推动科技金融融合。一是点对点对接,各县(市、区)科技部门深入调研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发展规划以及技术优势等情况,每年挖掘2家以上有贷款需求且有少量贷款余额的科技型企业,一对一精准匹配最合适的金融机构及金融产品政策包,并安排专人跟进对接过程,力促科技金融融合。截至2024年12月,我市科技中小企业贷款余额11.02亿元,其中新发放1.02亿元;科技贷款合计519.07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是87.89亿元。二是以点带面推广,在企业座谈会、培训班等场合推广成功案例,如获得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资质的优质小微企业通过纯信用贷款最高可获1000万元贷款,以点带面地推动了科技金融融合工作在更大范围内的开展。2023-2024年,我局共联合金融机构开展了10场科技金融政策推广会,深入解读科技金融政策、金融产品应用、企业融资技巧。通过投早、投小的方式,政、银共伴企业成长,提高企业科技金融政策获得感。三是举办创新创业大赛,为科技企业提供了展示创新成果、拓展融资渠道的重要平台。如阳东区工信局(科技局)牵头开展2024年阳江市金属制品产业创新创业大赛的筹办,吸引了61家企业报名参赛,通过激烈的角逐和专家评审,决出14个奖项,给予创新创业补助共19万元。大赛邀请了珠海金湾金航基金公司参与评审,让企业技术需求与科研创新力量以及资金支持搭建有效对接的桥梁,并积极引导创业投资机构加大对早期、初创期科技企业的投资力度,为科技金融的融合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四是积极响应科技创新再贷款工作,赴各县(市、区)摸底并形成“创新积分制”推送备选企业名单,累计发动三批共74家企业完成数据填报。
三、打造科技专项投融资平台。一是建设高新技术企业投融资服务平台。依托我市高新技术企业协会、知识产权协会等2家专业的社会组织,组织我市8家银行保险机构,1家融资担保公司,3家融资租赁公司等共计12家金融机构、准金融机构,建设我市高新技术企业投融资服务平台,通过调研摸底协会219家科技型会员企业的融资需求,匹配各相关金融机构的科技金融信贷产品,建立我市科技型企业投融资供给库、需求库各1个,为我市高新技术企业等科创型企业开通信用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贴息贷款、融资租赁、融资担保贷款的绿色通道。二是组织召开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绿能产业科技创新分论坛,有70多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其中院士6名)及170多名国际组织、科研机构和高校、知名企业代表、金融机构代表参与,为阳江更好参与大湾区科技创新、项目落地、加快推动绿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该论坛积极发挥科技交流、合作和创业投资的平台作用,促进绿能产业人才交流以及招商、科研项目落地,推进产业、科技和金融深度融湾。
下一步,我局将强化与金融监管部门、各类金融机构以及科技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定期组织召开科技金融工作座谈会,邀请各方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科技金融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挑战,分享成功经验与做法。推动各金融机构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信息交流平台,及时发布科技政策、项目需求、金融产品等信息,打破了信息壁垒,实现了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的高效对接。通过持续加强沟通,不断探索创新,增进政、银、企三方的了解和信任,进一步深化科技金融深度融合。
阳江市科学技术局
2025年5月22日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