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是关系群众福祉的大事。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力攻坚实施“百千万工程”,着力提升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水平,锚定“争做典型”目标不动摇,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如何加力攻坚实施“百千万工程”、奏响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协奏曲”?参会的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围绕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改善城乡面貌、推动典型塑造等内容建言献策。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融合步伐不断加快
2024年,阳江举全市之力实施“百千万工程”,持续推动县镇村发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印象最深的是城乡面貌得到了明显改善。”市政协委员高浪表示,2024年,中建四局阳江分公司完成了阳江滨海新区(阳江高新区)平冈镇中心幼儿园、美丽圩镇“七个一”、村庄风貌提升等21个“百千万工程”项目。项目完成后,城乡环境让人耳目一新。此外,随着风貌示范带建设的推进,不仅让人看到了城乡环境越来越干净整洁美丽,还看到了城乡发展在不断加速,城乡融合步伐也在不断加快。
市人大代表罗东辉说,听了政府工作报告非常有感触,作为广东海洋大学的一名教育工作者,他既是“百千万工程”的参与者,也是见证者。自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他看到阳江的城乡环境越来越宜居,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提升。
“现在农村生活条件好多了!”市人大代表殷小燕说,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阳西县塘口镇竹迳村完成了污水治理补短板、巷道硬底化全覆盖等项目,人居环境焕然一新,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回村发展。以前村里的垃圾堆放没有人清理,现在每天都有环卫工人定时回收。村里还建起了文化室、篮球场,村民的日常生活丰富多彩。
殷小燕介绍,竹迳村以前很多乡村道路杂草丛生,车辆难以通过。道路硬化和单改双等项目的实施,为村民出行提供了便利。此外,从塘口镇到阳西县城的道路也拓宽了,还装上了路灯,县城和镇村之间往返非常便利。
深入挖掘资源禀赋 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推进“百千万工程”,要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走好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要聚力产业振兴,夯实城乡融合根基。”高浪建议,阳江要依托自身优势,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一是做强海洋经济链,依托国家级渔港经济区,发展深远海养殖、预制菜精深加工。二是延伸绿色能源链,以绿能示范产业园为载体,吸引海上风电装备、储能设备等高端制造企业集聚,建设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三是激活文旅融合链,开发文旅综合体等,推动海丝文化、疍家文化与生态旅游深度融合,实现“渔旅养”一体化发展。
罗东辉表示,阳江有许多果蔬资源、南药资源,如春砂仁、益智、牛大力等,产能和品牌等方面都有较大优势。建议将资源优势转化产业优势,提升产业效益,并加强和周边城市的良性互动,把阳江的资源融入区域产业链中。此外,可以结合大学生就业,把更多年轻人吸引到阳江的特色产业中,并加强与高校联动,以他们的知识储备和创新潜能,去赋能阳江的特色产业发展。
关于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市政协委员姚二兴提出,可以大力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一是推动农旅融合,发展农业观光、采摘体验和农家乐等旅游项目,结合阳江的海洋资源和特色农业,打造独具特色的农旅融合项目。二是发展农村电商,鼓励农民参与电商创业,利用电商平台推广阳江的特色农产品,拓展销售渠道,提升农产品的市场覆盖面和品牌影响力。三是开发文化创意农业,结合阳江的民俗文化和自然资源,发展文化创意农业,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品牌,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
农村电商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村民就业,帮助企业、村民实现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市人大代表朱远超希望,政府部门可以加大对农村电商的支持力度,从政策、资源、资金等方面给予精准扶持。同时,组织对接珠三角的相关技术团队,将珠三角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技术下沉到农村基层,帮助基层提升农村电商产业发展竞争力。“大家都期盼如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机构到阳江建立大型仓储、物流中转站等。”朱远超说,完善产业基础配套设施,将直接降低经营主体的运营成本,进一步推动农村电商产业的发展。
高标准做好规划设计以“典”带面强镇兴村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力攻坚实施“百千万工程”,推动典型塑造出彩,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力促典型县镇村建设在全省创优争先。
在推进典型镇村的建设上,高浪建议,可以因地制宜打造样板工程。一方面要做好前期的调研工作,摸清镇村的特色、资源、短板弱项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根据实际情况,高标准做好规划设计;另一方面,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把关,确保工程按质按量完成,从整体上改变镇村面貌,并融入城乡区域融合发展的新格局中。同时,要通过以“典”带面促进强镇兴村,推动相关镇村补短板、强弱项、树典型,打造更多“百千万工程”示范样板,让镇村既有“颜值”更有“产值”。
姚二兴同样强调了统筹和规划的重要性。他表示,各镇要发挥好自己的特长,引进相关的产业,做好产业规划,促进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和配置。一要发展乡镇特色产业,推动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形成镇村与县城产业联动,提升镇村经济活力。二要加强乡村环境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村庄的宜居水平。三要加强乡村文化建设,传承和弘扬乡村传统文化,提升乡村的文化魅力,建设乡村文化广场、图书馆等文化设施。
市人大代表谢广仁表示,阳西是广东省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县,去年底阳江港大桥正式通车以来,吸引了很多人驱车去溪头镇、程村镇旅游。然而,市民游客在途经省道542线平冈至程村路段时,路面交通常常出现拥堵。当前,程村镇正在建设“中国蚝乡”乡村振兴示范带,打造农文旅融合新地标——程村蚝文化示范推广基地,完善交通设施势在必行,建议将该路段全线升级为双向四车道,减少弯道和视觉盲区,助力“蚝产业”做大做强。
殷小燕介绍,如今村里有卫生站,“小病不出村”已经实现,而“大病看病难”的问题依然存在。她建议,政府和医院多组织医疗专家下基层,到镇村坐诊。此外,各镇村的学校应完善校车接送机制,为孩子上学提供安全保障。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