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26日,参加市八届人大六次会议的市人大代表在小组会议中,围绕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两院工作报告展开热议。代表们一致认为,这三份报告切合实际、内容丰富、主题突出、振奋人心。大家提出意见和建议的同时,纷纷表示接下来将结合工作实际提升履职能力,为推动阳江综合实力加快实现新跃升贡献力量。
市人大代表陈国威表示,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内容扎实,过去一年,市人大常委会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433”工作安排,为推动阳江综合实力加快实现新跃升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新成效。建议持续推进高效能监督,以高质量监督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市检察院的工作报告思路清晰、数据翔实、成效突出。建议法院进一步加大对审结案件被执行人的执行力度,确保法律判决得到有效执行,维护司法权威和社会公平正义;检察院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帮教机制,多进校园、社区开展普法宣传,共同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市人大代表叶立表示,过去一年市人大常委会着眼于立法监督和履职服务,为我市加快“融湾入圈”,着力打造西海岸重要支点提供了法治保障。从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可以看出,人大代表们依法履职,充分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倾听群众的呼声,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监督相关职能部门做好执法检查,一系列工作卓有成效,希望接下来继续深化立法监督,为法治阳江建设护航。
市人大代表罗玉琴表示,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切合实际,在监督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加力提速、监督推动民生福祉改善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让人民群众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体现了履职为民的担当。她作为一名从事基层文化工作的人大代表,要扎根基层、体察民情,针对不同群体推出更多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市人大常委会和两院工作报告重点突出、数据翔实,总结成绩实事求是,部署工作重点突出。”市人大代表梁佩娴表示,过去一年,我市在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工作方面成效凸显,基层治理工作取得积极成果,如阳春市法院潭水法庭获评广东省“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先进典型。接下来,相关部门应坚定“审慎稳妥、由上而下”的工作理念,加大力度推广“一站式”多元解纷模式,从源头上解决纠纷,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鲜活司法力量。
市人大代表陈春明表示,市人大常委会及两院工作报告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主题鲜明,充分体现了两院履职为民的担当,以务实举措回应人民对新时代生活的美好期待。针对直播带货等新业态,要加强对食品安全、伪劣产品的风险监管,拓宽市民群众维护合法权益的渠道,保障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市人大常委会及两院工作报告主题突出,彰显了法治政府建设的成效,公平公正办案让司法的力度与温度深入民心,同时为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市人大代表莫琳表示,作为一名企业代表,他希望设立营商环境观察员,进一步加强政企交流以及对企业合法权利的司法保护。此外,他建议两院对企业开展合规经营的指导,助力企业发展稳健前行。
“几份报告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务实。”市人大代表穆莉萍表示,透过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可以看出,我市在立法和制定规章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这对阳江的法治环境、营商环境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谈到两院工作报告,穆莉萍指出,两份报告都提到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问题。她建议,社会各界能够携手合作,为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市人大代表李标表示,两院工作报告内容丰富,取得亮眼的成绩实属不易,深入推进了法治阳江建设。当前,法治副校长覆盖各个学校,有效优化了学校的法治环境。建议检察院继续深化与学校的合作机制,联合教育局开发适合不同学段的法治教育课,并通过情景剧或模拟法庭等形式呈现,不断增强老师、学生和家长的法治意识,将法治思维更好融入学校和家庭。
市人大代表张威表示,两院工作报告部署今年工作目标清晰具体、举措实在。过去一年,我市在法治政府建设、营商环境优化以及检察机关能力提升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两院各项工作质效持续向好,依法行政能力明显提高,行政诉讼胜诉率不断增长,法治政府建设正全面提速。我市还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监督等措施,为市场主体提供了更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环境,吸引了更多优质企业和人才来我市投资兴业。接下来,要继续深化营商环境改革,加强法治化建设,不断提高治理能力和水平,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保障。
市人大代表谢宝林表示,法院工作报告亮点纷呈,可以看到过去一年阳江做了很多相关工作。他建议,法律宣传要紧密联系群众,多走进基层,用群众听得懂的话做好宣传,让深奥难懂的法律术语、知识变得“平易近人”,以此激发更多群众学法、懂法、用法的兴趣,为平安阳江作出更多积极探索。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