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多所学校推出了一系列特色课间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让课间成为学生们放松身心、展现自我的宝贵时光。据了解,我市多所学校推出的特色课间活动涵盖游戏、体育、艺术、科技等多个领域,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学校充分利用校内设施资源,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精心设计了一系列既有趣又有意义的课间活动项目,让学生在学习和活动中找到平衡点,尽情享受快乐的校园时光。
传统游戏焕发新生
在江城一小城南校区里,下课铃声一响,一场别开生面的特色课间传统游戏活动便拉开了序幕。操场上、走廊里,学生们三五成群,正热火朝天地玩着各类传统游戏。跳绳、踢毽子、跳橡皮筋、有奖知识竞答……这些曾经陪伴几代人成长的经典游戏,如今在该学校的课间活动中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据了解,该学校重视传统游戏的传承与创新,跳绳不再只是简单的单人跳或双人跳,而是融入了更多的花样和技巧,如交叉跳、集体长绳跳等,既锻炼了身体,又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踢毽子则设置了不同的难度级别,从基础的单脚踢到高难度的花样踢,让学生们在挑战中不断提升自我;课间有奖知识竞答活动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元素,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这些传统游戏不仅让我在课间得到了充分的放松和娱乐,还让我感受到了游戏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该校三年级学生马宇晨表示,通过玩这些传统游戏,他收获了新的友谊,也收获了快乐、成长和进步。
该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游戏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身体,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同时,这也是对学生们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有助于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接下来,学校将继续推广和传承传统游戏文化,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和喜爱这些经典游戏。同时,也将不断创新课间活动形式和内容,为学生们提供更加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课间体验。
体育运动丰富多彩
近年来,广东两阳中学开展形式多样的课间体育活动,不仅有绿茵场上的热血拼争,也有“武林争霸”的欢乐体验,多场景、多元化的特色课间活动融合竞技、趣味与教育价值,增强学生的体质,让学生们在体育运动中学会协作,挑战自我。
每周二和周四的下午,伴随着下课铃声的响起,安静的校园就热闹起来。学生们纷纷来到操场,在老师的指导下,仿佛化身为“武林高手”,挺拔站立,时而气沉丹田,时而呐喊助威,一招一式整齐划一、刚劲有力,认真进行着各类武术套路的练习与展示。他们手持刀、剑等器械,动作规范、有板有眼,将中国传统武术的恢弘气势展现得淋漓尽致。
“广东两阳中学是国家‘武术进校园试点学校’,近年来,我们学校积极探索体教融合育人模式,加大武术教育力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武术活动,为学生构建积极向上的教育环境和习武氛围。”该校体育科组科长周华潘介绍,“武术进校园”有效促进了学校体教融合,全校习武氛围浓厚,对于发展潜质较好的学生,学校还会专门培养,并且安排他们参加各种表演和比赛。
除了“武术进校园”外,学校还开设了多种体育运动项目供同学们选择。运动场上,学生们挥汗如雨,进行篮球、跑操、仰卧起坐等运动,尽情挥洒着青春的激情,在汗水中释放压力,在微风中追逐自由。
特色课间活动的开展,让校园变得更加热闹非凡,学生们在课间时光中,不再只是简单地休息或聊天,而是积极参与到各种特色课间体育活动中来,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这些特色课间活动不仅让学生们在运动中找到了乐趣,还强健了学生们的体魄,锻炼了他们坚强的意志力,让学生在学习之余更好地放松身心。”周华潘说。
艺术创造点亮课间
在市龙源交椅山学校的校园里,下课铃声不再只是学生短暂的休息时间,而是一段充满创意与艺术的美好课间时光。据了解,该学校推出了一系列艺术创造活动,让课间成为了同学们展现才华、激发创造力的舞台。
走进校园,随处可见学生们沉浸在艺术创造的海洋中,在教室的角落里,有绘画爱好的学生正用色彩斑斓的画笔描绘着心中的世界,他们的作品或细腻入微,或大胆奔放,充分展示了青少年学生的独特视角和无限想象。
除绘画外,手工制作也是该校课间活动的一大亮点。学生们利用废旧物品,如纸盒、塑料瓶等,变废为宝,创作出了一件件精美的手工艺品,这些作品不仅体现了环保理念,还展现了同学们的巧思和动手能力。
此外,音乐也是学校课间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教室里,学生们或弹奏乐器,或放声歌唱,他们的歌声和乐声交织在一起,悠扬旋律传递着青春的活力,优美的歌声在课间的校园中回荡。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还鼓励学生们将艺术创造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在课间休息时,学生们可以自发组织小型音乐会、画展或手工艺品展示,让更多的人欣赏到他们的作品,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这些艺术活动不仅让学生们在课间得到了充分的放松和娱乐,还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该校相关负责人表示,课间的艺术特色活动培养了学生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也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多展示自我的平台,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科技探索激发兴趣
喷灌系统、手工机器人、电动乐高汽车、手枪闹钟联动装置……下课铃声一响,阳江二中的学生们便迫不及待地奔向校园的科技探索小天地——“创客空间”科技实验室。在科技实验室里,学生们围坐在实验台前,瞪大眼睛观察着实验现象,小心翼翼地操作着实验器材,从简单的物理实验到复杂的编程挑战,每个项目都让学生们兴奋不已。
除了实验室里的探索,学校还在课间休息时间开设了科技小讲堂,该校信息科技老师庞志文是“创客空间”的负责人,他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向学生们讲解科技原理,激发学生对科技探索的好奇心,播种学生们的科学梦。在此期间,学生们动手研究、制作各种创意十足的科技作品,如智能小车、简易机器人等,激发他们对科技知识和科技创作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参与科技相关的课间活动,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科学的奥秘,也更加热爱探索未知的世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情操。”庞志文表示,科技教育在国家教育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新生产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工程,对于提高“双减”政策的实施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好的科技体验,该校成立了科技社团,招募了60多名对科技有特殊兴趣的学生,每年在“创客空间”实验室投入约10万元,加强教学的实践性,提高科学教育的质量。“利用碎片化的课间开展一系列科技教育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创新能力和科技实践知识,也能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科技实践和创作平台。”庞志文说。
■ 采访手记
让课间多一缕阳光
课间活动是学生们校园成长生活中的重要一环,当课间活动从“赶场式”小憩变为“沉浸式”体验,折射出的是教育理念的转变。
对学生来说,他们不应被“圈”在教室内,而应成为课间活动的主体,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展现出学生该有的青春活力。对家长来说,无论是趣味横生的课间游戏,还是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抑或是引人入胜的科技探索,特色课间活动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更对他们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然而,并非所有学校都能重视和策划相关的特色课间活动,课间时光仍然被传统的休息方式占据,这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忽视。学校应充分认识特色课间活动的重要性,积极策划和组织相关活动,让特色课间活动为学生学习和成长注入新活力。
阳光洒进校园,映照出学生纯真的笑脸。教育不仅仅是试卷上的分数,优质的教育在于让学生的校园生活充满生长的力量。当课间的每个时间都跳动着“生命的韵律”,生动教育便不再是抽象的理念,而是学生们绽放的笑颜、挥洒的汗水和自主探索的闪亮眼眸。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